葬礼是殡殓祭奠死者的礼俗。福安民间葬礼既有社会习俗的特点,也混杂着信仰及迷信的成份。它由送终、停尸、戴孝、守灵、出殡、墓葬几个阶段组成。
病人弥留之际,亲属须赶到现场,听取嘱咐,送别死者,俗称“送终”。人咽气后,即在大门口贴出白纸讣告,俗谓“门白”,并派人通知有关亲属,叫“报丧”。人死后尸体不经前厅而由左右侧边门并经露厅入后厅灵床安放,俗称“停尸”,经过露厅,须撑雨伞遮住尸体。如果人死在楼上,不能经过楼梯移尸,必须撬开楼板,用绳索吊下死者尸体,按上述规矩移尸后厅。
人死后,死者的亲属须到水井或溪河点香烛焚纸钱向龙王买水。按死者年龄倒入相应杯数的水,放入柚叶烧汤,为死者作象征性沐浴,由儿子和媳妇前三后四,拂拭其背,然后换上预制的殓衣(俗称“寿衣”、“老衣”),殓衣上不能有字迹,少则五层布,多至十三层布,取单不取双,穿上鞋袜各一双,整容毕,让死者手握桃枝、以草木灰为实的粽子,口含冰糖,脚朝后天井方向仰卧灵床,在灵床前点起油灯,焚烧纸钱,举家哀哭。除炎热天外,一般停尸三天后即入殓,如遇“重丧”、“三丧”忌日,则不能哭亦不能殓。
棺木有海棠式和长方形两种,入殓前须用桐油、蜊灰、面粉熬成油灰漆刷,俗称“布柴”。入殓前,孝子须屈膝给收殓者捧上甘草茶、蛋和红包,收殓者将甘草茶倒少许入死者口中,踩破茶杯,拣一碎片放于棺内,并用筷子量死者鼻子,看安放尸体的位置是否端正。然后折断筷子,留取半截,半截夹上瓷杯片放入棺中。接着收殓者将寿被和“荷封”(麻布制成)盖到死者身上,将长出部分剪下,留给遗属作荷包和包鞋戴孝。盖棺后,子女手执哭丧杖举竹篾之类燃起阳火把绕棺材行三圈,叫“环柴”,然后在棺木上点起油灯——俗称“柴头灯”。殡殓才告结束。
父母死亡,儿女须戴重孝;夫亡,妻不必戴孝;妻亡,夫不必戴孝;小辈亡,长辈不戴孝。长辈死,所有小辈都得戴孝;长孙,长侄要戴重孝。戴重孝者须着麻衣麻鞋,一般戴孝只穿白,束白布条,或佩戴白纱、黑纱,在鞋头嵌一块白布即可。戴轻孝数日后即可脱去,戴重孝头发须留蓄四十九天,有的须“百日”、“周年”或“三年”后方才脱孝。
人死后,在厅堂设神主牌位,俗称“灵牌”。人亡七日,多请僧道诵经(拜忏)超度亡灵,俗称做道场,又叫“过七”。人亡三年,亲属除灵脱孝叫“做三年”。殷富之家逢“三七”、“五七”、“七七”、“百日”、“周年”都要做追荐佛事。做过道场,就在大厅设神主牌位及帘桌,早晚供祭茶饭,有供四十九日的,也有供百日的,此后每逢初一、十五日定期上供,直到三年为止。1949年后,随着后厅棺木及时安葬,孝帘供祭的已渐稀少。
境内旧有停棺三年后出殡之俗。直到民国年间,城乡还随处可见停放棺柩,棺柩停放日久朽腐散裂,极不卫生。故民间有人死后七天内下葬不择日子、不看风水之说。一般穷人家,遇丧事,临时择地掘一墓室,草草安葬,俗称“做红冢”。待日后再修墓面,或修好新墓后,再捡骨殖重行墓葬大礼。当地坟墓多依传统构筑,由墓室(一般平行两个)、墓碑、墓坪、墓面组成,外观颇似靠背椅。明以前用石,清以后始用三合土砌筑。除“寿坟”外,一般砌好墓室即可下葬,日后安放墓碑,继修墓面。在砌墓室时,须埋下文房四宝、七宝,墓身大小,清以前有规定按品级,民国以后视身份和经济能力自定。
墓室砌就后,即可择日出殡。出殡时亲属披麻戴孝并于灵柩前设祭品,按亲疏辈份依次上前拜祭,俗称“哭祭”。然后“发引”,前面以带枝叶竹竿上挂蓝白布条(即“引布”、“功布”)下系大锣,由若干人扛着鸣锣开道。继以挽联、挽幛,死者遗像及神主魂轿、香亭、乐队、灵柩、死者遗属、送葬来宾等。灵柩在哀乐声中抵达墓地,停棺墓坪,廉村、赛岐以下有潮水的地方,等候涨潮时刻进葬。没有潮水的地方选择良辰进葬。葬前先用儿子衣服揩拭墓室。封墓门时,须往做墓师傅嘴里塞肥肉,如死者配偶不是同时下葬,则其墓室中,必须挂上八卦钱,点上七星灯,并放入鸡蛋两个,将来开穴,以鸡蛋能否孵化成鸡,视为儿孙能否繁衍昌盛的预兆。葬毕,地师张伞站立坟头,高声拿腔说吉利话,俗称“喝龙”,同时撒上五谷、竹钉、钱币等物,象征五谷丰登,人丁兴旺,财源茂盛。这时儿子们争相捡拾,或由舅舅平均分给,儿子们将内装有五谷的香火袋,带回家中,挂在楼仓内。
