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禾毕子,嘴丫丫,上桃树,啄桃花。
桃花李花畀伲啄,莫来啄龙眼荔枝花。
龙眼要留来生贵子,荔枝要留来转外家。
(二)
禾毕子,住在屋檐下,哥哥开铺城脚下。
十日半月嬲一摆,手中扇子香桂花。
(三)
禾毕子,满天飞,
爷在荆州寄信来,劝郎莫打娇娇女。
娇娇女,眼前花,风吹倒向别人家。
(四)
禾毕子,嘴丫丫,一飞飞到涯屋卡,
问佢脉个柬欢喜,佢话阿爸金榜题名啦,
阿公听来须一抹,阿婆听到笑脱牙。
注释:
1.禾毕子:又作罗毕子,麻雀的一种,多在田间活动,有的地方称作“禾花雀”、“麻雕子”。
2.嘴丫丫:鸟雀啼鸣时鸟嘴张开的样子。
3.啄:鸟类用嘴叩击并夹住东西。
4.畀:给。伲:你。
5.开铺:开店。城脚下:城墙下面。
6.嬲:客语读音liao,玩耍、休闲。摆:本义为来回摇动,在此转借作量词。一摆,即一圈、一轮。
7.荆州:今湖北荆州市,在此泛指在外做官、经商的地方。
8.娇:美好可爱的样子;娇娇女:宝贝女儿。
9.屋卡:家中,家里。佢:他。
10.脉个:又作吗格、么个,什么。柬:那么。
11.阿公:爷爷;阿婆:奶奶。
12.须:胡须,胡子。
13.涯,客家方言第一人称代词,我,读音近“艾”。
赏析:
客家童谣《禾毕子》起码有七八个版本之多,主要流传于粤东、台湾客家地区。赣南寻乌也有一首《禾毕子》:“禾毕子,喙呀呀,上桃树,啄桃花。桃花李花任你啄,莫啄龙眼荔枝花。龙眼拿来等人客,荔枝拿来接亲家。”整体内容与《禾毕子》(一)基本一样。
客家人自幼接受“天地人和”的思想,自然对于每天相见的禾毕子,有着特别亲切的情感。通过拟人的手法,把禾毕子塑造成为精通人性的鸟类。或明白人们“龙眼要留来生贵子,荔枝要留来转外家”的愿望,不啄食龙眼荔枝花;或家庭成员似的“住在屋檐下”,令人轻易联想起“哥哥开铺城脚下”;又或者满天飞,帮人们“寄信”、报喜,将阿爸金榜题名一类的喜信报告给自己。
第一则侧重于描述禾毕子在花间上下跳动、啄食的情景,将春天百花齐放的美丽景致呈现出来,而且顺其自然,灌输着“早生贵子”的客家传统文化。龙眼晒干后称作“桂圆”,“桂”与“贵”谐音。客家传统婚礼中有一道“撒帐”的仪式,主人家长者或主持婚礼的礼生,要在洞房婚床上撒一把一把的红枣干(谐音“早”)、花生、桂圆、莲子,四种吉祥物品连在一起,即蕴含着“早生贵子”。至于“转外家”,更是婚后客家妹人人朝思梦想的事情。毕竟夫家不如娘家自在、随意,尤其过去客家人盛行早婚,客家妹子多在年十一二之际,便身为人妻。在娘家还未过撒娇的年龄,在夫家却不得不一本正经,“食郎饭(指已经出嫁),打郎声”不说,还可能像另一首客家童谣所唱的那样:“八岁食郎饭,九岁当郎家。”尽管如此,这则童谣的基调是活泼的,对各种事物的观念始终渗透着豁达精神。
第二则主要描写“哥哥”游手好闲、不务正业的样子,“十日半月嬲一摆,手中扇子香桂花”,虽然以讽喻作为基调,却同样有着“扇子香桂花”的美好,起到一种反讽的语言效果。寥寥数语,融融亲情,同样体现着“人和”风貌。全然没有得理不让人的那种故作威风,更没有以小欺大的刁蛮。讽刺者与被讽刺者,透过大家再熟悉不过的禾毕子,起到了一种造化自然的作用。看来寓教于乐这种教育方式,客家人很是拿手。
第三则同样以禾毕子起兴,讲述远在他乡做官、经商的爷佬(父亲)如何写信回家,告诫新郎哥切莫随意打骂自己的宝贝女儿。早早就已经嫁了他人,不得不日日“食郎饭”的娇娇女也看了信,因为父亲所写家书对自己特别关爱,不仅悲喜交加,眼前突然昏花,娇弱的身子仿佛一根草,丝毫经不住风吹,一下便倒在了别人身上。这则童谣言下之意告诉人们,“有妈的孩子像块宝”、“没妈的孩子像根草”,父母的恩情永远比天高,永远比海深。
