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项民间传统舞蹈,必须有传承做基础。麦地坪作为白族仗鼓舞主要发源地,在传承上有着它的独特招数。责任制到户后,当地政府主动承担着传承的牵头者和组织者,确保仗鼓舞这块招牌闪光发亮。现在你走进麦地坪,想看仗鼓舞表演并不难,你只要在黄昏时走进村寨街头,就会遇到跳仗鼓的人群,你走进小学操场,你也会看到许多小学生卖力地跳仗鼓,“让仗鼓舞走进学校和课堂”只是当地的一项传承手段之一。
政府推介。乡政府设立了仗鼓舞培训学校,聘请钟会龙、钟必武作为老师,不时地教给群众或公职人员仗鼓招式。游神传承人钟高仁为游神的事天天忙活着,找钱赶制游神器具,操练游神仗鼓舞,给湖南卫视等媒体提供活态表演。今年十月十五赶会,数百名群众在墟场上表演仗鼓舞,过往群众大饱眼福,直呼“过瘾”。
群众自发。“麦地坪人跳仗鼓,有粗瘾!”外地人这样说。麦地坪人跳仗鼓,传承的脉络十分清晰,就像一根葡萄藤儿会结数不清的果儿一样。钟会龙6岁就跟爷爷学跳仗鼓,23岁后就给周围群众教跳仗鼓,不图报酬不图名利,他将几个儿女教会后,又教孙子、外甥。钟必武常给儿子、孙子、女儿教仗鼓。他的外甥现在贵州大学舞蹈系就读的谷岩亭,常把仗鼓舞展示给同学们,精彩的表演,奇特的招式,古老的音乐让大学师生们领略了仗鼓舞的魅力。从麦地坪村寨走出的教师钟桂萍、钟岳琴,在桑植县城办起仗鼓舞培训班,年年传教仗鼓舞。从麦地坪嫁出去的女儿廖青菊,主动给单位退休人员充当教员,言传身教仗鼓舞。
民间传承。麦地坪有个规矩说“跳不像仗鼓舞的人不是真正的麦地坪人。”就连每年的赶会节,回家的女儿女婿要赶会跳几圈仗鼓舞,没有道具,拿木棒、饭篓、扁担、杨叉,反正要尽兴。栗山坡一带还对小孩跳仗鼓定了约束:一个学期后跳不好仗鼓舞,大人不给小孩零花钱。
外界推荐。吉首大学、陕西师范大学等高等学府每年都有教授、学生来麦地坪现场采访仗鼓舞传承人,挖掘仗鼓舞的历史文化,研究或推广仗鼓舞的传统招数。本土作家钟懿、钟锐等出书必有仗鼓舞的内容。
“我是麦地坪人,我为麦地坪仗鼓舞骄傲!”这是麦地坪街上的一句宣传标语,它却真实地反映出了麦地坪人对仗鼓舞的追求和心愿,也体现了仗鼓舞作为一种民间传统舞蹈旺盛的生存魅力。
傣族主要聚居在云南省西双纳傣族自治州、德宏傣族、景颇族自治州和耿马、孟连等地,其余散居在新平、元江等三十余县。人口102.5万多人(1990年第4次人口普查)。1953年1月24日成立西双版纳傣族自治...
八月月圆节是拉祜族的传统节日。农历八月十五这天晚上,要把自己的瓜果和谷等选最好的拿来献月亮,因为月亮为人们分明耕种的节令。当月亮升起的时候,各家把选来的南瓜、黄瓜、包谷、谷穗、水果等(其中梨是不可缺少...
梅山文化,点点滴滴的汇聚,集成古代文明的瑰宝,其中那些独特的地名传说,更是古老长河中迸出的浪花。地处新化县桑梓镇石窖村北面的前程村,俗名叫玉米冲,讲起这一地名原由,是一段沧桑久远而讽渝深刻的故事。康熙...
传说畲族的祖先是狗头王,人身狗头。为什么人身狗头呢?古时候,高辛帝宫中有个左耳奇大的大耳婆。一天,高辛帝请医生替大耳婆治耳朵。医生却在耳朵里扣出一颗蛋来,群臣把蛋拿到宫中的一个楼上。天上的凤凰领着地上...
孟轲之母因为“孟母三迁”和“断机教子”等故事成为天下母仪的典范。但是孔子母亲颜征在的教子故事,却鲜为人知。其实,孔母在孔子的成长中同样起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孔子家族先祖微仲,是商朝最后一个国王纣王的弟弟...
车村,一个很奇怪的名字。车村每年年初六都要从姚夫人庙里请出姚娘娘到村里巡游,保各家各户平安,各家各户都会在姚娘娘到来之前准备好祭品和香火祭拜娘娘。当天是车村一年中最热闹的一天。对于乡间的神仙,我见得很...
山西民间普遍信奉财神爷,希冀发财致富,商人更甚,商号店铺大都供奉财神爷。民间一般把赵公明视为财神,大约来源于《封神演义》,因他助商纣王抗周,被姜子牙治死。姜子牙封他为正一龙虎玄坛真君,统帅招宝天尊萧升...
世界上最高的女人我们都说姚巨人,但是世界上有一个女人比她还高,虽然不会打篮球,这名“壮汉”的身高竟达到了2.31,成为了世界上最高的女人。印度人艾伦,这名世界公认的最高女性,2...
很多事情我们习以为常,但却不知来源,比如为什么是上厕所下厨房?羊到底是怎么了要替罪?男宠和面首两个词到底有毛关系?犬子的爸爸为什么甘心当犬爹……常见又难解,细思极困惑。1、为什么是上厕所、下厨房?中国...
会龙山雷祖庙会(简称雷会)是河湟地区传统民俗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广泛的群众性和民间传承性,有着悠久的历史。会龙山龙福观是道教、佛教、藏传佛教为一体的民间信仰多元文化并存的地区(道教殿宇:雷祖殿、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