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客网

客家历史上的六次大迁徙(2)

将来时2023-07-24

第四次大迁徙宋室南渡、抗金勤王、元军镇压

宋朝继靖康之耻后迁渡江南, 不少士族百姓随着宋室南迁。他们由河南、山西、山东渡过黄河, 再流徙到河南、安微,然后渡过长江到达浙江、福建、江西。宋元之战从公元1235年爆发,至1279年2月崖山宋室覆亡,持续近半个世纪。这是蒙古铁骑纵横世界形成令欧洲人丧胆的“黄祸”以来,遇到的费时最长、着力最大、最为棘手的长期战争。

后来忽必烈派兵驰驱南下, 南宋小朝廷沿着海路坐船南逃,许多皇室贵族及朝廷显宦辗转南来,勤王之师由各地拥至粤东。文天祥是江西吉安人,是南宋有名的状元。他在闽粤赣交界地带抗元,艰苦卓绝,兵行经过赣州、兴国、龙岩、汀州、韶关、梅州、惠州、海丰,基本上是客家地区。

五华魏氏族谱记载:“三十九世祖淑玉公……时值宋末,天下混乱,有文天祥、陆秀夫、张世杰三人,扶宋主,在赣州,霸截水道。元主骑兵二十余万,……,杀戮人民,在此经过,……”客家义民前赴后继响应支持南宋抗元,包括一些女将军。《五华县志》说,“文丞相过长乐,一呼而从者数百。”可见客家人之英勇忠义。文天祥在江西吉水战败, 率残部转战到嘉应州。为了扩充队伍,号召当地百姓入伍,长乐(今五华)程乡(今梅县)等地百姓纷纷响应。当地所有年青壮丁大部参军, 力阻元军,浴血奋战,直至陆秀夫背着宋末帝赵昺在新会崖门投海自杀,宋室覆亡。

宋亡之后,文天祥旗下军士则辗转返回僻野深山中的客家地区隐居,所以很多客家族谱,往往对个中战乱和勤王抗元之事多有记载,如梅州的丘姓、廖姓、谢姓、叶姓,福建龙岩的易姓,江西寻乌的潘姓等。直到现在, 台山、开平、恩平、新会一些村镇,仍有不少客家人聚居,尤其赤溪一县, 现划入台山县治几乎全为客家人,其所操方言与梅县客话无殊。他们不少是在崖门溃散后在当地落籍并繁衍发展。嘉应州因积极勤王, 随文天祥转战粤东, 失败后受到元军残酷镇压, 尸横遍野, 血流成河。从而嘉应五属“ 人口锐减, 地为之疏” 。

由于嘉属地区的丁勇大部在勤王中殉难和遭到元军的屠杀迫害外逃, 劳动力极度匮乏, 毗邻该地的闽赣边民, 从而相率前来填补空白。这些向嘉应州迁徙的多是早年由中原南来在闽、赣驻足的客籍人士。汉族南来的先民, 之所称以为“ 客家” , 据有关史料记载“ 客家” 的得名, 是与当时的“ 土著” 相对而言的。由于秦汉以来的汉族先民, 分批南来, 到了宋代户籍立册, 认为先到为主, 称为“ 主籍” 如广府语系和潮州语系的先民, 后到为“ 客” ,称为“ 客籍” 。因此“ 客籍人” 又称“ 客家人” , 从此正式定称。

英籍华裔作家韩素音(也是客家人)在《客家人的起源及其迁徙经过》一文中说“ 客家这个名称并不表示它是一种民族, 因为客家人就是汉人, 中国人。这个名称适用于一切流离失所的农民, 只在十世纪以后才成为一个特殊集团的专称。从灾荒中移动的大批难民, 是只求‘栖身之地, 的人群, 他们被称的‘ 客人’ , 而不叫做无家可归的难民, 完全是一种礼貌的表示。” 南宋至元末明初约500余年,客家已大致定居于粤闽赣三角地域,客家的语言、民俗、观念等趋向成熟,客家文化获得稳定的发展。

第五次大迁徙元明清朝、改朝之战、湖广填川

到了元末明初, 兵凶战危,闽赣等地客家人又再次大批播迁梅县一带。据《嘉应州志》载“ 今之土著多来自元末明初, 以耳目所接之人, 询其所来自, 大抵多由汀州之宁化, 其间亦有由赣州来者。其语言声音皆与汀赣为近, 其传次不相上下, 约在二十余世之间。”

现在嘉属不少氏族的族谱、家谱明载由元末明初迁来。他们在梅县扎根以后, 由于该地山多田少, 土瘩民贫,无法安身立命, 乃图向外发展。以后他们逐渐向西移动, 一路往兴宁、五华、紫金、龙川、河源、博罗而至增城。想向珠江三角洲扩展, 由于当地为广府语系的人所踞夕他们自立门户, 划地为牢, 难寻插足之地, 客人只得至此止步,无法向前逾越。

另一支则由梅县、大埔、丰顺至揭西。另一支向粤北流徙, 前往和平、忠信、翁源而至曲江。与由江西大庚岭进入南雄、始兴、韶关的客家人会合后朝南转向英德、清远、从化,到达花县。最后由江西经湖南一路流徙到广西的客家人, 他们分别进入全县、陆川、贵县、桂平、武宣、平南、博白等地, 有些还远至钦廉、防城一带地区, 谋求栖身之地。

