咸阳地处关中平原腹地,渭河穿城而过,人文积淀深厚,景物名胜众多。明弘治六年(1493年)咸阳知县赵琏君与邑进士将咸阳名胜概括总结为咸阳八景,即渭阳古渡、细柳清风、毕原荒冢、沣水碧波、鱼台晚钓、马跑泉矶、杜邮春草、龙岩翠柏。俟后于明万历十九年(1591年),咸阳知县李采繁君亦各有赞词。
万倾波滔日向东,中流尽鹢往来通。
道连四国关山远,域达诸边气势雄。
客路风尘红照里,渔家寒火碧烟中。
虽然未比桥梁渡,自与乘舆济不同。
题解
渭阳:咸阳。古渡,从古至今的渡口,本为汉唐西渭桥(即便门桥)旧址。渭阳,即咸阳,故址在今咸阳市东南里许。桥废后,至明嘉靖(一五二二——一五六五)年间,以舟为桥,后则冬春设桥,夏秋舟渡。通陇通蜀,欸乃之声,彻夜不息,为秦中第一大渡。咸阳古渡几千年,闻名遐尔。
赞曰
往来名利之客,络绎不绝。沽舟泛泛,渔艇悠悠。黑鳗赤鲤,沉浮于绿水之中,白鹭青鸟,出没于烟波之上。樵士羊肠而往,牧童牛背而归。歌喧斗草,曲唱采莲。助诗家无限精神,是为一景。
“咸阳古渡”美景始于秦代。明洪武四年(公元1371年),咸阳城西迁到渭水驿,据咸阳地方志记载,“咸阳古渡”建筑于明嘉靖年间,渡口处建有一座木桥,通陇通蜀,过客众多,为秦中第一渡。“咸阳古渡”为古长安通往西北西南的咽喉要道,处于十分重要的地理位置。“古桥遗迹,在隐没百年后,2001年重现人间。
今天,横跨市区的渭河上已经驾起四座现代化的公路桥和四座铁路桥,还有西宝高速公路桥成为关中交通要道上的重要枢纽。“咸阳湖”的生态景观建设总体规划西自西宝高速公路渭河桥,东至机场高速公路桥,全长15.56公里。一期规划的“咸阳湖”位于咸阳铁路桥以东450米处至中华小区西侧,长5500米,水面宽度350至400米。态景观工程主要包括绿化、亮化、美化两岸的滩地及岸坡,主要以秦文化为主线,加上绿化、美化,形成咸阳特有的渭水历史文化景观。游客来这里探寻古渡遗址,在怀古的同时,更感慨时代的变迁。
东野烟消霁景明,无穷生意任峥嵘。
清风徐布垂杨岸,迟日偏宜细柳营;
须信辕门承帝诏,还看阃寄重符兵。
当时号令今犹肃,不负将军万古名。
题解
细柳:指细柳营。清风:谓该处春天的景致。细柳营为大体地址在今咸阳市西三十华里附近。
赞曰:每岁芳春丽日,清风时布。柳浪有如麦浪,杨花白似梨花。黄莺恰恰以东西,粉蝶翩翩而上下。仿佛衔枚觫立之时,依稀按辔徐行之日。骚人墨客,添一段情怀,是为一景。
公元前158年,匈奴在军臣单于起兵攻打中原,汉中帝连忙派兵抵抗。为了保卫长安,他派了三位将军分别带兵驻扎在长安附近:将军刘礼驻扎在灞上,徐厉驻扎在棘门,周亚夫驻扎在细柳。有一次,汉文帝亲自到这些地方去慰劳军队。他先到灞上,刘礼和他的部下将士一见皇帝驾到,都纷纷骑着马来迎接。汉文帝走时,将士们又列队欢送。接着,汉文帝又来到棘门,受到的迎送仪式也一样隆重。
最后,汉文帝来到细柳。周亚夫军营的前哨一见远远有一队人马过来,立刻报告周亚夫。将士们披盔带甲,弓上弦,刀出鞘,完全是准备战斗的样子。汉文帝来到营门口,守营的岗哨立刻拦住他,不让进去。随从的官员吆喝着说:“大胆,没看是皇上驾到吗?”
