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上先有杨家埠,后来才生灶王爷。”流传民间的这句断语虽然有些夸张,但杨家埠村生产的《灶王图》却实实在在与百姓人家有着极深的缘分。
每到农历年底,人们把散着墨香的新灶王“请”进家,然后将老灶王“送”上天,并请求其上天言好事,以保下界全年平安。这种风俗已延伸多久没办法考究,可坐落于潍坊市寒亭区的杨家埠村,却是自古就因出产年画而于世闻名的。自明朝开始,杨家埠就在地方志里有村史记载。当时它是一个临近集镇的小村落,虽经沧桑,村子规模却改变不大,迄今全村户数不愈300。“家家画店,人人画工”是这个村数百年前就已形成的特色。早在明代洪武年间,这儿的杨姓艺人就开始创作木版画艺术品了。至清朝,杨家埠木版年画的技法臻于成熟,绘制工艺达到了炉火纯青的田地,艺术风格缜密质朴。自此,年画生产形成产业,规模和产量逐年扩大。清朝乾隆后期,杨家埠已有“画训百家,年画千种,画版数万”的称誉。
1949年后,该地政府积极扶持发展年画生产,建立起“杨家埠年画改善委员会”,并组织艺人对古代工艺进行挖掘考察,在原先基础上加工、改革、创新。“文化大革命”期间,年画业遭到严重破坏,画版被毁,画人改行,生产全部停顿。自1978年起,杨家埠人重操旧业,建立起年画社和年画研究所,将这一濒临失传的艺术品类进行抢救性整理,恢复了个体生产年画的传统方式,画品的艺术性和产量达到了近百年来的最好水平。
目前,杨家埠生产的木版年画倍受国人喜爱,其销路越发广。除山东本省各县市外,北到黑龙江,南至长江流域,东达辽东半岛,往西直越太行山一线省市,均为杨家埠年画的旺销地。
海外人士垂青杨家埠年画是自鸦片战争时期开始。最开始是天主教父们四处收集以为藏品,后来发展到不一样职业的人士来华购买。1978年,法国汉学家艾利阿斯伯格编纂出版的《中国年画》一书,就收进了多幅杨家埠出品的画作。随着近些年来中国改革开放进程的加快,惠顾这个小村的境外人士越发多。他们不光赶来购画,更多的则是来这儿考察、访古,探求中国这个普通农村生出年画产业的奥秘。1978年春天,柬埔寨国家元首西哈努克亲王携夫人来到杨家埠。当他见到一位普通村妇用手一抹、一按再一揭,一张花花绿绿的年画便印出来时,惊异得直拍手掌。
杨家埠木版年画内容广泛,形式多样。凡属百姓喜欢的人物、山水、花鸟、瑞兽、仙佛,均为年画体现的内容;凡属中国的屋宇、庭院、门户、畜舍,都有相应种别的年画装扮。仅以门为例,就有贴于街门上的门神、将军型;贴于堂屋门上的文门神、朝官式;贴于场院屋门、仓库门上的栏门判等。这些反映民间乡土文化心态的年画均具明显的装饰趣味和极高的实用价值。
杨家埠木版年画全为手工制做,从拓稿画样开始,到镌刻木版、上案印刷、烘货点胭,四套工艺无一不是画工、艺人手工所为。令人惊异的是,这儿的艺人都是土生土长的农民。自19世纪起,杨家埠有记载的著名艺人就有30多位。如1806年诞生的以画“包公上任”闻名的杨芳;1881年诞生的被人们称作神童王的杨万亮;1902年诞生的擅长半印半画的杨同科;1920年诞生的刻版传人杨洛书等,都是杨家埠有口皆碑的艺术名匠。
在杨家埠,生产年画历来以家庭为主,一家作坊亮出一个画店的牌号,画店世代相传,名号永久不变。这些画店的家庭成员,从老到少各具其长,要么画,要么刻,要么印,十八般武艺集于一体的也不少。即使从外村嫁进的媳妇,经由一段时间的耳闻目睹,也很快成为操持某种技能的匠人。
