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州人秋冬喜食羊肉,而且做法丰富,各地的羊肉美食“自成一派”,可以说是选择多多:吴中有藏书羊肉、东山白切羊肉,吴江有桃源红烧羊肉,常熟有徐市羊肉,而太仓的双凤羊肉,也是大名鼎鼎。
双凤一品羊肉美食街上,一家家羊肉老店鳞次栉比,其中最受当地人欢迎、人气最旺的,要属双凤孟家羊肉馆和俞长盛羊肉面馆。本次我们探访的便是位于街道中心位置,拥有130年历史的“苏州老字号”双凤孟家羊肉馆。
双凤孟家羊肉馆始创于1890年,当时太仓双凤有个姓孟的师傅专做羊肉面。因为技艺精湛,重烹肉、善熬汤、精制面,不久便打响了“双凤孟家羊肉面”的名声。
如今的店主李永康是双凤羊肉面制作技艺的传承人,从1989年接手双凤孟家羊肉馆开始,他已陪伴这家老店度过了31个秋冬。炉火纯青的羊肉面制作技艺,深得食客的青睐和肯定,许多人周末驱车几十公里来此,就为了吃一碗李师傅做的双凤羊肉面。
双凤孟家羊肉馆每年九月初开始营业,一直开到来年五月底,一年仅六、七、八三个月休息。羊肉馆每天一大早六点钟开门,许多人踏着晨曦而来,吃上一碗热气腾腾的羊肉面,再元气满满地投入新的一天。
店主李师傅是“太仓十大名厨”之一,他通常凌晨四五点就到店开始忙活,切肉、清洗、下锅、煮面、炒菜,每个环节都亲力亲为,每一碗面、每一道菜都用心制作,从来不让食客失望。
制作双凤羊肉,通常都选用山羊肉,以体大、皮薄、肉嫩的太仓本地山羊为最佳,生长周期在一年半左右。
每天一大早送到店里的新鲜山羊肉,要经过多次清洗、刮去绒毛后,才可下锅。店里通常一口大锅煮红烧羊肉,另一口大锅煮白切羊肉,一锅差不多是四头羊的量。锅中的调味料都是祖传的配方,也是一锅羊肉好吃的关键所在。
羊肉下锅后,每隔一小时就要翻个面,直至四小时后,羊肉皮酥肉烂却不松散,达到吃口带劲的完美状态,才可出锅。
出锅后,李师傅耐心地剪开羊肉,剔除羊腿、羊排的大骨,余下的整块肉便可放凉待售,或做成各种羊肉菜肴。
来双凤孟家羊肉馆吃羊肉,丰俭由人,可以点一碗简单的羊肉面,也可以耐心等待一桌凉菜、热菜、汤品、点心皆备的全羊宴。无论是一人食或是全家乐,这里的羊肉美食,都足够驱除寒冷,慰藉人心。
羊肉面与传统苏式细面不同的是,双凤羊肉面的面条是特制的小宽面。入锅不易煮烂,吃口柔、滑、韧。
煮好的面条整齐码入汤头红亮的面碗中,再剪几块红烧羊肉,撒上一把蒜叶,一碗冒着热气的红烧羊肉面,汤头鲜美,羊肉香浓,味道超级棒!
羊肉浇头酥烂入味,带一点皮和肥肉的部分,吃起来口感最好。面条入口爽滑有嚼劲,对于吃惯了苏式细面的我们来说,是一种难得的体验。而那带着羊肉香的面汤,更是整碗面的精华所在,许多人吃完面都会把整碗汤喝个精光,才舍得离开。
虾子辣椒,贵州省遵义县特产,中国国家地理标志产品。2009年12月,原国家质检总局正式批准“虾子辣椒”为原产地域保护产品(即地理标志保护产品)。虾子辣椒遵椒一号:果为园锥型,果顶尖、钝,果面光滑、果长...
羊肚菌又称羊肚菜、羊蘑、羊肚蘑。是珍稀的食、药两用真菌,早已被收录在李时珍的《本草纲目》书中。羊肚菌自古就是名扬天下的山珍贡品,位居世界四大名菌(羊肚菌、牛肝菌、松茸、鸡油菌)之首,是价格最为昂贵的野...
碎米芽菜是中国的一道风味名菜,四川宜宾的特产,有着悠久的历史。宜宾芽菜在长期的发展过程中,在产地的自然环境和人文环境因素的共同影响下,逐渐形成了自己独特的风味:香、甜、脆、嫩、鲜,并代代相传成为四川家...
关岭断桥糊辣椒采用传统布衣工艺炒制而成,不添加任何色素,获得国家卫生合格检验标准,其味纯正、喷香扑鼻,香辣可口,健胃消食,营养丰富,多用于餐桌的各种蘸水,各种凉拌菜及卤菜的调味品。其功效:驱寒、开胃、...
古栗烧牛肉,以其风味独特,瘦而不柴,营养丰富,食之醇香可口,在夏邑周边是远近闻名,其主选两岁左右的豫东优质黄牛精肉为原料,融传统配方和现代工艺于一体,配以适量名贵中药材和多种佐料经腌制、蒸煮、真空包装...
湖北武汉,是一座非常有魅力的大都市,近年来也是备受网友欢迎的一个地方,拥有诸多的旅游景点,美食更是数不胜数,也有不少朋友喜欢湖北菜,虽然它没有具体的菜系,但是种类以及口感都是不错的,你知道哪些湖北菜馆...
青海冬虫夏草,青海省特产,中国国家地理标志产品。2010年5月24日,原国家质检总局批准对“青海冬虫夏草”实施地理标志产品保护。青海冬虫夏草粗蛋白大约为25%、饱和脂肪酸11.1%~13.6%、不饱和...
鲁锦是山东独有的民间手工提花织造纯棉纺织品的通称。2008年鲁锦织造技艺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鄄城是鲁锦的发源地,生产历史悠久。鄄城鲁锦古朴典雅,花色富艳,美观大方,质柔耐用,具有浓厚的乡土...
滇重楼,别名独角莲,是多年生草本植物。根状茎粗壮,茎高20-2500px,无毛,常带紫红色,基部有1~3片膜质叶鞘抱茎。有清热解毒、消肿止痛、凉肝定惊之功效,用于痈肿、咽喉肿痛、毒蛇咬伤、跌打伤痛、惊...
说到易门的美食,除了菌子以外,豆豉那鲜美的口感,使很多人难忘。而在当地,关于豆豉人们有这样的说法:“好豆豉出在易门,易门好豆豉出在浦贝,而浦贝好豆豉又出在大梨园老赵家。”一日三餐,虽然是人们一致的饮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