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客网

逐渐消失的东北民俗

纯情小火鸡2024-07-16

逐渐消失的东北民俗

中国的东北被誉为关东,许多年前,满族人和早年闯关东来的山东人就生活在这片黑土地上,形成了特有的民族文化风俗,二十世纪三四十年代,在这里有着浓郁的关东人生活景象和民俗风情,即使到了六十年代仍然能够看到的一些民俗风情痕迹,但是随着现代文明的渗透这些痕迹在逐渐的消失。许多民俗民风,年轻人也很少听说或亲眼见过了。不过今天我们有方便的媒体,就让网络带我们重温儿时的记忆吧。

一、做饭取暖拉风匣

逐渐消失的东北民俗

历史上,东北的民宅大多是土坯房,土灶坑烧柴禾,架口大锅走火炕。那么,夏天有雨,冬天下雪柴草湿,土灶坑不好烧,有条件的人家就请会木匠手艺的乡亲做一个手动鼓风机,做饭取暖拉风匣,构出一幅浓郁的东北农家的生活画面。

二、“波浪槌子”捻麻秧

逐渐消失的东北民俗

逐渐消失的东北民俗波浪槌子

“波浪槌子”是东北人家捻麻绳的工具,麻绳可是妈妈手工布鞋纳鞋底的必备材料。记得小时候我家也有一个波浪槌,是姥姥传给妈妈的。据说老辈的东北人都有这么个习俗,常常会将“ 波浪槌”传给嫁人的女儿,“波浪槌”多是牛棒骨做的,在中间穿一个洞插上一段有叉的竹条,使用久了往往磨得“铮光瓦亮”。

三、坐北朝南土草房

逐渐消失的东北民俗

为了取暖采光,东北民居大多坐北朝南,典型的三间房的室内格局,称东西屋。东西屋子都是住人的,根据家人的多少,住人的屋子可能是南北两铺炕,也可能是一铺南炕。东西屋子之间的屋子是做饭的地方,也是放一些生活杂物的地方,水缸、酸菜缸都摆放在中间的屋子里,相当于我们今天的厨房,东北人称这间房子为“外屋地”。

逐渐消失的东北民俗东北农村民居的外屋地

外屋地还有两个大锅台,分别管东西两屋火炕取暖,也是家里做饭的灶台,一星管二。当然全家人进出的房门也是在外屋。

早年,在东北乡村民宅绝大多数都是用土与茅草混合泥水而建的,房顶是用茅草苫盖的,正因为房子是茅草苫的,为了防火烟囱不能建在房上,所以就导致了呼兰烟囱的出现。

东北民居的窗户通常是木头做的,窗棂是用小木条做成井字格然后糊上窗户纸。这样的窗户采光效果差但是保暖性能好,这对于有着漫长冬季的东北来说是至关重要。

四、煤油灯放在马窗旁

逐渐消失的东北民俗

逐渐消失的东北民俗煤油灯

久远的煤油灯,人们现在只能从反映那个时代的影视剧中见到它。许多年前,即使那种带玻璃罩的煤油灯,也属奢侈品。普通人家的煤油灯都是自制的:在一块圆铁片中央打个孔,捻一束棉纱穿入孔中作灯芯,找来一个墨水瓶倒进煤油,就是一个简易的油灯了。那么,煤油灯为什么放在马窗旁?因为东北民宅里外屋之间,往往间隔一堵墙,俗称“马墙子”,墙上开着一个窗口又叫“马窗子”,煤油灯放在窗前可以同时照亮里外屋,让两个房间都能借点光。 然而,就是这简易的油灯下会有多少老辈人童年的记忆呀!

五、老笨玉米崩苞米花

逐渐消失的东北民俗

如今在城市的影院里,吃的不是那种地地道道的爆米花,那种从国外引进机器精制而成的爆米花,虽也解馋,却满嘴都是现代生活的味道,总是不能和心里那种童年的感觉相契合。吃不出童年那种笨玉米蹦爆米花的味道。

东北乡下自家的田里收回来的玉米,晒了一个季节的阳光,被大人们筛捡得干干净净。农闲时节,天气晴朗的冬日午后,爆米花的匠人就挑着那付家什儿,来到村屯树下,埋锅点火。人们听到村口传来的“崩爆米花”的“嘭”声,孩子们就坐不住了,一边不住地在门口挑望,一边催赶母亲快些张罗装上玉米粒,然后急忙向村口跑去,唯恐迟了排在后边。

锅在火上烧七、八分钟,爆米匠麻利地把炉罩从小炭火上提下来,往特制的铁丝袋上一放,一只脚踩住锅膛,一只手拿根小铁棍用力扳一个小盖。围观的孩子们捂住耳朵远远躲开,“嘭”的一声,一团烟气之后,袋子里便满是爆开的一粒粒雪白的玉米花了。接下来空气里也布满爆米花那糊香的甜气。 在乡村的冬夜里,人们围在火盆前吃着香甜爆米花,无限的暖意和温馨油然而生。

六、坐炕头抓嘎拉哈

逐渐消失的东北民俗

逐渐消失的东北民俗嘎拉哈

“嘎拉哈”是满语,先是满族女孩的玩具,后又传到了汉族。古时,人们把各种兽类,如羊、狍子、猪等的腿骨和胫连接的那块骨头煮熟刮净,涂上各种颜色,骨头的四个面都独具特色。人们按各面的不同形状分别起名叫“针”“轮”“坑”“背”。女孩子把码高高地抛向空中,抛得越高,拾嘎拉哈的时间就越长,成功率也就越高。现在很少能看见孩子玩抓(chuǎ)嘎拉哈游戏了,不知谁家里还珍藏有嘎拉哈,可不要让它失传啊。

热门推荐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