如今的杨家埠,更是人才辈出,画店兴隆。这个不足300户人家的小村,从事年画生产的家庭画店已达200多家,有700多人长年在画案前繁忙,很多人成了技艺超群的年画大师。他们有的去京城举办画展,有的被邀请去国外进行表演,还有的竟站到了艺术院校的讲台上…
近些年,该地政府在恢复这儿年画之乡的风貌上大做文章。他们把过去散落民间的古代画版挖掘出来,并将原国家和集体的画版,不论完缺皆集中保管。在这基础上将画版分类、编号,按不一样规格进行整理,为正在进行的民俗学、美术史研究提供系统的资料。
为使这个文化古村更加生辉,村里在保留并维护好现存古民宅的前提下,新建民房全部纳入正式规划,同时整修街道,扩建作坊,还建起一处古色古香的博物馆、一家中国规模最大的风筝艺品厂、一个专为参观者、游人提供便捷的接待处……
杨家埠村的名气越发大了。
传说畲族的祖先是狗头王,人身狗头。为什么人身狗头呢?古时候,高辛帝宫中有个左耳奇大的大耳婆。一天,高辛帝请医生替大耳婆治耳朵。医生却在耳朵里扣出一颗蛋来,群臣把蛋拿到宫中的一个楼上。天上的凤凰领着地上...
孟轲之母因为“孟母三迁”和“断机教子”等故事成为天下母仪的典范。但是孔子母亲颜征在的教子故事,却鲜为人知。其实,孔母在孔子的成长中同样起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孔子家族先祖微仲,是商朝最后一个国王纣王的弟弟...
车村,一个很奇怪的名字。车村每年年初六都要从姚夫人庙里请出姚娘娘到村里巡游,保各家各户平安,各家各户都会在姚娘娘到来之前准备好祭品和香火祭拜娘娘。当天是车村一年中最热闹的一天。对于乡间的神仙,我见得很...
山西民间普遍信奉财神爷,希冀发财致富,商人更甚,商号店铺大都供奉财神爷。民间一般把赵公明视为财神,大约来源于《封神演义》,因他助商纣王抗周,被姜子牙治死。姜子牙封他为正一龙虎玄坛真君,统帅招宝天尊萧升...
世界上最高的女人我们都说姚巨人,但是世界上有一个女人比她还高,虽然不会打篮球,这名“壮汉”的身高竟达到了2.31,成为了世界上最高的女人。印度人艾伦,这名世界公认的最高女性,2...
很多事情我们习以为常,但却不知来源,比如为什么是上厕所下厨房?羊到底是怎么了要替罪?男宠和面首两个词到底有毛关系?犬子的爸爸为什么甘心当犬爹……常见又难解,细思极困惑。1、为什么是上厕所、下厨房?中国...
会龙山雷祖庙会(简称雷会)是河湟地区传统民俗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广泛的群众性和民间传承性,有着悠久的历史。会龙山龙福观是道教、佛教、藏传佛教为一体的民间信仰多元文化并存的地区(道教殿宇:雷祖殿、斗...
北京有多少胡同呢?据文献记载,在明代就多达几千条,其中内城有900多条,外城300多条。清代发展到1800多条,民国时有1900多条。新中国成立初统计有2550多条。后来合并了一些旧名,新命名了一些;...
布依戏是盛开在贵州高原的一朵鲜花。它最先是从祭祀仪式跳神活动中孕育出来的。在跳神的基础上,先后创立了布依板凳戏,布依彩绸(即八音坐弹戏)和布依地戏。以后一些民间艺人,再经过改造、融合,使它逐渐成为布依...
壮族人民能歌善唱,右江一带称为“欢”,左江一带称为“诗”,桂北一带称为“比”和“欢”,都是唱山歌的意思。有定期举行的唱山歌会,称为歌圩。歌圩日期各地不同。以农历三月初三为最隆重。大山歌圩有万人以上参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