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位置:位于沙坪坝区嘉陵江畔,东临嘉陵江,南接沙坪坝,西界童家桥,北靠石井坡。距繁华主城区仅3公里。
重要档案:始建于宋代,面积1.18平方公里,历经千年变迁而保存至今的重庆市重点保护传统街。
最美理由:重庆将古镇保护与商业开发结合得最为完美的典范,汇聚了巴渝民居、巴渝美食、巴渝曲艺、巴渝生活风情的“小重庆”,重庆江州古城的缩影和象征。
沐浴了千年的时光和尘埃,嘉陵江畔的磁器口就像重庆人的心灵标签一样,无论岁月如何变迁,始终都深深烙印在重庆人的心里。从某种程度上讲,有着“小重庆”之称的磁器口,其实是山城古典生活的一个缩影。它裹挟着历史而来,曾经以繁华码头的身份,承载着千尺布匹万斤粮油从水上抵达……现在,当昔日的货船不再泊岸于此,走过深深浅浅的滩头,一浪一浪击打在人们心上的是江水,更是整座城市浓浓的乡愁。
古镇磁器口东临嘉陵江,南接沙坪坝,西接童家桥,北靠石井坡。曾经的磁器口是非常繁华的水陆码头,码头上常年万商云集。如今的磁器口,街道两边仍然商铺云集,人们置身其中拥挤穿梭,恍惚仍然当年码头的繁荣景象一直持续至今。
磁器口古镇并不大,一共有12条街巷,全都由青石板铺成。那一条条平平仄仄的青石板路,蜿蜒在古镇的每一处大街小巷,被岁月和人流打磨得光滑无比。在街道两旁,大多是明清时候的建筑,石板路与沿街民居相依和谐,房屋结构多为竹木结构,穿斗夹壁或穿半木板墙。沿街铺面多为一进三间,长进深户型,铺面后房一般为四合院,为商贾大户居所。雕梁画栋,窗花户棂图案精美,做工精巧。古镇上,青瓦灰墙、木格花窗的建筑随处可见,大红的灯笼也挂满了石板路的两旁。灰白墙、枣红柱、翘角楼、麻布幌子、小青瓦……古香古色的格调可以使你重温到明清时代老重庆的风貌。
沿着青石板路行至江边,便可看见低低矮矮的吊脚楼蜿蜒在山间,依山就势而建,呈虎坐形。正因为磁器口一江两溪三山四岸的地理条件,造就了吊脚楼的独特景观。都说建筑是城市最好的外衣和标签,四合院代表了北京的磅礴和大气,石库门彰显著上海的精细与别致,那么吊脚楼对于重庆来说更像是一种生态符号,它象征着重庆人坚忍不拔的精神。沿着奔腾的嘉陵江,顺着蜿蜒的山脉,吊脚楼树立在悬崖峭壁边,仿佛欲说还休地讲着当年发生的故事。
在磁器口,几乎所有的人都知道“九宫十八庙”的故事,宝轮寺、云顶寺、复元寺、文昌宫……不一而足。一直以来,磁器口的香会、庙会、花会,以及正月龙灯、清明风筝、端午龙舟、七月河灯、中秋赏月、重阳登高等等活动,一年到头从不间断。在老百姓中流行着这样一句话:“初一十五庙门开,烧香拜佛请进来。”这其中最著名的,当属宝轮寺。宝轮寺建于唐朝,那时候的宝轮寺很大,从大雄宝殿开始,到马鞍山,一直到童家桥,全都属于宝轮寺的寺地范围。鼎盛时期的宝轮寺,有僧侣300余人,香火旺盛,气势恢宏。
除了宝轮寺,宝善宫是磁器口古镇上的百年道观,作为九宫之一,宫内小巷逼仄,曲径通幽,庭院四合。在清代和民初,道教及民间许多神教信仰者在此活动。到了20世纪30年代初,政府废旧学办新学,磁器镇就在宝善宫设立小学。在经历一系列变迁之后,今天的宝善宫,已经成为了古玩陶瓷艺术馆。
磁器口永远弥漫着茶香,大大小小的茶馆俯拾即是。四合院里,吊脚楼上,背街里隐秘的角落,滚水烫开茶叶的沁人香气与混在这茶香中的谈笑一并传来,一个入鼻,一个入耳,交相缭绕,勾起人们心底对逍遥的许多向往。
磁器口也是一座讲究吃文化的古镇,人们所熟知的磁器口三宝:毛血旺,椒盐花生,软烩千张。毛血旺嫩而爽口,杂碎油而不腻,白豌豆耙和化渣,汤香辣烫嘴,味道鲜美,一碗下肚,通体大汗,暖人身心。
来到磁器口,踏完青石板路铺成的街道,看遍吊脚楼和四合院,在宝轮寺再烧上一炷虔诚的香。你要么去吊脚楼上欣赏国画家们画笔下的磁器口,或者在大街小巷中寻找当年名人们留下的足迹。兴致来的时候,找一家茶馆,听听当地人的“龙门阵”,老人们在旁边下着象棋,江边上的码头上摆渡人在雾气中迎来送往。如此的情怀,好似身在仙境中。但楼下传来的阵阵辣香又将你瞬间拉回现实,这样的味道,在不食人间烟火的仙境中是品尝不到的,这里只能是重庆,也仅仅只能是重庆。
地理位置:位于江津区南部的笋溪河畔,北距江津城区56公里,重庆市中区96公里,东距綦江县城约50公里,南距贵州习水90公里,西距四川泸州市区120公里。
重要档案:古镇历史悠久,可考历史857年,明朝设有清溪县;清朝康熙33年设行政办事机构——笋里十二都;光绪年间经几次建制调整后为现在的中山镇。
