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氏家族的萨满鹰神祭为什么说是很有价值的稀有文化遗产呢?主要是它告诉人们并证明给民众,它是满族先民文明的源头,证明我国在历史上有三个文明源头。(黄河、长江、黑龙江)黑龙江不仅是源头之一,可能还是总的源头,黑龙江文明或东北文明可能比黄河、长江文明产生期还要早。
满族鹰神祭的价值和源头,应从满族先民的肃慎族谈起。根据一些学术著作记载。“发祥于渤海湾南岸的东方夷人,主要以鸟为图腾,普遍崇拜从他身畔升起的太阳”。以鹰鸟作为太阳的象征,还充分论证萨满文化发祥于肃慎故地。据讲“肃慎”二字,本身就是鹰名,肃慎把本民族称为“鹰的子孙”,到了女真时期,更被直接称之为“东方之鹰”,所以先民把鹰崇拜为自己的化身。
鹰在萨满教中是领略神,萨满借神鹰在空中展翅飞翔,可以随空通达于天堂地府。由于历史的变迁,鹰神祭只是众人一种对图腾神的崇拜和敬畏,是一种活在人们心里的抽象神。所以杨氏家族的萨满戴上鹰神帽,打起象征为桥和船的神鼓,萨满的鹰神仿鹰鸣叫唱起神歌,呼唤鹰神的到来。当把祭猪换到室内,萨满跳起疯狂的鹰神舞,鼓声腰铃一阵比一阵急又响亮,萨满舞者和族人一起对神的光临引起狂热情绪涌上人的热血之中,借助神的威力,舞者和振奋了人的实力,达到互为融合统一,实现了天人合一的境界。赞颂了鹰神自由奔放不可战胜的精神,赞颂了人的生命力的精神自由,唱起了生命的颂歌!这种鹰神祭,实际上是祭祀了人本身,崇拜了人类自己,这恐怕是萨满祭祀最根本的意义和生命力长存的价值。
德国学者安德烈·洛海尔说萨满教为原始艺术的综合体,称萨满是最早的艺术家。中国是萨满文化的重要发源地诞生于镜泊湖畔的牡丹江流域的肃慎古族的萨满文化遗存,证明我们脚下是萨满文化“活化石之乡”,我们应像爱护眼睛一样爱护利用好这笔“非遗”财富,为弘扬民族文化,建设中华民族精神家园做出我们的贡献。
世界上最高的女人我们都说姚巨人,但是世界上有一个女人比她还高,虽然不会打篮球,这名“壮汉”的身高竟达到了2.31,成为了世界上最高的女人。印度人艾伦,这名世界公认的最高女性,2...
很多事情我们习以为常,但却不知来源,比如为什么是上厕所下厨房?羊到底是怎么了要替罪?男宠和面首两个词到底有毛关系?犬子的爸爸为什么甘心当犬爹……常见又难解,细思极困惑。1、为什么是上厕所、下厨房?中国...
会龙山雷祖庙会(简称雷会)是河湟地区传统民俗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广泛的群众性和民间传承性,有着悠久的历史。会龙山龙福观是道教、佛教、藏传佛教为一体的民间信仰多元文化并存的地区(道教殿宇:雷祖殿、斗...
北京有多少胡同呢?据文献记载,在明代就多达几千条,其中内城有900多条,外城300多条。清代发展到1800多条,民国时有1900多条。新中国成立初统计有2550多条。后来合并了一些旧名,新命名了一些;...
布依戏是盛开在贵州高原的一朵鲜花。它最先是从祭祀仪式跳神活动中孕育出来的。在跳神的基础上,先后创立了布依板凳戏,布依彩绸(即八音坐弹戏)和布依地戏。以后一些民间艺人,再经过改造、融合,使它逐渐成为布依...
壮族人民能歌善唱,右江一带称为“欢”,左江一带称为“诗”,桂北一带称为“比”和“欢”,都是唱山歌的意思。有定期举行的唱山歌会,称为歌圩。歌圩日期各地不同。以农历三月初三为最隆重。大山歌圩有万人以上参加...
吕蒙正故里位于洛阳城东南10余里偃师市西南佃庄镇(现属伊滨区)相公庄村。北宋名相吕蒙正(944~1011年),洛阳人,幼贫苦读,孜孜好学。太平兴国二年(977年)进士及第,为将作监丞,通判昇州,不数年...
“飞山庙”曾经是城步常见的一种庙宇,也是中国中部和南部过去常见的庙宇。可以说,在过去,凡是有杨姓人聚居的地方,就有“飞山庙”。这种庙宇一般都二至三进的单层四合建筑,体积宽大,屋面盖青瓦,挑檐翘角;屋内...
捷克人的饮食以猪肉为主,日常民族饭菜是猪肉排 、甜酸菜和馒头片,捷克人喜饮啤酒,人均消费量160升,据世界首位。到了捷克,可别错过捷克人常吃的Knedliky,也就是面皮包肉馅的洋水饺,但是配上东欧人...
酒与民俗不可分。农事节庆、婚丧嫁娶、奉迎宾客等民俗活动,酒都首当其充成为主角。无酒不成礼,无酒不成俗,离开了酒,民俗活动便无所依托。贵州各民族绚丽多姿的酒礼酒俗,构成了贵州酒文化令人陶醉的千年画卷。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