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世纪中叶后,天津社会经济发生了深刻变化,最突出的是近代机器工业的诞生。天津地区在当时社会拥有得天独厚的发展条件:京畿之地,交通便利,原料充足,精英荟萃,腹地辽阔和西方技术传入较早等便利条件。1903年,袁世凯委任时任天津候补道台的周学熙来津总办直隶工艺总局。到任后,周学熙积极倡导开办实业并筹办实习工场,被普遍尊为当时北洋实业界的奠基人。历史上与清末实业家张謇先生齐名,当时在实业界有“南张北周”之说。
在此期间,天津华新纱厂(1915年创建后称三环集团)、裕元纱厂(1915年创建后称棉纺二厂)、恒源纱厂(1917年创建后称恒源毛纺织厂)、北洋纱厂(1920年创建后称天鼎公司)、宝成纱厂(1920年创建继之与裕大合并 后称棉纺三厂)、裕大纱厂(1921年创建 继之与宝成合并 后称棉纺三厂)六大纱厂相继建成。由此,天津近代纺织工业初步形成。七七事变后,日军大举侵略中国。天津市中国资本经营的纺织工业中,大、中型纺织厂除恒源纱厂和北洋纱厂外,几乎全部被日资所吞并。
天津一直流传有代表富豪的“八大家”,早期是指天成号韩家、益德裕高家、杨柳青石家、土城刘家、正兴德穆家、振德黄家、长源杨家、益照临张家。到了同治、光绪以后,老“八大家”中有的已经败落,为新崛起的豪富所替代,社会上又出现了新的顺口溜。“财势大,数卞家,东韩西穆也数他。振德黄,益德王,益照临家长源杨。高台阶,华家门,冰窑胡同李善人。”八大家成为了九大家。自民国后,“新八大家”兴起,逐渐在津门的商业史上书写出了新的篇章,瑞兴益棉纱庄的金桂山、潘耀庭,元隆绸布店孙烺轩、胡树屏,隆顺棉纱庄的卞润吾,同益兴棉纱庄的范竹斋、敦庆隆绸布店的纪慰瞻、乔泽颂。八家走上新的财富排行榜。
其中的“范”指的就是同益兴纱庄的范竹斋。范竹斋,名安荣,字竹斋。明代前期其先辈从山东范县迁居到天津范家庄。1869年,范竹斋出生于一个贫寒农家。为了谋生,他的父亲范华生决定举家迁到天津城里。父亲范华生每日挑担走街串巷,叫卖面饺、糖三角。渐渐地,生意越来越兴旺,成为城厢鼓楼一带众所周知的“面角范”。范竹斋幼年曾读了几年私塾,17岁进入天津双福成广货庄当学徒。双福成主要经营腿带、丝线等商品,俗称“栏杆铺”。由于对外联系采购业务需要,刚20岁的范竹斋便被派驻上海,经常往来于津沪之间。1893年,24岁的范竹斋就在天津灰盛成洋布庄任要职。一年后,又转入义成裕洋货铺任职。
1897年,28岁的范竹斋再次赴上海,此次是担任景德棉纱庄驻上海代理人。1900年,31岁时任天津景德和棉纱庄经理。到了1906年,37岁的范竹斋和潘耀庭、金桂山合作开设瑞兴益棉纱庄,并任经理。1913年,44岁时,他和上海大丰纱厂创办人徐庆云、上海统益纱厂创办人吴麟书在天津合股经营,开设同益兴棉纱庄,并任经理。不久,徐、吴两股退出,同益兴纱布庄转为范竹斋独资经营。原瑞兴益职工,百分之九十随范竹斋由估衣街迁至北门外竹竿巷内,进入同益兴纱布庄工作。同益兴从开业到1929年,17年的经营过程中,共盈利达300万大洋。
1919年,天津敦庆隆号纪家联合隆顺、隆聚、同益兴、瑞兴益、庆丰益、万德成等7家棉布商号创办北洋纱厂,范竹斋也是其中的投资人之一。北洋纱厂选址在挂甲寺附近,1921年正式投产,范竹斋出任经理。1930年,北洋纱厂由以军阀张作霖作靠山的章瑞庭独资经营,改称“北洋新记商业第一纺织公司”,范竹斋等人也就退出了股份。1928年,范竹斋开办靖源隆纱布庄,不久,又开办嘉瑞面粉厂,所用“番纸”(外国银行支票)代号为竹记,范竹斋被称为天津“纱布业八大家”之一。1932年,应法商东方汇理银行之聘,范竹斋主持华账房事务,他是东方汇理银行华账房第五任经理。范竹斋作为第五任经理于1949年去世。该行在解放后仍继续营业,一直到1955年申请歇业。
