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彩纷呈看猴戏
利辛猴戏大致可分为猴戏剧和猴杂技两大类,此外还有测智力等类型,共计有各类大小节目近200个。
猴戏剧一般是六场,也称六块脸,猴子戴面具扮演古装戏里的生旦净末丑角色表演。人和猴子互动,猴子演戏,人边敲锣鼓边唱猴戏歌。铜锣一响,猴子欢快地直立转着圈,耍猴人高声唱道:“铜锣一打响仓仓,五湖四海把名扬。河埠码头俺串过多少,轻易没来过这个宝庄上。这个宝庄好宝庄,瓦房盖在龙头上……”这叫“打场子”,意在告诉观众,一场猴戏马上就要上演了。
接下来就开始表演“六块脸”,猴子按照节目顺序,先后从箱子里取出面具,衔在嘴里,艺人帮它穿戴好服装,于是锣响,猴耍,人唱。艺人边唱边扽猴绳,让猴子随着猴戏歌词内容。接下来就让猴子捧着铜锣,到观众面前要钱。这样的一场猴戏通常需40分钟左右,除“六块脸”外,有的在最后还加上一两个其他节目,如猴子跳水、猴子骑羊、猴狗开荒、小狗钻圈等。
猴杂技在利辛是20世纪80年代才盛行的,就是猴子模仿杂技演员上刀山,走钢丝,戏球,骑单车,晃板,踩高跷,耍单杠,顶碗,举重,练气功,空翻倒立,衔花等等。测智力就是猴子识字、算算术等,出现于20世纪80年代。
李顺成介绍,耍这类节目,一般要用深色厚布围成一个长1.5米、宽0.5米、高1米、前面敞开的帷子。要是让猴子算算术,帷子后“墙”上方就横挂一溜写着阿拉伯数字的牌子,艺人问猴子:“3+2=?”猴子便从牌子中拣出写着“5”的那块。
“当然也不是每个猴子都会算术的,这得看与猴子的缘分,和猴子的聪慧程度。”李顺成说,家中目前驯养的猴子中,唯独一只会算术、会英语。当大家问起这只猴子是如何驯养的时候,李顺成神秘兮兮地表示,猴子是神猴,曾托梦给他,梦醒之后再次驯养发现此猴只需稍加点拨,就能学会多种技艺。
老艺人盼新传人
20世纪90年代,由于多种原因,利辛养猴、驯猴和耍猴的人越来越少,猴戏日趋式微,猴戏技艺濒临失传。
“老艺人好多都改行了,有的做生意,有的出门打工,就是在家种地的,也不愿再耍猴了,嫌不体面,还不挣钱。”张立明说,年轻人都不愿意学,现在他们周围表演猴戏的还是那些老面孔。面对猴戏后继乏人的现状,老一辈的艺人们表达了他们的忧虑。
2009年,中央电视台“走遍中国”栏目来利辛拍摄了以猴戏为主题的专题片《猴王争霸赛》,在全国引起了强烈反响,加快了利辛县有关部门采取积极措施保护猴戏这一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步伐。
利辛县先后成立动物表演艺术团和美猴王艺术团,从2009年到2012年每年举办一次全县猴王争霸赛,一些老猴戏艺人又有了养猴驯猴的积极性。胡集镇因猴戏荣获省文化厅评定命名的“2011~2013年度安徽民间文化艺术之乡”称号。而且,利辛猴戏也被认定为我市非物质文化遗产。
“要是不赶紧抓一抓这个东西,这门艺术可能就失传了。”李顺成表示,如果有人愿意学习,他们就会认真指导,希望能培养一些接班人,把猴戏传承下去。
捷克人的饮食以猪肉为主,日常民族饭菜是猪肉排 、甜酸菜和馒头片,捷克人喜饮啤酒,人均消费量160升,据世界首位。到了捷克,可别错过捷克人常吃的Knedliky,也就是面皮包肉馅的洋水饺,但是配上东欧人...
酒与民俗不可分。农事节庆、婚丧嫁娶、奉迎宾客等民俗活动,酒都首当其充成为主角。无酒不成礼,无酒不成俗,离开了酒,民俗活动便无所依托。贵州各民族绚丽多姿的酒礼酒俗,构成了贵州酒文化令人陶醉的千年画卷。能...
盐城的风土人情摸秋 立秋之夜,盐城北部地区传有“摸秋”的习俗。这天夜晚人们可以在私人或集体的瓜园中摸回各种瓜果,俗称“摸秋”。丢了“秋”的人家,无论丢多少,也不叫骂,此俗相传始于元代。 元末,淮河流域...
壮族迁徙及分布桂平市壮族除部分土著外,其余均从外地迁徙而来。另一部分来自贵州,另据壮族民间族谱记载,一部分则从广东迁到平南再迁入本市。服饰壮族男女惯穿自织自染的棉、麻布服装(冬棉夏麻)。男穿对襟唐装衫...
咖啡对于工作人员来说是必不可少的物品,特别是经常熬夜的工作者,不过喝咖啡杯子就很重要,一款舒适顺心的杯子能给人很好的心情,不仅如此还能提高咖啡的档次。本站小编为你带来世界上最大的咖啡杯。英国伦敦,一个...
达斡尔族是一个民族特点非常鲜明的少数民族。特别是达斡尔族长期以来的饮食文化方面表现出的爱吃“库木勒”,即柳蒿芽,后又成功地创办了“库木勒”节,把这种饮食文化现象转化为社会文化现象之举,就颇有自己的独到...
情人山头对唱歌(一)男:山歌没人起头我起头林光唱到西街头街上看看无限好 好比温州和杭州女:山歌很早妹起头天亮唱到没日头东边唱到水南户西边唱到张山沟男:唱起山歌没因由想妹和我同个枕头女:杜鹃开花红辣辣好...
来到杭州,除了欣赏西湖美景外,还有一个地方是必去的,那就是清河坊。清河坊自南宋以来,这里就是商铺林立、酒楼茶肆鳞次栉比,是杭州城的政治文化中心和商贾云集之地。据说,清河坊的得名,与南宋的太师张俊有关,...
香港的殡仪历史记载始于1930年代后期,当时香港的殡仪服务主要由义庄包办,但由于使用者的家境普通,所以义庄提供的殡仪服务通常只为灵柩暂存、大殓、出殡及下葬。而家境较富裕的,通常会光顾长生店的上门式殡仪...
死者、丧事礼称竹溪县对死者、丧事称谓,一直沿袭传统礼称,忌称“死”、“丧”。自己亲人死亡,称“走”。幼年死亡称“丢了”或“夭折”。病亡称“病故”。老年人死亡,加称“老”、“去世”、“过世”、“仙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