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功夫历史久远、源远流长,从古至今中国功夫界人才辈出,代表了中国人的形象和精神:他们正义凛然、侠肝义胆、乐善好施,拥有崇高的民族气节,将国家和民族的第一放在第一位。今天小编就和大家谈谈中国十大武术宗师。
1.杨露禅
2.董海川
3.孙禄堂
4.霍元甲
5.杜心武
6.王子平
7.叶问
8.万籁声
9.蔡龙云
10.李小龙
时间:1799-1872
杨露禅,杨氏太极拳的创始人,从小习武,潜心习练太极拳,在自我钻研与大胆创新的情况下,自立门派,修成正果,在陈氏太极拳的基础上,独创了杨氏太极拳,在当时名声大噪,打遍京城无敌手。
时间:1797-1882
董海川,晚清年间的著名武术家,民间武术界传说他是八卦掌的创始人,绰号八卦神掌,武艺精熟、功法深厚,与杨露禅并称京城武林界双雄。
时间:1860-1933
孙禄堂,是中国近代著名武术家。孙式太极拳暨孙门武学创始人,被后人尊称的绰号很多,例如武神、万能手、虎头少保、天下第一手等。
时间:1868-1910
霍元甲,清末民初著名武术技击家,也是我国最著名的爱国武术家之一,他的事迹被后人多次拍成电影,一生经历丰富,富有传奇色彩。他所创立的精武门和精武会,在当时的名气十分大。
时间:1869-1953
杜心武,师从武术奇人徐大侠、他的身手不凡、武术造诣很高,创立了传统武术的散打技击之术“自然门”,成为一代享誉京师的武林大家,被大家尊称为传奇武侠。
时间:1881-1973
王子平,出身武林世家,武艺精通、力能扛鼎,被大家赞誉为“神力千斤王”,新中国成立之后,王子平成为中国武术界的领军人物之一,从事武术教育与中医研究工作。
时间:1893-1972
叶问,是咏春拳体系的开宗立派人,他将咏春拳带到香港,它的弟子又讲咏春拳传向世界,载誉全球。叶问是咏春拳乃至中国武术一致推崇的一代宗师。
时间:1903-1992
万籁声,是一位精通传统技击精要的卓越武术家,师从著名武术家杜心武。他尤其擅长自然门,身手矫健敏捷、技以快、准、狠著称于世。晚年以传授武术和伤骨医生为业,被大家尊称为自然宗师。
时间:1928-2015
蔡龙云,出身于武术世家,自幼习武,悟性极强,擅长拳法和腿法,在多次中外拳击对抗赛中,都击败对方,获得胜利,被大家称为神龙大侠,后来长期从事传武术教育与研究活动,桃李满天下。
时间:1940-1973
李小龙,原名李振藩,是我国享誉世界的中国武术家,电影表演艺术家,也是全球五大硬汉之一,他自又学习咏春拳,自创截拳道,尤其擅长二节棍和连环腿,在国际武术界具有很高的名望,中国功夫的化身和标志,被尊称为功夫之王。
达斡尔族是一个民族特点非常鲜明的少数民族。特别是达斡尔族长期以来的饮食文化方面表现出的爱吃“库木勒”,即柳蒿芽,后又成功地创办了“库木勒”节,把这种饮食文化现象转化为社会文化现象之举,就颇有自己的独到...
情人山头对唱歌(一)男:山歌没人起头我起头林光唱到西街头街上看看无限好 好比温州和杭州女:山歌很早妹起头天亮唱到没日头东边唱到水南户西边唱到张山沟男:唱起山歌没因由想妹和我同个枕头女:杜鹃开花红辣辣好...
来到杭州,除了欣赏西湖美景外,还有一个地方是必去的,那就是清河坊。清河坊自南宋以来,这里就是商铺林立、酒楼茶肆鳞次栉比,是杭州城的政治文化中心和商贾云集之地。据说,清河坊的得名,与南宋的太师张俊有关,...
香港的殡仪历史记载始于1930年代后期,当时香港的殡仪服务主要由义庄包办,但由于使用者的家境普通,所以义庄提供的殡仪服务通常只为灵柩暂存、大殓、出殡及下葬。而家境较富裕的,通常会光顾长生店的上门式殡仪...
死者、丧事礼称竹溪县对死者、丧事称谓,一直沿袭传统礼称,忌称“死”、“丧”。自己亲人死亡,称“走”。幼年死亡称“丢了”或“夭折”。病亡称“病故”。老年人死亡,加称“老”、“去世”、“过世”、“仙逝”、...
武当武术的发源地在湖北武当山,其创始人是元末明初的武当道人张三丰。张三丰将《易经》和《道德经》的精髓与武术巧妙融为一体,创造了具有重要养生健身价值,以太极拳、形意拳、八卦掌为主体的武当武术。武当武术具...
人类和所有生物都需要空气生存,受过污染的空气对人体是有害的,好的空气质量能带给人更高的生活质量,大多人都在追求健康的生活。大家知道世界十大空气质量最好的国家吗,现在一起和小编来了解一下吧。世界十大空气...
丹凤县位于陕西省东南部,秦岭东段南麓,因县城襟带丹江、背依凤冠山而得名,属商洛市管辖。地势西北较高,东南偏低,河谷相间,呈“掌”状地貌,是一个“九山半水半分田” 的土石山区县。全县森林覆盖率70%,是...
“关老爷,骑红马,不见金钱只管打”----山东莱州民歌。现在很多朋友的家里,或者公司店铺都供奉着财神,财神真的可以招财吗?民间相信是可以的,但是自己连供的财神是谁,如何供奉都不明白,怎么为自己招财呢?...
七夕乞巧,这个节日起源于汉代,东晋葛洪的《西京杂记》有“汉彩女常以七月七日穿七孔针于开襟楼,人俱习之”的记载,这便是我们于古代文献中所见到的最早的关于乞巧的记载。后来的唐宋诗词中,妇女乞巧也被屡屡提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