营门的守将毫不慌张地回答说:“军中只听将军的军令。没有将军的命令,皇上也不能进去。”
汉文帝只好命令侍从拿出皇帝的信物,派人给周亚夫传话说:“皇上要进营来视察军队。”
周亚夫下令命令打开营门,让汉文帝的车驾进来。
护送汉文帝的人马一进营门,守营的官员又郑重地告诉他们:“军中有规定:军营内不许车马奔驰。”
侍从的官司员都很生气。汉文帝却吩咐大家放松缰绳,缓缓地前进。
到了中营,周亚夫披戴着全身盔甲,拿着兵器,威风凛凛地站在汉文帝面前,拱手作了揖,说:“臣盔甲在身,不能下拜,请允许臣下按照军礼拜见。”
汉文帝听了,也扶着车间的横木欠了欠身,向周亚夫表示答礼。接着,又派人向全军将士传送他的慰问。
汉文帝在这一次视察中,认定周亚夫是个信守军规、从严治军的军事人才,就把他提升为负责京城治安的军事长官——中尉。
第二年,汉文帝害了重病。临死的时候,他把太子叫到跟前,特地嘱咐说:“如果将来国家发生动乱,叫周亚夫统率军队,准错不了。”
闻道咸阳毕郢原,何其今日得盘旋。
庙古枯苍余紫气,草灵碑断绕荒烟;
德厚不嫌樵牧扰,仁深应恕棘榛连;
壁间隐约琴堪听,韵似空中理七弦。
题解
毕原:咸阳北之原。在殷为程(程、郢通用)伯国所在地,在周为毕公高的封地,故称毕郢原。秦名北阪,汉唐后称咸阳原。荒冢:谓诸多荒芜之冢。乃秦汉帝王将相归骨之地,除西汉诸帝陵及陪葬墓之外,尚有秦惠文王、秦悼武王陵(即传说中的周文王、周武王陵)、唐兴宁陵及顺陵等。在过去,每个陵墓都有自己的建筑群。以后经过屡次遭劫,年久失修,荒芜至极。一代显赫之地,遂为狐兔出没之处,故云“荒冢”。
赞曰:残城破堞,重重可见;断碑碣,累累而存。夕堕阳鸟,孤眠冢上;东升月兔,鸦噪林端。满地闲花野草,遍山怪鸟幽禽。五陵之豪气寂廖,多士之菁英泯没,惟留土邱而已。贤人君子临风凭吊,不胜于邑,是为一景。
毕原:泛指咸阳北塬。殷代为程伯国的所在地,周代为毕公高的封地。古时程、郢二字通用,故称毕郢塬,或简称毕塬。秦代叫北阪,汉唐之后叫做咸阳塬。荒冢,即许许多多荒芜之冢。乃秦汉帝王将相死后归骨之地。除西汉诸帝陵及陪葬墓之外,尚有秦惠文王,秦悼武王陵,即传说中的周文王、周武王的陵墓,以及唐顺陵等。过去,每个陵墓都有自己的建筑群,以后历经战火劫难,逐渐衰败,以至荒芜人烟,成为狼虫虎豹出没之地。一代显赫的历史文化景观,仅仅剩下如今无人问津之荒冢了。赞曰:“残城破堞,重重可见;断石碑碣,累累而存。夕坠阳鸟,狐眠冢上;东升月兔,鸦噪林端。满地闲花野草,遍山怪鸟幽禽。五陵之豪气寂寥,多士之菁芙泯没,惟留土邱而已。贤人君子临风凭吊,不胜于邑,是为一景。”
毕原荒冢自古以来就是千古帝都咸阳塬上一道独特的风景线。咸阳塬东西一望无际,布满了数千个大大小小,形状各异,长满荒草的陵墓。咸阳塬上的陵墓群,近几十年来,随着社会的进步,经济的发展,盗墓之风却越来越烈,似乎成了致富的风尚,谋生的捷径,加上人为的愚昧、破坏和建设者的挖掘,日渐如秃子头发似的越来越少了。
人常说,“高陵的楼,泾阳的塔,比不上咸阳冢圪垯。”意思大概就是咸阳的冢圪垯,即毕塬荒冢,一是历史悠久,二是数量众多,三是地理跨度很大,四是埋葬的帝王将相极多,既有重要的历史价值,又有丰富的文化内涵。从一定意义上讲,毕塬荒冢不亚于古埃及的金字塔,不逊色于北京明代的十三陵。难怪金、明、清各代文人骚客笔下,或做画纪念,或触景生情,抑或借古讽今似的抒发各自的感慨和情怀。
在陇东,差不多每个民间节日都要做面花。腊月二十三过小年,迎请灶神,就要敬供枣山面塑。有的在除夕夜就要用未发酵的荞麦面做成12盏或8盏不等的面灯,12盏面灯代表12个月和十二生肖。到了正月二十三晚上,送...
古代生产力水平较低,人们对外出旅行充满畏惧。不管是帝王,还是平民百姓,外出旅行之前一定要占卜,挑选吉日出行。天子即位、帝王出行、军队出征这样的国家大事,也会事先占卜,以测吉凶。比如汉文帝在即位之前犹豫...
需要防弹专座的人,非富即贵,一般都是有名的富豪或是国家领导人。大权在握或是富可敌国,都需要时刻提防遭人毒手,暗中不知道有多少枪口正对准着他们。十大世界上最贵的防弹车基本都是在原版豪车的基础上进行改装,...
老舍,原名舒庆春,字舍予,满族人。中国现代小说家、著名作家、语言大师。是新中国第一个获得“人民艺术家”的作家。曾任全国文联主席,作协副主席。老舍一生创作了许多脍炙人口的文学作品,如《四世同堂》、《骆驼...
伊拉克节日伊拉克的新年就是回历(伊斯兰教历)的新年,09年的新年是12月18日,回历的1月1日。国庆日:7月17日阿拉伯椰枣节:9月15日...
喀麦隆全称喀麦隆共和国(英语:The Republic of Cameroun,法语:La République du Cameroun)。国土面积47.54万平方公里。位于非洲中西部,西南濒几内亚湾...
1940年代初期,以延安为中心的陕甘宁边区开展了新秧歌运动,广大文艺工作者深入农村学习秧歌、腰鼓,掌握了基本的动律特征和典型的舞姿动态后,升华为规范的、新农民形象的舞蹈动作,形成新型的秧歌和腰鼓,领头...
郎德上寨,属贵州省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雷山县,是一个有百户人家的苗族村寨,距凯里市区29公里,距县政府雷山15公里,是贵州省东线民族风情游的重点村寨之一。朗德上寨古建筑群被列为我国第五批重点文物保护单...
兰亭寺是一座千年古寺,始建于宋代哲宗元祐年(公元1086-1094年),是“院宇弘深的大寺,皇帝赐名为“兰亭禅院”(意为拜佛求学圣地),位于现在宝应县兰亭村内,兰亭村之前原为一座繁华的城镇,后由于发生...
现如今小青年们闪婚的现象非常普遍,当然离婚的现象也是不在少数,当然要离婚也要找一个可以离婚的理由,本站就来为你盘点中国之最中国最奇葩的十大离婚理由。中国最奇葩的十大离婚理由第十位:婚后还要AA制,离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