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客网

锡伯族传统文化及文学(5)

奕卓2023-11-19

新潮诗:

新时期以来,新疆的锡伯族当代诗歌在继承和发扬本民族文学传统的基础上,在大胆吸取我国汉民族文学和外国文学精华的基础上得到快速发展,不仅中老年诗人青春焕发,力作纷呈,像郭基南、耳际春、佘吐肯等诗人迎来第二次创作旺盛期,而且崛起一批新潮诗人,像安鸿毅、阿苏、西榆、郭晓亮、安德海、苏农、富秀兰、肖昌、佟志红等青年诗人就是突出的代表,他们以新的审美方式,新的表现手法,抒写着新疆锡伯人的过去和现在、欢乐与痛苦、文明与落后、僵滞与变革,抒写新疆锡伯族特有的生活方式和文化心理,蕴含着强烈的现代气息和对锡伯族现状、未来、命运的深深思索,从而表现出独特的审美价值和认识价值。

在新疆锡伯文坛崛起的这批新潮诗人,其诗歌创作有以下四个特征:一是他们清一色用汉语创作,然而,他们更多地受锡伯文化的模塑,继承了锡伯文学创作的内在流程,只不过以崭新的知识结构、思维视野、艺术手法和立体的现代意识去观照锡伯族社会生活和心理结构,在更广阔的时空背景下挖掘本民族的特色和审美主体个性。二是他们大胆突破本民族题材,艺术视角投向世界,投向审美主体的灵魂深处。正因为如此,他们写出来的诗不再像父辈们的传统诗歌,像新潮诗人郭晓亮和他的父亲著名诗人郭基南先生共同出版的诗集《情感的火花》中的父子二人的诗,几乎让所有读者都感觉到两种风格、两种色彩和两种艺术世界。有时候、郭晓亮还认为父辈们写诗的时代已经过去:“过去时代的诗人,注定赶不上春天的马车,他们积蓄在天边的歌唱,像睡眠,沉湎于昨天。”(《过去时代的诗人》)。三是艺术上追求写意。新疆锡伯族新潮诗在艺术表现上不同于过去现实主义诗歌,仅仅局限于西迁、戍边、屯垦的直接描写,而是打破传统的因果线性的直接抒情方式,越来越注重由写实转向写意,由具体描写转向抽象表达,由明确转向模糊的暗示,这是诗歌艺术审美角度的转换。在锡伯族新潮诗人中,安鸿毅是一个具有诗歌天赋的杰出代表。他于1962年出生于察布查尔锡伯族自治县,是一个浑身流淌着锡伯鲜血但又走出锡伯文化圈的诗人。他从1982年开始诗歌创作,先后在《伊犁河》、《中国西部文学》、《诗潮》、《星星》等文学刊物上发表很多诗作,部分作品被选入《1986年诗选》、《飞翔的爱》等诗选集中。他的生平简介和代表诗作《卡提布拉克的秋天》,被选入由九叶诗派著名诗人唐祈主编的《中国新诗名篇辞典》中;他写的组诗《现实世界》曾引起争议,在《星星》诗刊上发表过不少讨论文章。四是炽热的真情蕴含在冷峻朦胧的意象中。

新疆锡伯族新潮诗人是一批热血青年,他们的激情就像伊犁河水永远奔腾不息,他们的真情就像翻腾的大海。但是,当他们把自己的真情实感写入自己诗歌的时候,他们表现得那么冷峻、朦胧,像郭晓亮的诗句:“一夜霜雪,我头枕着北方”,“此刻的蝙蝠,飞满世界”,“一阵风吹,草儿就要安眠”,“生长白杨的草坡站在我身旁”。还有诗人西榆的“老榆”、“青杨”、“红叶”、“杏花”、“苹果”、“绿叶”、“夏日”、“伊犁河浮冰”等意象,在冷峻朦胧的表层下隐藏着诗人内心的“烈火”!

在近300年的漫长岁月中,新疆的锡伯族创造出独具特色的民歌、西迁诗、卡伦诗、萨满诗、念说诗、牛录诗、双语诗和新潮诗。我相信:在今后的岁月中,新疆的锡伯族诗人们还会创造出更加璀璨夺目的诗歌。

热门推荐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