记得过去沿着和平路走到新中国药店与亨得利钟行之间,有一座圆拱形的门洞格外引人注目。门洞上方有“竹远里”三个楷体大字,大方而又秀气。沿门洞往北,是一条弯曲的小巷,通向对面的兴安路。小巷两侧为古旧的平房,成排分布,整齐划一。沿小巷往北走,有另外两条东西向的小巷分别通向长春道和锦州道。据《和平区地名志》,竹远里的房子建于1923年,原为法商东方汇理银行的房产,1933年卖给了时任东方汇里银行经理的范竹斋。现在这片房子已经被恒隆广场取代了。
由于张大千常来津举办画展,由此结识了范竹斋。范竹斋酷爱书画,晚年收集了不少书画作品,便将自己家里收藏的佳作拿给张大千欣赏。两人相聊过程中,范竹斋提出想重金请张大千为其画12幅山水画的请求。1938年3月,张大千用半年左右的时间,临唐、宋、元三代名家力作各4条,完成了《十二条临古山水画》组画。当时,适逢范竹斋七十大寿,收到来自张大千的祝寿贺礼,范竹斋欣喜万分,如获至宝。1941年后,因年事已高,所经营企业陆续收歇,范竹斋回到家中养老。1949年11月20日,范竹斋故于泰安里家中,终年81岁。
他的旧居为天津法租界的丰领事路(今赤峰道76号)。这是一座极富特色的通道式楼房建筑,其中靠赤峰道一面为带门洞的三层砖木结构楼房,中二楼较低。单栋楼都是带地下室的二层砖木结构楼房,楼房前有十级宽条石台阶,二楼有三面相通的楼道,楼道外侧有瓶柱式的外装饰,楼道中玻璃窗与百叶窗相间。院子的东北角有一座圆亭式建筑,外有八根爱奥尼克柱。屋内花砖铺地,楼顶平台设圆形石头亭。
捷克人的饮食以猪肉为主,日常民族饭菜是猪肉排 、甜酸菜和馒头片,捷克人喜饮啤酒,人均消费量160升,据世界首位。到了捷克,可别错过捷克人常吃的Knedliky,也就是面皮包肉馅的洋水饺,但是配上东欧人...
酒与民俗不可分。农事节庆、婚丧嫁娶、奉迎宾客等民俗活动,酒都首当其充成为主角。无酒不成礼,无酒不成俗,离开了酒,民俗活动便无所依托。贵州各民族绚丽多姿的酒礼酒俗,构成了贵州酒文化令人陶醉的千年画卷。能...
盐城的风土人情摸秋 立秋之夜,盐城北部地区传有“摸秋”的习俗。这天夜晚人们可以在私人或集体的瓜园中摸回各种瓜果,俗称“摸秋”。丢了“秋”的人家,无论丢多少,也不叫骂,此俗相传始于元代。 元末,淮河流域...
壮族迁徙及分布桂平市壮族除部分土著外,其余均从外地迁徙而来。另一部分来自贵州,另据壮族民间族谱记载,一部分则从广东迁到平南再迁入本市。服饰壮族男女惯穿自织自染的棉、麻布服装(冬棉夏麻)。男穿对襟唐装衫...
咖啡对于工作人员来说是必不可少的物品,特别是经常熬夜的工作者,不过喝咖啡杯子就很重要,一款舒适顺心的杯子能给人很好的心情,不仅如此还能提高咖啡的档次。本站小编为你带来世界上最大的咖啡杯。英国伦敦,一个...
达斡尔族是一个民族特点非常鲜明的少数民族。特别是达斡尔族长期以来的饮食文化方面表现出的爱吃“库木勒”,即柳蒿芽,后又成功地创办了“库木勒”节,把这种饮食文化现象转化为社会文化现象之举,就颇有自己的独到...
情人山头对唱歌(一)男:山歌没人起头我起头林光唱到西街头街上看看无限好 好比温州和杭州女:山歌很早妹起头天亮唱到没日头东边唱到水南户西边唱到张山沟男:唱起山歌没因由想妹和我同个枕头女:杜鹃开花红辣辣好...
来到杭州,除了欣赏西湖美景外,还有一个地方是必去的,那就是清河坊。清河坊自南宋以来,这里就是商铺林立、酒楼茶肆鳞次栉比,是杭州城的政治文化中心和商贾云集之地。据说,清河坊的得名,与南宋的太师张俊有关,...
香港的殡仪历史记载始于1930年代后期,当时香港的殡仪服务主要由义庄包办,但由于使用者的家境普通,所以义庄提供的殡仪服务通常只为灵柩暂存、大殓、出殡及下葬。而家境较富裕的,通常会光顾长生店的上门式殡仪...
死者、丧事礼称竹溪县对死者、丧事称谓,一直沿袭传统礼称,忌称“死”、“丧”。自己亲人死亡,称“走”。幼年死亡称“丢了”或“夭折”。病亡称“病故”。老年人死亡,加称“老”、“去世”、“过世”、“仙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