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代文豪苏轼诗云:“宁可食无肉,不可居无竹。无肉令人瘦,无竹令人俗。人瘦尚可肥,士俗不可医。”
游历渝鄂边区一带的土家山寨,放眼四望,到处都有绿竹婆娑傲岸的身影。出没寨中,竹的枝叶会抚摸面颊,撩拨衣襟。初来乍到的城里人,无不惊异于竹与人类的亲近,便自然联想起苏轼关于竹的诗句,甚至以为土家人都有苏轼的脱俗和雅兴。
其实,大山中的土家人,读书不多,大都不知苏轼为何人,当然没有文豪那样的脱俗和雅兴,他们对竹的认识和理解,更不可能达到文豪那样的境界。但若论爱竹之情,却有过之而无不及。
土家人世代 “居有竹”,不但与竹为邻,而且与竹相亲相爱,即便是在食不果腹的灾荒岁月,也与竹与山寨不离不弃。人活着,日穿竹麻草鞋,喝竹笕引水,在竹林下劳作,夜里睡竹席、竹床、竹枕,哪怕是叫花子,也得戴竹斗笠,拄竹棍子(俗称打狗棍),提竹篮子乞讨,出入竹林掩映的山寨人家;人死了,头下垫一叠嫩竹“火纸”(据说这样才“睡”得安稳舒适),脚上穿一双竹笋壳布鞋(据说这样走路踏实稳健,去阴间才一路顺风),灵堂前摆竹制“灵屋”、花圈,点竹香,葬身竹林掩映的山野,化作春泥更护竹。
离不开竹的土家人,理所当然种竹爱竹。他们精选竹母子,小心栽种呵护,天冷了要在竹林地面铺上稻草防冻,竹笋拱破土层后要防病治虫,竹子长成了要防风雪冰雹,睡到半夜也要起床察看竹子有没有被折断……于是,在土家山寨,竹的种类不断增加,以至于家族庞大,种类繁多。最常见的就有慈竹、金竹、水竹、斑竹、楠竹、刺竹、凤尾竹、百家竹等。竹子聚类而居,摇曳生风,与吊脚楼辉映成趣,装扮着一个个远离城市喧嚣的山寨。
土家人爱竹,无须任何理由,就像喜欢与自己的山寨和骨肉至亲终生厮守、彼此呵护、相依为命一样。不过仔细想来,竹有强劲的生命力,无论是在山川原野,还是在峡谷河畔,抑或房前屋后,只要有那么一点空隙,它都可以安生立命生息繁衍,这种生存韧劲同性情坚韧的土家人形成默契。仔细想来,竹性与土家人性的相似之处其实很多很多:冠垂不弯腰的慈竹,与负重前行的土家人何其相似;粗壮挺拔直指云天的楠竹,与顶天立地的土家汉子何其相似;婀娜多姿的凤尾竹,与体态轻盈的土家少女何其相似;竹子的随遇而安,与土家人的知足常乐何其相似……
如果仅仅让竹健康繁殖、茁壮成长,而不让竹尽其用,那是对资源的极大浪费,更是对竹生存价值的贬渎,就不配爱竹并“居有竹”了。
远古蛮荒时代,“爆竹声声”吓退企图偷袭人类的野兽;竹篾火把照亮黑夜,竹制刀枪箭弩,捕杀飞禽走兽,抵御外敌入侵;竹简上写字抄书传史;竹制笛啸器乐,甚至干脆摘片竹叶含在嘴里吹奏歌曲……随着社会的演进,土家人就地取材,竹制家具、农具,如竹椅、竹床、床席、竹凳、箩筐、背篓、撮箕、簸箕、斗笠、晒席、烘笼、扫把、篾扇……数不胜数,还有竹墙壁、竹吊脚楼等等。
灾荒年代,青黄不接,竹笋是土家人的“救命粮”。 就是在物质极大丰富的今天,土家人用竹笋烹制出的许多美味,也让人唾涎三尺,胃口大开,百吃不厌。酸笋鱼是其中的代表,它与长江沿岸的酸菜鱼齐名,因其富有鱼的鲜美和笋的酸香,让人难以忘怀。
成年竹子不能食用,却另有其用。竹筷与盛水盛酒盛醋油的竹碗,绿色环保;竹蒸笼蒸出的扣碗米饭,鲜美清香……
改革开放后,土家人用竹子发财致富,更是不断推陈出新:以竹为原材料建造纸厂、家具厂、农具厂……近几年来,不少人又利用竹林饲养野鸡、鸽子致富。我县农民谭宗华、谭宗群兄弟俩则独辟蹊径,在竹林中办酒厂,将优质纯高粱酒注入竹笋内,进行第二次发酵,让酒渗入到竹体,充分释放酒中对人体不利的甲醇成分,吸收日月精华以及竹中对人体有利的竹叶多糖、竹叶黄酮、竹叶多酚等因子,1至2年后,酒“脱胎换骨”成天然美酒——“竹林酒”,入口绵甜温和,芳香醇厚,余味无穷。谭氏兄弟办竹林酒厂,既使自己财源广进,又让千万自愿出租、守护竹林的土家人坐拥竹林生财。
土家山寨的人与竹,不就似相濡以沫、相依为命的骨肉至亲么?