到了明末清初,当清兵到达福建、广东时,客家反清复明义士多起而勤王抗击清兵,后义师失败,被迫散居各地,甚至在清廷的屠杀下泛舟海外避难。许多心怀“ 反清复明”的志士及秘密会党相率而来, 在清廷权力不及的地区安身立命。直到现在许多侨居地建立的华侨团体诸如洪门恳亲会、洪门致公觉、安良堂、协胜堂、洪顺义等带帮会色采的组织, 就是从当年标榜“ 反清复明” 的洪门会党、堂口演变而成的。这是明末华侨移众出国的明显标志。这些华侨先驱拓荒者, 除了广府、潮州、闽南语系人外, 客家人占有相当比重。

清朝初年,在台湾,郑成功抗清失败,清王朝为了扼反清活动,实行海禁,禁止闽粤人士移居台湾。后来郑氏归顺,海禁松弛福建漳泉、广东惠潮人民纷纷移居台湾。

生活在赣南、粤东、粤北的客家人因人口繁衍,而居处又山多地少。遂向川、湘、桂、台诸地以及粤中和粤西一带迁徙。这次大规模的迁徙,在客家移民史上被称作“西进运动”。四川的客家基本上来源于这次“西进运动”。当时四川人口因战乱、瘟疫及自然灾害锐减,清廷采取“ 湖广填川” 的奖掖政策,鼓励人口较密的湖南、广东移民, 补充四川的劳动资源。并优待凡入川的男丁补助白银八两, 妇女补助白银四两, 从而促使一批批的客家人进入“ 天府之国” 。如朱德同志在他的《母亲的回忆》中说他的上代是从韶关入川。英藉华裔作家韩素音在《客家人的起源及其迁徙经过》一文中也说到她的祖上亦是于清初从梅县迁到四川定居。

第六次大迁徙土客战争、太平天国、清末革命

19世纪40年代,随着《南京条约》的签订,西方殖民列强进入中国,中国社会矛盾尖锐激化。咸丰同治年间(1854-1867)广东土客(广府人与客家人)大械斗,“仇杀十四年,屠戮百余万,焚毁数千村,蔓延六七邑”。这场械斗起于粤中西部之鹤山,波及开平、恩平、高明、新兴、新宁、阳春等几十个县,历经十多年,双方总共损失人口达几百万。

这场惨烈的大规模冲突导致五邑(新会、新宁、开平、恩平、鹤山)等地的广府人与客家人向海外大规模移民。面对人口的大量死亡、经济一蹶不振的情形,成千上万的广府人与客家人开始踏上前往东南亚、夏威夷、旧金山的路途。在今天的北美西部各州、东南亚各地华人随处可见,追源溯流,在很大成程度上是这场可怕的大械斗促使当地的农民冒险走上“猪仔”之旅。

长期的大规模械斗对客家人的损伤远远超过广府人。虽然客勇善战,但是珠江三角洲毕竟是广府的大本营,广府人在械斗失败逃亡的情况下一般多少都有些亲朋好友可以投靠。相较而言,客家人要是被迫离开家园,往往就无处可去,变成清军清剿对象。

最终清廷为解决土客械斗问题,将珠江三角洲的部分客家人遣散回客家原乡或安插到人迹较稀地方乃至外省,今天赣南地区的客家人不少祖先就是土客械斗以后从广东迁入江西的。

差不多在同时期,1851年洪秀全、冯云山在广西金田发起太平天国起义,两年内以燎原之势占领南京。洪秀全的祖上是梅县石坑人, 以后迁到花县官禄布居住, 他和冯云山都是花县客家。以后选择在广西金田起义, 那里更是客籍人聚居的地方。太平天国主将杨秀清、石达开、韩昌辉等许多将领同是两广的客家人。据《清档案馆太平天国史料》记载天王洪秀全的元配“ 赖后, 嘉应州人。天足、能骑善射” , 也是地道的梅县客家人。

1864年太平天国覆灭以后, 溃散残部和洪门秘密会党天地会等组织和个人遭到清军到处围捕, 企图斩尽杀绝。这些幸存的义军, 溃散后不敢返回故里, 被迫逃到香港、澳门、汕头、厦门、和海口一带,有的出国在外,到达东南亚、南美洲等。

当时各国垄断资本为了攫取廉价劳动力,纷纷派人前来诱骗华工猪仔, 许多破产农民和失业小手工业者被引上钩。流散到以上港口的起义幸存者和被追缉的会党中人, 在走投无路中, 也和契约华工一道被贩运出国, 分别被遣送到新加坡、马来亚、缅甸、印尼、泰国、澳大利亚、新西兰和南、北美洲。

孙中山先生早期领导的多次武装起义, 失败后亦有不少革命志士逃到海外, 与华侨劳动大军汇合。他们到达异国, 多数从事垦荒山, 种橡胶, 开锡矿, 筑铁路, 挖运河, 开金矿一类漫无休止的紧重体力劳动。

除以上6次大规模的迁徙外,中原汉人也有因旱灾水患逃荒而南迁者,另有历代官宦、贬谪、经商、游学而定居闽粤赣边地区的。如唐朝名相张九龄,广东曲江客家人,《资治通鉴》记载:张九龄祖籍河北保定人。《阮氏元广东通志列传》载:孟郊,先祖南昌人,五代间,有官兴宁,因家焉。贬谪循州或梅州的如苏东坡的弟弟苏辙,还有铁汉刘远城,黄峭山的八代孙、身居南宋相位的黄潜善被贬梅州,之后在梅州定居……但并不是所有南迁的汉人都成为客家人,他们中只有闽粤赣系和源自这一系的人,才被称为客家人。

热门推荐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