提名理由:有着“小京城”美誉的中山古镇,曾是繁华的水码头,现今依然有全西南地区保存最好的明清商业街,古镇内建筑古朴,民风淳朴,周边风景秀美,更是在2005年被评为中国历史文化名镇。
中山古镇始建于唐朝,始名为龙洞场,是县治所在地,繁盛非常,有着“小京城”的美誉。到了光绪年间,经过几次调整,龙洞场最终改名为中山古镇。历史上,这里是繁华的水码头,更是川黔地区的商品集散地。
中山古镇位于江津南部笋溪河畔,沿着马路石阶往下,迎面而来的就是建于明朝的迎恩门。从迎恩门延伸而出的,就是长700米的古街。古街是中山古镇最主要的组成部分,也是整个西南地区保存最完好的明清商业老街。现今古街上的100多家商铺,便是中山古镇曾经商贾云集、客似云来的最好见证。
700米长的古街,整条街都用青石铺设,街面3至5米宽,建筑物为穿逗式木结构或穿逗式和台梁式混合结构,中间为骑廊式过街亭建筑,建筑群巧妙地利用三合场依山傍水的地形,灵活而经济地做成高低错落的台状地基,依靠合岸树木桩采用吊角楼式建筑,建筑高度为1—3层,墙体用木桩、木板、竹夹,屋顶全用青瓦铺盖,整条老街雨不湿鞋、日不能晒。而这个“古”字,贯穿了整个中山,它是端庄质朴的民居古庄园、古堡、古寺庙、古桥、古墩等古建筑的集中地,其中古庄园共计有9处。最有名的是建于清朝末年的枣子坪庄园,距古街仅几百米。枣子坪庄园占地4000平米,精巧别致,配有花厅天井、鱼缸、花台和戏楼。紧挨着枣子坪庄园的是龙塘庄园,庄园四周为葱绿的林荫,每日早晚成千上万的白鹤、白鹭飞舞林中,一年四季与人为友。古朴的石桥是古镇上的又一景观,虽经800余年风霜,但仍然完好如初。
每到元宵节,中山古镇热闹非凡,闹花灯一直是当地的传统,花灯下的木偶戏,也是古镇的特色之一。红如胭脂的花灯,味美如珍馐的元宵,以及动听无比的木偶戏,让中山古镇每年的元宵节,都充满着这座小镇独有的鲜活。
捷克人的饮食以猪肉为主,日常民族饭菜是猪肉排 、甜酸菜和馒头片,捷克人喜饮啤酒,人均消费量160升,据世界首位。到了捷克,可别错过捷克人常吃的Knedliky,也就是面皮包肉馅的洋水饺,但是配上东欧人...
酒与民俗不可分。农事节庆、婚丧嫁娶、奉迎宾客等民俗活动,酒都首当其充成为主角。无酒不成礼,无酒不成俗,离开了酒,民俗活动便无所依托。贵州各民族绚丽多姿的酒礼酒俗,构成了贵州酒文化令人陶醉的千年画卷。能...
盐城的风土人情摸秋 立秋之夜,盐城北部地区传有“摸秋”的习俗。这天夜晚人们可以在私人或集体的瓜园中摸回各种瓜果,俗称“摸秋”。丢了“秋”的人家,无论丢多少,也不叫骂,此俗相传始于元代。 元末,淮河流域...
壮族迁徙及分布桂平市壮族除部分土著外,其余均从外地迁徙而来。另一部分来自贵州,另据壮族民间族谱记载,一部分则从广东迁到平南再迁入本市。服饰壮族男女惯穿自织自染的棉、麻布服装(冬棉夏麻)。男穿对襟唐装衫...
咖啡对于工作人员来说是必不可少的物品,特别是经常熬夜的工作者,不过喝咖啡杯子就很重要,一款舒适顺心的杯子能给人很好的心情,不仅如此还能提高咖啡的档次。本站小编为你带来世界上最大的咖啡杯。英国伦敦,一个...
达斡尔族是一个民族特点非常鲜明的少数民族。特别是达斡尔族长期以来的饮食文化方面表现出的爱吃“库木勒”,即柳蒿芽,后又成功地创办了“库木勒”节,把这种饮食文化现象转化为社会文化现象之举,就颇有自己的独到...
情人山头对唱歌(一)男:山歌没人起头我起头林光唱到西街头街上看看无限好 好比温州和杭州女:山歌很早妹起头天亮唱到没日头东边唱到水南户西边唱到张山沟男:唱起山歌没因由想妹和我同个枕头女:杜鹃开花红辣辣好...
来到杭州,除了欣赏西湖美景外,还有一个地方是必去的,那就是清河坊。清河坊自南宋以来,这里就是商铺林立、酒楼茶肆鳞次栉比,是杭州城的政治文化中心和商贾云集之地。据说,清河坊的得名,与南宋的太师张俊有关,...
香港的殡仪历史记载始于1930年代后期,当时香港的殡仪服务主要由义庄包办,但由于使用者的家境普通,所以义庄提供的殡仪服务通常只为灵柩暂存、大殓、出殡及下葬。而家境较富裕的,通常会光顾长生店的上门式殡仪...
死者、丧事礼称竹溪县对死者、丧事称谓,一直沿袭传统礼称,忌称“死”、“丧”。自己亲人死亡,称“走”。幼年死亡称“丢了”或“夭折”。病亡称“病故”。老年人死亡,加称“老”、“去世”、“过世”、“仙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