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客网

澳大利亚婚礼习俗

悲画扇2023-09-08

澳大利亚婚礼习俗

与其他西方国家一样,澳大利亚的婚礼也是分成传统的和新潮的两种。所谓传统的,就是在教堂举行的婚礼。这种婚礼有神父或牧师主婚,家人、亲朋挚友都必需穿正式的礼服出席这个大约半个小时的仪式。

在中国,人们成婚时通常喜欢用红色,因为红色暗示喜庆。而在澳洲,人们都用白色,他们说白色象征纯洁。在中国过去迎亲用的花轿、现在用的汽车都是披红挂彩,但澳洲这里通常是在汽车头上用白布条拉成一个人字型。

说到汽车,这里家家都有,因此在人生这一非常重要的时刻人们一般都不用普通的车,而是去租那种装潢华丽的老式汽车或象卡迪莱克那种豪华房车。虽说租费不便宜,但在这种场合,人们讲的是体面、排场,因此贵一点也不在乎。

澳洲人在举行完成婚仪式之后,也像中国一样要举行喜筵。这里称作Wedding Breakfast, wedding就是婚礼,而breakfast是早餐的意思。不管喜筵什么时候进行,都称作Wedding Breakfast,直译的话就成了婚礼早餐。

在喜筵上,新娘和新郎的父母会发表简单的讲话,新郎对宾客,特别是新娘的伴娘暗示感谢,司仪还要宣读宾客的贺词,还要吃成婚蛋糕。通常在喜筵完了之后接着就是舞会。

随着时代的前进,科技的发展,已有很多年轻人不信教了,因此在他们举行婚礼时,他们不愿意拘泥与教堂婚礼的那种非常正式的仪式,而是喜欢根据本身的意愿,标新立意,想新招。因此,他们的婚礼就没有固定的形式,本身想怎么来就怎么来。不少人是在本身家的后院举行婚礼,有的在火车上、有的在飞机上、有的在船上、还有的在马车上举行婚礼。据统计,现在在教堂以外举行的婚礼几乎占了一半。

一般来讲,这类的婚礼都不是由神父或牧师来主持的,而是由民间主持婚礼的人主持。这些人称作 Civic Celibrant。他们是在经过短期学习之后,获得证书的。每个区都有这样的人。成婚人只需付少量的费用就可以了。

在澳大利亚除了神父、牧师和这些民间证婚人士之外,也有登记处,类似中国的婚姻登记处,所不同的是这里的登记处除了办理婚姻登记之外,还办理其它的登记事务。

现在,还有一些年轻人认为成婚是他们本身的事情,因此,他们两人就找两个证婚人去登记处登记成婚,然后找一家咖啡馆或饭馆,喝一杯咖啡或吃一顿饭,就算结婚了。但不论举行什么样的婚礼,绝大部分的新人都倾向于去度蜜月。

一般西方的婚礼请柬除了写上时间、地点外,还会写上RSVp。这是法语“请答覆”的缩写。澳大利亚很多人也这样写,但是有些人喜欢用BWAT,这是英语 Bloody well answer this的缩写。当然这个 bloody 与通常的血没有干系,也没有骂人的意思,而是澳大利亚人用的最多、最广的形容词,也被称作澳洲最伟大的形容词。其实这个缩写的意思就是特别或最什么......。因此,Bloody well anser this,的意思是最好答覆。通常的婚礼请柬是提前六个星期到二个月发出。当你收到请柬后,最好提前三个星期回个话,你是出席还是不出席。这样邀请人就可以事先知道有多少人来,于是可以早点作出安排。

在中国成婚,购买家具、办喜酒的钱都是由男方支出,而在澳大利亚则恰恰相反,所有家里的摆设、日常用品以及办喜筵的钱都是由女方负担,男方只需负担婚礼时伴娘别的胸针等一些仪式上的小东西。住房一般都是男女双方凑费用购买。

这样看女方的负担很重,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女方会召开各种名称的聚会,比方说厨房晚会等,出席这种晚会的都是娘家人。他们就是按照不同名称的晚会,为新娘凑嫁妆。厨房晚会就是大家帮忙新娘筹备厨房用品,从锅碗瓢盆、刀叉到各式酒具等,床上用品晚会,顾名思义就是准备床上用品。这就解决了新娘的一个大难题。

如果你应邀出席朋友的婚礼,当你问道送什么礼物呢时,他们往往会说家里实用的。这种形式同中国大陆前几年的习惯有所相似,听众朋友可能会问,会不会送重了呢?当时在中国这种情况是很多见的。比如有人成婚时收到的脸盆就有十几。但是这种情况在澳洲是绝对不会发生的。因为澳洲人是很讲实际的。女方会事先列出一张单子来,把他们所需的东西都写在上面,大家按照本身的经济能力,在单子上打勾,有费用的就买大件、价格较贵的、经济能力差一点的就买价费用便宜一点的东西。有的单子上甚至连什么牌子、价格、那家商店买都写明了。这样大家都省事,同时也避免了买重的现象。

现在中国都时兴送费用,其理由是,一可以避免重复、二新娘和新郎可以自由支配这笔费用。在澳洲大部分人还是比较倾向于送东西。因为他们认为送费用失去了纪念意义,送东西,不论大小都具有必然的纪念意义。但是现在很时兴送商店的购货券。一般大的商店都有这种购货券。人们在想不出买什么东西送人时,往往会买这种购货券。当你收到这种购货券,你就可以到这家商店购买你所需之物。

热门推荐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