封过墓门,取下“引布”、“功布”,换上红彩,送葬者脱去孝服换上喜服,妇女则换穿红裙、红袄;儿女媳妇各提马灯一盏,上贴写有“百子千孙、五代同堂、长发其祥”等字样红纸条。同时儿子们分别将点亮的“斗灯”和撒上食盐的烧红炭钵装入箩筐中挑回。斗灯和火钵的数量按儿子的人数定。这时,乐队改奏喜乐,送葬队伍列队回还,俗称“回龙”,亦称“回虞”。到家后,大厅高烧红烛,供起祭礼,亲属来宾分别上前行跪拜礼,号称“虞祭”。祭毕,摆上俗称“搓圆”的汤圆,款待亲友来宾,并设午宴或晚宴,宴谢亲朋,丧葬至此,服满孝除。
在陇东,差不多每个民间节日都要做面花。腊月二十三过小年,迎请灶神,就要敬供枣山面塑。有的在除夕夜就要用未发酵的荞麦面做成12盏或8盏不等的面灯,12盏面灯代表12个月和十二生肖。到了正月二十三晚上,送...
古代生产力水平较低,人们对外出旅行充满畏惧。不管是帝王,还是平民百姓,外出旅行之前一定要占卜,挑选吉日出行。天子即位、帝王出行、军队出征这样的国家大事,也会事先占卜,以测吉凶。比如汉文帝在即位之前犹豫...
需要防弹专座的人,非富即贵,一般都是有名的富豪或是国家领导人。大权在握或是富可敌国,都需要时刻提防遭人毒手,暗中不知道有多少枪口正对准着他们。十大世界上最贵的防弹车基本都是在原版豪车的基础上进行改装,...
老舍,原名舒庆春,字舍予,满族人。中国现代小说家、著名作家、语言大师。是新中国第一个获得“人民艺术家”的作家。曾任全国文联主席,作协副主席。老舍一生创作了许多脍炙人口的文学作品,如《四世同堂》、《骆驼...
伊拉克节日伊拉克的新年就是回历(伊斯兰教历)的新年,09年的新年是12月18日,回历的1月1日。国庆日:7月17日阿拉伯椰枣节:9月15日...
喀麦隆全称喀麦隆共和国(英语:The Republic of Cameroun,法语:La République du Cameroun)。国土面积47.54万平方公里。位于非洲中西部,西南濒几内亚湾...
1940年代初期,以延安为中心的陕甘宁边区开展了新秧歌运动,广大文艺工作者深入农村学习秧歌、腰鼓,掌握了基本的动律特征和典型的舞姿动态后,升华为规范的、新农民形象的舞蹈动作,形成新型的秧歌和腰鼓,领头...
郎德上寨,属贵州省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雷山县,是一个有百户人家的苗族村寨,距凯里市区29公里,距县政府雷山15公里,是贵州省东线民族风情游的重点村寨之一。朗德上寨古建筑群被列为我国第五批重点文物保护单...
兰亭寺是一座千年古寺,始建于宋代哲宗元祐年(公元1086-1094年),是“院宇弘深的大寺,皇帝赐名为“兰亭禅院”(意为拜佛求学圣地),位于现在宝应县兰亭村内,兰亭村之前原为一座繁华的城镇,后由于发生...
现如今小青年们闪婚的现象非常普遍,当然离婚的现象也是不在少数,当然要离婚也要找一个可以离婚的理由,本站就来为你盘点中国之最中国最奇葩的十大离婚理由。中国最奇葩的十大离婚理由第十位:婚后还要AA制,离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