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客网

国民党王牌军排名(王耀武的74军战斗力第一)(2)

沉词2023-07-12

第六名:蒋介石的黄埔系新6军

代表人物:郑洞国

国民党王牌军排名 王耀武的74军战斗力第一郑洞国

编制:3个整旅(师),3.4万人。全美械。

首任军长:薛岳(1896—1998),绰号“老虎仔”,薛岳是中华民国陆军一级上将,国民革命军著名将领,军事家,曾获美国总统杜鲁门颁授的总统自由勋章和国民政府授予的青天白日勋章。1909年参加同盟会。1916年考入保定军校第六期。毕业后至广东,任孙中山大总统警卫团第一营营长。北伐时任第一师师长,后任国民革命军第四军师长。1933年任第五军军长,参加对中央革命根据地的“围剿”和对红军长征的追击。1937年任滇黔绥靖公署主任兼贵州省政府主席。抗日战争时期,任第十九集团军总司令,第三战区前敌总指挥、第一战区前敌总指挥、第九战区代司令长官,参加淞沪抗战、兰封会战、南浔作战。1939年兼任湖南省政府主席。1946年内战爆发时,任徐州绥靖公署主任,进攻苏北、安徽、山东各解放区。莱芜战役失败后,被撤职,后改任参军长。1949年调任广东省政府主席、海南防卫总司令。 1998年5月3日逝世于台湾。

在蒋军中,新6军号称“天下无敌”。这是因为,该军全部换装了美式装备,多数官兵参加过印缅作战,有着丰富的战斗经验。指挥官更是出身于黄埔、法国圣西尔军校,喝过“洋墨水”的廖耀湘。在新6军中,新编22师更是主力中的王牌。该师长于山地、正规战,被廖视为“虎师”。这支部队乘坐着美国军舰,一从秦皇岛登陆便连夺盘山、台安、辽中等地,所到之处无人可挡。

第七名:蒋介石的黄埔系第52军

国民革命军第五十二军,素有“国军第六大主力”之称,成立于1937年,基本战力为第二师与第二十五师。抗日战争初期参与台儿庄战役、第一次长沙会战等战役,日军进驻法属越南,第五十二军调防云南南部,防止日军攻击滇南。在国军接受美援后,五十二军成为半美械部队〔两个师装备一个美式轻装步兵师的武器配备,师炮兵营配备七五山炮,非美式制式的105榴炮;并混用国产武器〕。

详细了解请转:国民革命军第五十二军

第八名:蒋介石的黄埔系第10军

代表人物:李玉堂、方先觉

国民党王牌军排名 王耀武的74军战斗力第一李玉堂

国民革命军第10军在第三次长沙会战结束后,因代号"泰山"而成为众所周知的"泰山军",所属三个师也被国民政府分别颁授"荣誉"旗(俗称飞虎旗)。李玉堂被提升为第27集团军副总司令兼第10军军长,并被授予青天白日勋章。

1937年全国抗战爆发,李玉堂率部先后参加了八一三淞沪抗战和台儿庄战役。1938年,李玉堂被任命为陆军第八军军长,驻守江西。1939年,李玉堂率部在武宁附近的棺材山阻击日寇,屡挫敌锋。之后,李玉堂改任第十军军长,奉调率部进驻湖南长沙,抵挡南下的日本侵略军。

1941年,侵华日军海军舰队沿长江逆流而上,侵占了九江,从九江登陆向湖南进军,直取长沙。在保卫长沙的战斗中,李玉堂亲临前线指挥作战,利用马鞍山的有利地形,集中炮火还击日寇。日寇伤亡惨重,狼狈逃窜,李部取得了第一次保卫长沙的胜利。

日本侵略军不甘心失败,于1942年集结部队配合化学兵种,再次大举进攻长沙。由于日军兵力强大,攻势凶猛,竟将守军第一道防线突破。在这紧急关头,李玉堂沉着应战,亲临战场指挥,坚守第二道防线,急令左右两翼迅速向前推进,构成环形火力网,三面夹击敌人,给日军以沉重打击,日军仓皇逃跑,获得第二次保卫长沙的胜利。1943年,李玉堂任第二十七集团军副总司令。

详细了解请转:泰山军

第九名:陈济棠的粤系第64军

代表人物:李汉魂、陈章、刘镇湘

国民党王牌军排名 王耀武的74军战斗力第一李汉魂

首任军长:李汉魂(1894—1987),字伯豪,汉族,广东吴川人。1919年保定陆军军官学校第六期毕业。1926年参加北伐战争。抗日战争时期历任军长、军团长、集团军总司令、广东省政府主席。抗战胜利后,游历考察欧洲、拉丁美洲等二十多个国家,1949年春去台湾,出任台湾当局总统府上将参谋长,后任内政部部长。1982年曾回北京、广东等地探亲、访问。著有《岳武穆年谱》、《欧洲散记》等。

该军前身是粤军第155师、第156师。1926年7 月,粤系第4、第5军主力参加北伐时,各留一部坚守广东,由李济深统一指挥。1928年春,国民党军使用路军编制体制后,将留守在广东的粤军改编为国民革命军第8路军,李济深任总指挥。1929年3月,蒋桂战争爆发后,李济深被蒋介石扣留在南京后,第8路军由陈济棠任总指挥。陈上任后对第8路军进行整编,将原来所属部队合编为第1、第2、第3军。1932年6月,陈济棠与桂系李宗仁、白崇禧联合发动反蒋的“两广事变”时,由于陈济棠部下余汉谋被蒋收买,倒戈拥蒋,迫使陈济棠下台出逃,余汉谋篡夺粤系领导权后遵照蒋介石的命令,于1935年将粤系第8路军第1、第2、第3军,按国民党军统一番号改编为第151至第160师等部。

第十名:阎锡山的晋系第35军

代表人物:傅作义

国民党王牌军排名 王耀武的74军战斗力第一傅作义与蒋介石

编制:3个师,3万余人。前期国/日械,后期美械。

傅作义(1895.6.27-1974.4.19),山西荣河(现临猗)人,字宜生。傅作义从小就被作为商人的父亲安排走上军人的道路,他在完成了太原陆军小学、北京清河第一陆军中学、保定军校第五期步兵科的军官养成教育后,正式进入阎锡山的晋军。

第35军起源于民国初年成立的山西民军,经过历次改编;于1917年成为山西陆军步兵第8团。傅作义于1924年继任该团团长。

傅作义擅长练兵,又能广泛结交基层军官与士兵。借此,傅作义在晋军中稳步上升,直至成为晋军第4师中将师长;他开始在晋军中形成自己的派系及部队。

在傅作义的努力下,第4师在北伐战争中不断取得捷报,并参加了著名的涿州保卫战。此后第4师经过改编,被升编为军,傅作义本人也官拜第2路军上将总指挥。遗憾的是在1930年的中原大战中,阎锡山反蒋失败,傅作义的部队被迫接受张学良的改编,第35军正式诞生。傅作义担任军长,并开赴绥远戍边。在此期间,傅作义被任命为绥远省政府主席,他便借此机会在绥远耐心发展,靠着一隅之地不断加强第35军以及自己的军事力量;"傅家军"至此正式成形。

1949年1月,傅作义将军在北平宣布和平起义,第35军接受了解放军改编。朱大纯出任解放军第49军第二副军长(49军时任军长即大名鼎鼎的钟伟将军),随部参加了解放湖北、广西的一系列战役战斗,颇有功绩。1955年,朱大纯被授予大校军衔,1969年10月退休,1991年8月19日在北京去世,终年85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