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后
头口奶 谚语“头口奶要吃好”。婴儿吃头口奶,亦称“开口奶”。旧俗不吃母奶,向邻近年青健康的喂奶妇女去讨,而且男婴须吸女婴的母奶,反之亦然。在喂头口奶前,一般先喂一口黄莲汤,谓先苦后甜。讲究者将肉、鱼、酒、糖、状元糕分别制成汤,各置小盅内,用手指醮涂婴儿小嘴,口念:“吃了肉长得胖,吃了糕长得高,吃了酒福禄寿,吃了糖和鱼,往后生活甜蜜又富裕。”婴儿第一次洗澡用糖水,甚至用晒干的七个乌鳢鱼头烧汤,谓可解毒气。婴儿第一件衣裳要穿婆家的,而后始穿外婆家送来的衣裳。
做三朝 婴儿出生第三天,家人在产房内用米筛搁在床前方凳上做羹饭,点香燃烛,供花生、豆腐、素鸡、豆芽等素食,并用12只酒盅满盛糯米饭,饭上各放一小块黄糖,供“床公床婆”,祈婴儿日长夜大,“像呒郎黄狗一样儇儇过(意谓无病无痛)”,是谓“做三朝”,亦称“还落地福”。又在床帐上扎一枚针以避邪,意示锁住婴儿。祀毕,将糖盖糯米饭给邻居孩子分食,以祈婴儿长大和孩子们和睦,故叫分“商量盏”。
产妇在做生姆月内禁忌照镜子、动刀剪、晒太阳,且不出产房门,茶饭点心送到床上,故亦称“坐月里。”
满月 婴儿出生满一月,外婆家送来“满月担”,有肉、鱼、鸡等食物及老虎头帽、鞋、抱裙、披风等衣物,亲戚家亦有赠含意“长命百岁”银锁片、银项圈等饰物。请福寿双全老太太抱着婴儿剃满月头。办满月酒,宴请亲友,宴毕,产妇抱着婴儿向亲友致谢,亲友见婴儿时,要说反话:“介(很的意思)难看,介难看!”说这样日后会越长越好看。另一习俗,在婴儿鼻间点上一点墨,由“出窠娘”(服侍产妇的妇女)撑纸伞,产妇抱婴儿到外婆家,叫“乌鼻头管望外婆”,外婆家多赠以饰物、银钱作见面礼。又谓满月时抱婴儿外出串门,走邻近人家,长大后胆子会大。
取名字 请祖父或外公取名为多。旧时按族内辈份取名,按兄弟姐妹出生序数取名,称阿大、阿二、阿三。有以动物取名者,叫阿狗、阿毛(猫)、小狗、小毛、阿牛等,有的活七八十岁仍叫小毛、毛毛者,这是以贱生来祈求易长快大,俗话“阿狗阿毛,生落会跑”。有祈求富贵者,叫阿宝、阿福、来发、来富等。有女无子祈求生子传代者,往往以娣(与“弟”谐音)相连取名,叫玲(与“领”谐音)娣、姣(与“招”谐音)娣、来娣等,亦反映重男轻女心理。
拿周 又叫“试周”。婴儿周岁,在其面前陈列多种器玩,如小刀小枪、胭脂花粉、文房四宝等,任其拿取,谓从拿物中可卜测性情导向。是日,外婆家和亲友向婴儿馈送食物、银钱、饰物,主人宴请来客。
传说畲族的祖先是狗头王,人身狗头。为什么人身狗头呢?古时候,高辛帝宫中有个左耳奇大的大耳婆。一天,高辛帝请医生替大耳婆治耳朵。医生却在耳朵里扣出一颗蛋来,群臣把蛋拿到宫中的一个楼上。天上的凤凰领着地上...
孟轲之母因为“孟母三迁”和“断机教子”等故事成为天下母仪的典范。但是孔子母亲颜征在的教子故事,却鲜为人知。其实,孔母在孔子的成长中同样起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孔子家族先祖微仲,是商朝最后一个国王纣王的弟弟...
车村,一个很奇怪的名字。车村每年年初六都要从姚夫人庙里请出姚娘娘到村里巡游,保各家各户平安,各家各户都会在姚娘娘到来之前准备好祭品和香火祭拜娘娘。当天是车村一年中最热闹的一天。对于乡间的神仙,我见得很...
山西民间普遍信奉财神爷,希冀发财致富,商人更甚,商号店铺大都供奉财神爷。民间一般把赵公明视为财神,大约来源于《封神演义》,因他助商纣王抗周,被姜子牙治死。姜子牙封他为正一龙虎玄坛真君,统帅招宝天尊萧升...
世界上最高的女人我们都说姚巨人,但是世界上有一个女人比她还高,虽然不会打篮球,这名“壮汉”的身高竟达到了2.31,成为了世界上最高的女人。印度人艾伦,这名世界公认的最高女性,2...
很多事情我们习以为常,但却不知来源,比如为什么是上厕所下厨房?羊到底是怎么了要替罪?男宠和面首两个词到底有毛关系?犬子的爸爸为什么甘心当犬爹……常见又难解,细思极困惑。1、为什么是上厕所、下厨房?中国...
会龙山雷祖庙会(简称雷会)是河湟地区传统民俗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广泛的群众性和民间传承性,有着悠久的历史。会龙山龙福观是道教、佛教、藏传佛教为一体的民间信仰多元文化并存的地区(道教殿宇:雷祖殿、斗...
北京有多少胡同呢?据文献记载,在明代就多达几千条,其中内城有900多条,外城300多条。清代发展到1800多条,民国时有1900多条。新中国成立初统计有2550多条。后来合并了一些旧名,新命名了一些;...
布依戏是盛开在贵州高原的一朵鲜花。它最先是从祭祀仪式跳神活动中孕育出来的。在跳神的基础上,先后创立了布依板凳戏,布依彩绸(即八音坐弹戏)和布依地戏。以后一些民间艺人,再经过改造、融合,使它逐渐成为布依...
壮族人民能歌善唱,右江一带称为“欢”,左江一带称为“诗”,桂北一带称为“比”和“欢”,都是唱山歌的意思。有定期举行的唱山歌会,称为歌圩。歌圩日期各地不同。以农历三月初三为最隆重。大山歌圩有万人以上参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