李白(701年-762年),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又号“谪仙人”,是唐代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被后人誉为“诗仙”,与杜甫并称为“李杜”,为了与另两位诗人李商隐与杜牧即“小李杜” 区别,杜甫与李白又合称“大...
拉洋片,是一种传统民间艺术。表演者通常为一人,道具是一个约一人高两臂宽的大木柜,柜的前面有四个直径二三厘米的圆洞,洞上安了凸透镜,柜子的一侧安装有锣、鼓、镲,由两条小绳控制。透过柜子上圆洞观众可以看到...
利比里亚共和国 (The Republic of Liberia)利比里亚国旗利比里亚国旗呈横长方形,长与宽之比为19∶10。由红、白相间的11道平行横条组成,左上角为蓝色正方形,内有一白色五角星。1...
孟加拉国人以米饭为主食,也喜欢各种各样的甜食。他们对中餐倍加喜欢。当地人除了在高级饭馆或正式社交场合使用刀叉外,平时一般用右手抓食取饭。男子和妇女通常是分开就餐。家中妇女常在男子吃过饭之后才用餐。在吃...
甘肃省陇南市成县民间音乐主要包涵在传统的春节社火、木偶戏、锁呐和南北山区山民们哼唱的山歌,目前已濒临失传。传统社火曲传统社火主要有步社火、夜社火等形式。其中主要传唱的社火曲普遍为《渡船曲》,小曲有《十...
云南大理、洱源、剑川、鹤庆、云龙等地服饰的款式略异,但基本构件一致。男痕迹由对襟白衬衫、黑领褂、大筒裤、剪口布鞋等件组成。女装由蓝、白、雅布(淡蓝)等色布制成的右衽大襟衬衫、领褂、围腰(围裙)、飘带、...
竹板书形成于清代嘉庆年间(1796-1820)。竹板书的表演方式为一个人右手持大板、左手持节子板站唱。竹板书老艺人口头传说:嘉庆年间,皇太后寿终,上谕京师百日之内禁止动用管弦乐器,致使北京许多艺人难以...
秦皇岛,是渤海湾西北岸一片普通而又神奇的土地,一片古老而又年轻的土地。在这片土地上,浓缩了中华民族几千年的文明史,演出了一幕幕惊天地、泣鬼神的历史活剧。秦皇岛市是一座有着悠久历史的古城。因公元前215...
人有生就有死,谁也逃避不了。世界各民族都有自己丧葬习俗,从古至今流传了几千年中国文化文明历史,它涵盖了儒、道、佛三教派思想理念。在湖南省郴州市最南边陲的桂东县,淳朴的祖祖辈辈对丧葬习俗历来非常重视,在...
水尾圣娘信仰的形成东郊水尾圣娘庙,位于海南省文昌市东郊镇椰海村委会坡尾村,庙中供奉着南天闪电感应火雷水尾圣娘。但是当地人平时并不直呼水尾圣娘的名号,而是简单亲切地称其为“婆祖”。(“婆祖”最初是海南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