据载,黄冈山南侧有一古井,深四丈余。相传清咸丰年间,太平军围攻白露山之战,天大旱,池塘枯竭,山涧断水,数千避难人,昼夜轮回汲水解渴。据说,古井为宋时所建,并有一移凿井传说。
虹霓山先祖,为解村民用水之艰难,请当地风水先生查勘井址,井址选定在黄冈山南侧的坡地。井土下层岩石深厚,挖至四丈不见滴水,先祖认为风水先生妄言难信,遂辞退之。风水先生行至渡读山岗,观察地脉走向,确认可选无误,重返黄冈家,恳请主人,让其于井底睡宿一宵。夜深,闻岩下有水声,随即在井底划一槽形,天明上井,求主人派工再凿石二尺,先祖召集家人商议,与其畏惧艰难,半途而废,不如锲而不舍,下定决心,家人凝心聚力,不分昼夜,专凿岩石。三天三夜后,果然泉水喷涌而出。不一日,泉水冒至井口。祖先愧对风水先生,谢以重金。
通过此掘井之事,先祖感触颇深,凡事不可浅尝辄止,半途而废;居家孝悌,齐心协力;妇贤家和,勤不怨其劳。于是,特立家训三条。
一、毋怀私以妨大义,毋懈怠以毁成功;毋奢靡以肖囊;毋越规以干法纲;毋自尊以形骄慢;毋扬过恶以失忠厚。
二、男训:居家孝悌,处事仁慈;凡所以济人,所以方便者是也。不但倚己之势以自经,取人之财以自富,凡所以欺心,所谓刻落者是也。积善之家必有余庆,不善之家必有余殃,世事孙孙,各宣自省。
三、女训:妇贤家和。贤者,奉公婆以孝,事夫君以敬,处妯娌以和,扶子侄以爱。勤不怨其劳,俭不失于理。妇为内助,克举家和,家道乃成。不贤者,漠视公姑,仇视妯娌,欺慢夫君,忍心诸幼,狠戾妒恶,翻拨是非,家门兴替,实于此。
并在井傍立碑,曰:“喝水不忘掘井人”。大井历数百年,今犹存。现在村繁衍生息已有2700余人,均以族规家训为准则,成为当地大村望族。
布依戏是盛开在贵州高原的一朵鲜花。它最先是从祭祀仪式跳神活动中孕育出来的。在跳神的基础上,先后创立了布依板凳戏,布依彩绸(即八音坐弹戏)和布依地戏。以后一些民间艺人,再经过改造、融合,使它逐渐成为布依...
壮族人民能歌善唱,右江一带称为“欢”,左江一带称为“诗”,桂北一带称为“比”和“欢”,都是唱山歌的意思。有定期举行的唱山歌会,称为歌圩。歌圩日期各地不同。以农历三月初三为最隆重。大山歌圩有万人以上参加...
吕蒙正故里位于洛阳城东南10余里偃师市西南佃庄镇(现属伊滨区)相公庄村。北宋名相吕蒙正(944~1011年),洛阳人,幼贫苦读,孜孜好学。太平兴国二年(977年)进士及第,为将作监丞,通判昇州,不数年...
“飞山庙”曾经是城步常见的一种庙宇,也是中国中部和南部过去常见的庙宇。可以说,在过去,凡是有杨姓人聚居的地方,就有“飞山庙”。这种庙宇一般都二至三进的单层四合建筑,体积宽大,屋面盖青瓦,挑檐翘角;屋内...
捷克人的饮食以猪肉为主,日常民族饭菜是猪肉排 、甜酸菜和馒头片,捷克人喜饮啤酒,人均消费量160升,据世界首位。到了捷克,可别错过捷克人常吃的Knedliky,也就是面皮包肉馅的洋水饺,但是配上东欧人...
酒与民俗不可分。农事节庆、婚丧嫁娶、奉迎宾客等民俗活动,酒都首当其充成为主角。无酒不成礼,无酒不成俗,离开了酒,民俗活动便无所依托。贵州各民族绚丽多姿的酒礼酒俗,构成了贵州酒文化令人陶醉的千年画卷。能...
盐城的风土人情摸秋 立秋之夜,盐城北部地区传有“摸秋”的习俗。这天夜晚人们可以在私人或集体的瓜园中摸回各种瓜果,俗称“摸秋”。丢了“秋”的人家,无论丢多少,也不叫骂,此俗相传始于元代。 元末,淮河流域...
壮族迁徙及分布桂平市壮族除部分土著外,其余均从外地迁徙而来。另一部分来自贵州,另据壮族民间族谱记载,一部分则从广东迁到平南再迁入本市。服饰壮族男女惯穿自织自染的棉、麻布服装(冬棉夏麻)。男穿对襟唐装衫...
咖啡对于工作人员来说是必不可少的物品,特别是经常熬夜的工作者,不过喝咖啡杯子就很重要,一款舒适顺心的杯子能给人很好的心情,不仅如此还能提高咖啡的档次。本站小编为你带来世界上最大的咖啡杯。英国伦敦,一个...
达斡尔族是一个民族特点非常鲜明的少数民族。特别是达斡尔族长期以来的饮食文化方面表现出的爱吃“库木勒”,即柳蒿芽,后又成功地创办了“库木勒”节,把这种饮食文化现象转化为社会文化现象之举,就颇有自己的独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