缅甸人把过泼水节也叫过新年。缅甸人过泼水节己有1300多年的历史了。据说,泼水节很可能起源于蒲甘时代。
每年的四月中旬,缅甸有一个最为隆重的节日——泼水节。这是缅甸一年中最隆重、最热闹的时刻,是缅历1月10日至14日(即阳历4月13日至16日),这是缅甸人迎接新年的传统节日——泼水节(缅甸人称为“达降”,即Thingyan,意为“转运”)。对于性格内敛的缅甸人来说,泼水节无疑是个“狂欢节”。公司放假,商店停业,忘记工作,抛开烦恼,所有人都沉浸在完全放松的欢乐气氛中。人们尽情地泼水玩耍,迎接4月17日缅历新年的到来。
对于缅甸泼水节的来历,传说不一。最普遍的是:有一年,缅王在宫中遇到神仙下凡,缅王龙心大悦,命人用香料和清水混合,泼洒在文武百官的身上,表示涤旧除污,迎新接福。
顾名思义,泼水节理应是以泼水为主。传统岁月里,讲究的缅甸人会手拿树枝,从银钵里蘸水,洒向他人身上送祝福。年轻男女拿着小盆,盛满清水,互相泼洒,表达爱意。
在这个节日中,每个人盼望的紫檀花(即伯到花)也会开的。整整一年里只有这一个月,才会开花,所以人们珍惜它。
在蒲甘时代,人们使用淡黄色的“伯到”花泼水,以辞旧迎新。在最古老的蒲甘画中也可以看到,当时他们泼水的样子使人感到很温柔。时至今日,在城市,泼水的形式早已发展成用水管和水枪喷射,虽然缺少了一些传统味道,但也多了一份酣畅淋漓。
缅甸是个佛教国家,民众给人的感觉,多是温良谦和与保守内敛,但在泼水节期间,缅甸人热情奔放的一面表露无遗。在一个个泼水台前,豪放的小伙子袒胸露背,开怀畅饮;平日里羞涩含蓄的姑娘身着短衣热裤,大跳劲舞,似乎想把一年的能量在这几日充分释放。
缅甸的华人朋友经常讲,缅甸人虽不富裕,但却没有储蓄的习惯,“今朝有酒今朝醉”。泼水节是一年中最隆重的节日,因此人们在过节上的花费毫不吝啬,不少人都是预支工资来过节,更有人即便借钱,也要潇洒几日。问其原因,他们往往会告诉你,如果能用金钱买快乐,何乐而不为?
泼水节期间最忌“骂人”。缅甸人在泼水节期间大都乐意被人泼得浑身湿透。他们认为,被泼在身上的水是吉祥的。水象征着温馨、清凉和幸福,缅甸人以泼水送旧迎新,祝愿来年去除污秽,消灾减难,所以人们被泼得越多水越高兴。
泼水节期间,有三种人是不会被水泼身的,一是穿着袈裟的僧侣,二是身怀六甲的孕妇,三是老年人。除此之外,人不分男女,位不论高低,财不区多寡,彼此之间,即使素不相识,也可以相互泼水。
狂欢过后,当缅历新年的钟声响起,大街小巷喧嚣过后一片宁静。新年里,处处洋溢着节日的气氛,人们换上传统的民族服饰,成群结队涌向佛塔寺庙,向佛祖菩萨朝拜,祈愿神灵保佑。忙碌了一年的家人围坐一起,享受美食和团聚时光。传统与现代交融的泼水节,令人流连忘返。
捷克人的饮食以猪肉为主,日常民族饭菜是猪肉排 、甜酸菜和馒头片,捷克人喜饮啤酒,人均消费量160升,据世界首位。到了捷克,可别错过捷克人常吃的Knedliky,也就是面皮包肉馅的洋水饺,但是配上东欧人...
酒与民俗不可分。农事节庆、婚丧嫁娶、奉迎宾客等民俗活动,酒都首当其充成为主角。无酒不成礼,无酒不成俗,离开了酒,民俗活动便无所依托。贵州各民族绚丽多姿的酒礼酒俗,构成了贵州酒文化令人陶醉的千年画卷。能...
盐城的风土人情摸秋 立秋之夜,盐城北部地区传有“摸秋”的习俗。这天夜晚人们可以在私人或集体的瓜园中摸回各种瓜果,俗称“摸秋”。丢了“秋”的人家,无论丢多少,也不叫骂,此俗相传始于元代。 元末,淮河流域...
壮族迁徙及分布桂平市壮族除部分土著外,其余均从外地迁徙而来。另一部分来自贵州,另据壮族民间族谱记载,一部分则从广东迁到平南再迁入本市。服饰壮族男女惯穿自织自染的棉、麻布服装(冬棉夏麻)。男穿对襟唐装衫...
咖啡对于工作人员来说是必不可少的物品,特别是经常熬夜的工作者,不过喝咖啡杯子就很重要,一款舒适顺心的杯子能给人很好的心情,不仅如此还能提高咖啡的档次。本站小编为你带来世界上最大的咖啡杯。英国伦敦,一个...
达斡尔族是一个民族特点非常鲜明的少数民族。特别是达斡尔族长期以来的饮食文化方面表现出的爱吃“库木勒”,即柳蒿芽,后又成功地创办了“库木勒”节,把这种饮食文化现象转化为社会文化现象之举,就颇有自己的独到...
情人山头对唱歌(一)男:山歌没人起头我起头林光唱到西街头街上看看无限好 好比温州和杭州女:山歌很早妹起头天亮唱到没日头东边唱到水南户西边唱到张山沟男:唱起山歌没因由想妹和我同个枕头女:杜鹃开花红辣辣好...
来到杭州,除了欣赏西湖美景外,还有一个地方是必去的,那就是清河坊。清河坊自南宋以来,这里就是商铺林立、酒楼茶肆鳞次栉比,是杭州城的政治文化中心和商贾云集之地。据说,清河坊的得名,与南宋的太师张俊有关,...
香港的殡仪历史记载始于1930年代后期,当时香港的殡仪服务主要由义庄包办,但由于使用者的家境普通,所以义庄提供的殡仪服务通常只为灵柩暂存、大殓、出殡及下葬。而家境较富裕的,通常会光顾长生店的上门式殡仪...
死者、丧事礼称竹溪县对死者、丧事称谓,一直沿袭传统礼称,忌称“死”、“丧”。自己亲人死亡,称“走”。幼年死亡称“丢了”或“夭折”。病亡称“病故”。老年人死亡,加称“老”、“去世”、“过世”、“仙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