第四则《禾毕子》更加生动有趣,不仅以禾毕子起兴,还让禾毕子充当吉祥的信使,犹如喜鹊报喜一般,将父亲金榜题名的消息带了回来。传统客家社会是一个农业为主体的小农经济社会,所谓“仕农工商”,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客家人历朝历代均以耕读传家,一边从事耕作,一边勤奋读书。科举时代,对学子、考生的年龄没有限制,绝大多数进京赶考的读书郎,都已经成婚,并且已经生儿育女了。古今皆有望子成龙的愿望,然而过去望夫成龙、望父成龙者也一点不新鲜。人生三大喜,其中有洞房花烛夜,又有金榜题名时。因此,阿爸金榜题名的消息一从禾毕子嘴里得知,爷爷便手抹白花花的胡子,喜悦之情不言自表;奶奶则是狂笑不已,连松垮的牙齿都笑脱了。一家人沉浸在幸福之中,而这幸福全由禾毕子所带来。因此,客家儿童对禾毕子的认识就不再停留在鸟儿本身的外在特征、生活习性上面,而多了一层物我和谐共处的思想。
八月月圆节是拉祜族的传统节日。农历八月十五这天晚上,要把自己的瓜果和谷等选最好的拿来献月亮,因为月亮为人们分明耕种的节令。当月亮升起的时候,各家把选来的南瓜、黄瓜、包谷、谷穗、水果等(其中梨是不可缺少...
梅山文化,点点滴滴的汇聚,集成古代文明的瑰宝,其中那些独特的地名传说,更是古老长河中迸出的浪花。地处新化县桑梓镇石窖村北面的前程村,俗名叫玉米冲,讲起这一地名原由,是一段沧桑久远而讽渝深刻的故事。康熙...
传说畲族的祖先是狗头王,人身狗头。为什么人身狗头呢?古时候,高辛帝宫中有个左耳奇大的大耳婆。一天,高辛帝请医生替大耳婆治耳朵。医生却在耳朵里扣出一颗蛋来,群臣把蛋拿到宫中的一个楼上。天上的凤凰领着地上...
孟轲之母因为“孟母三迁”和“断机教子”等故事成为天下母仪的典范。但是孔子母亲颜征在的教子故事,却鲜为人知。其实,孔母在孔子的成长中同样起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孔子家族先祖微仲,是商朝最后一个国王纣王的弟弟...
车村,一个很奇怪的名字。车村每年年初六都要从姚夫人庙里请出姚娘娘到村里巡游,保各家各户平安,各家各户都会在姚娘娘到来之前准备好祭品和香火祭拜娘娘。当天是车村一年中最热闹的一天。对于乡间的神仙,我见得很...
山西民间普遍信奉财神爷,希冀发财致富,商人更甚,商号店铺大都供奉财神爷。民间一般把赵公明视为财神,大约来源于《封神演义》,因他助商纣王抗周,被姜子牙治死。姜子牙封他为正一龙虎玄坛真君,统帅招宝天尊萧升...
世界上最高的女人我们都说姚巨人,但是世界上有一个女人比她还高,虽然不会打篮球,这名“壮汉”的身高竟达到了2.31,成为了世界上最高的女人。印度人艾伦,这名世界公认的最高女性,2...
很多事情我们习以为常,但却不知来源,比如为什么是上厕所下厨房?羊到底是怎么了要替罪?男宠和面首两个词到底有毛关系?犬子的爸爸为什么甘心当犬爹……常见又难解,细思极困惑。1、为什么是上厕所、下厨房?中国...
会龙山雷祖庙会(简称雷会)是河湟地区传统民俗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广泛的群众性和民间传承性,有着悠久的历史。会龙山龙福观是道教、佛教、藏传佛教为一体的民间信仰多元文化并存的地区(道教殿宇:雷祖殿、斗...
北京有多少胡同呢?据文献记载,在明代就多达几千条,其中内城有900多条,外城300多条。清代发展到1800多条,民国时有1900多条。新中国成立初统计有2550多条。后来合并了一些旧名,新命名了一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