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客网

台湾妈祖的历史渊源(2)

白瑶2024-04-10

希望自己神明的香火也同样旺盛

妈祖进香虽然是去表示敬意,给对方面子,但是自己要的是里子,也就是说仪式的作用在沾取或分割对方香火到己方来,希望自己神明的香火也同样旺盛,因此进香回来都要举行绕境的仪式,神明绕过家家户户,把香火正旺的神明的香炉里的香枝,与信徒家之香炉的香枝“交换香”,目的即是为了利益自己境内的信徒。进香虽然需要的花费庞大,但是生财有道的庙宇常藉进香赚钱,因为一般人也喜欢参加进香,左邻右舍、呼朋引伴同往参加更是乐趣无穷,既是神圣之旅,也是观光之旅,又是社交之旅,一兼二顾三顾,这是台湾人的行为模式。最重要的是,共同举办进香的地域社群借着进香的共同行脚,促进彼此的共同体或社群意识,这是进香最明显的社会意涵。因此进香的来去两造之间不无名与利、面子与里子之互惠交换的意涵。海峡两岸妈祖的交流也应如此,我向你表示敬意,你自当待我以礼。神明间的行为表现其实亦是人间的交际逻辑。

回思先民荜路褴褛的历史意识

我们若观察进香的路线可发现它正好是移民路线的反向。先民由唐山过台湾,在台由南而北拓垦,今人到大陆进香,由北而南在台湾各地的历史名庙展开进香,不无回思先民荜路褴褛,移垦艰辛的历史意识。因此,郑成功登陆最早地点的鹿耳门之妈祖庙,中部移民进出的港口如鹿港与笨港,均有妈祖庙,并由于正统之争,显功与土城之妈祖庙相持不下,北港与新港为谁是笨港之正统争执激烈。

显示台湾社会深层的二元结构

不仅显功与土城、北港与新港,台湾很多地方的妈祖庙都有妈祖的二元之争,显示台湾社会深层的二元结构。例如,新竹城有内外妈祖之分,内妈祖在天后宫,外妈祖在长和宫;彰化城也有内外妈祖之分,城内是天后宫,城外是南瑶宫。二元之分有时是官庙与民庙之别,有时是城内与城外之别,有时是漳泉之别。妈祖庙是民气汇聚之处,民之所分,自然也就现之于神。

妈祖的台湾化—由海神而成雨水之神

台湾的妈祖神像有一些特色,黑面是其一,雍容富贵是其二,与大陆消瘦的粉面妈对照强烈。妈祖原是海神,缘起于莆田湄洲屿小岛上的渔村之女,生前死后都有护佑海上安全、救助海难的灵验事迹。台湾先民携之渡海来台,保佑平安,在台拓垦以来,迭获庇佑,妈祖已然台湾化,由海神而成雨水之神,“大道公风,妈祖婆雨”的传说更助长迎妈祖常带来雨水的事迹传播。台中县大肚与龙井地区,有一个“西保二十庄迎妈祖”的组织,当地有一则谚语最能传神的表达妈祖带来雨水以及三月时节气候阴晴不定的景况:“墩仔头乌,营埔雨,林仔烂糊糊,涝婿浪雨滂,王田烧死人,山仔顶着青惊,社脚去探听,讲无影,大肚戏相拼”。

热门推荐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