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客网

德州民俗节日文化与习俗(二)

影子爱人2024-02-15

德州民俗节日文化与习俗(二)

九、二月二、龙抬头(农历二月初二日)

每年农历二月初二,德州称为“龙抬头”的日子。据说,到了这一天,经过冬眠的龙就被隆隆的春雷惊醒,便抬头而起。所以古人称农历二月初二为“春龙节”、“青龙节”。

这天冬去春回,天气逐渐变暖,雨水也会多起来,万物复苏,蛰伏在泥土或洞穴里的昆虫蛇兽,将从冬眠中醒来。农民告别冬闲,开始下地劳作,春耕陆续开始。农谚有“二月二,龙抬头,大仓满,小仓流”之说。因为二月正是农作物播种的季节。在科学不发达的时代,百姓们通过各种纪念活动,寄托了祈龙赐福、保佑风调雨顺、五谷丰登的强烈愿望。

在德州民间就流传着这样一首打油诗:“二月二,龙抬头,天子耕地臣赶牛;正宫娘娘来送饭,当朝大臣把种丢。春耕夏耘率天下,五谷丰登太平秋。”朝廷老子率满朝大臣都参加春耕生产,足见春耕不误农时之重要。实际上“二月二,龙抬头”此说和古代天文学有关。中国古代用二十八宿来表示日月星辰在天空的位置和判断季节。二十八宿中的角、亢、氐、房、心、尾、箕七宿组成一个完整的龙形星座、角宿恰似龙的角。每到二月春风以后,黄昏时龙角星就从东方地平线上出现,故称“龙抬头”。二月二春龙节由来已久。留下许多风俗。明人沈榜的《宛署杂记》中云:“二月引龙,熏百虫。……乡民用灰自门外委婉布入宅厨,旋绕水缸,呼为引龙回。用面摊煎饼。熏床炕令百虫不生。”《明宫史》载:“初二日……各家用黍面枣糕,以油煎之,或以面和稀,摊为煎饼,名曰熏虫。”清人富察郭崇在《燕京岁时记》中也说:“二月二日,……今人呼为龙抬头。是日食饼者谓之龙鳞,食面者谓之龙须面。闺中停止针线,恐伤龙目也”。

其中一些习俗一直沿袭至今,在德州一带还保留着二月二,家家吃面条、烙饼拌和菜的习俗。吃面条,称为“龙须面”;烙饼,叫作“龙鳞”;若包饺子,则称为“龙牙”。总之都要以龙体部位命名。二月二,德州又有撒灰引龙、扶龙、熏虫避蝎、剃头、忌针刺龙眼等节俗。龙抬头日,是吉祥如意的日子,也是剃头的好日子。德州还有“正月不剃头,剃头死舅舅”的说法。春节前剃头理发,到了二月二,已经一个多月,正是需要剃头理发的时候,形成了二月二剃头理发的习俗。二月二正是惊蛰前后,百虫蠢动,疫病易生。德州,二月二的晚上,各家主妇还手握油灯来回照房梁,嘴中念叨:“二月二,照房梁,蝎子、蚰蜒没处藏”。有的用木棒敲炕沿,边敲边说:“二月二,敲炕沿,蝎子、蚰蜒都不见”等口诀,盼望孩子们不叫蝎子蛰、蚰蜒咬,一年平安。有属龙、属蛇的人家,当晚还要燃放鞭炮,祈求身体健康、人畜平安、一年幸福。

德州传说二月二也是“土地爷”的生日,称“土地诞”。旧时,每个村庄都有土地庙,为给土地公公“暖寿”,有的地方有举办“土地会”的习俗:家家凑钱为土地神祝贺生日,到土地庙烧香祭祀,敲锣鼓,放鞭炮,烧纸许愿,求签挂袍,求其保佑风调雨顺。建国后此俗逐渐消失。

热门推荐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