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恩节在加拿大和美国都是个重要节日,不过这两个国家的节日并不在同一天。加拿大感恩节(Thanksgiving)是每年十月的第二个星期一,美国感恩节则是十一月的第四个星期四。纵观历史,加拿大感恩节的日期己经变动,现在的日期是1957年才由国会确定下来的,美国感恩节的日期早在1863年就确定了,当年宣布这个神圣日期的是著名总统亚伯拉罕·林肯。
加拿大感恩节为什么会比南边的邻居早呢?一个公认的说法是:因为加拿大在北方,收获的季节更早。
在收获的季节举行仪式感谢上天(或者上帝),是世界各民族不约而同的传统。欧洲历史上一直有感恩节,农民们在秋季进行庆祝,感谢上帝在这年里赐予的丰收和充足食物。感恩仪式上装满谷物与水果的羊角就是欧洲的风俗。这种羊角称为cornucopia(该词汇可以追溯到希腊神话),在北美洲的感恩节庆典中也常能见到。
不过加拿大和美国的感恩节都各有自己的来历。说起来加国感恩节的历史比美国还早几十年。美国的感恩节始于避难的朝圣者,而加拿大感恩节始于探险家。十六世纪,英国人MartinFrobisher抱着取道地球北边去东方的目的,开始了艰苦的海上探险。他没能发现通向东方的北部航路,却误打误撞地来到了加拿大。
为了感谢上帝没让自己死在海上,Frobisher于1578年举行了一个感恩仪式,这在后来被认为是西方殖民者在这块土地上过的最早的感恩节。Frobisher给自己的登陆之处起了名字,叫做Newfoundland(即纽芬兰)。这位探险家后来被英国王室封了爵士,加拿大北部极地附近一个海湾也以他的姓氏命名。早期的法国殖民者也举行自己的感恩庆典。那时候西方人与原著民的关系还算融洽,感恩节期间,殖民者与原著民总是共同庆祝,传教士们则趁机向原著民宣扬上帝的恩典。
美国的感恩节就比较令人熟悉了。通行的说法是,1620年,满载英国清教徒的“五月花”号历尽艰辛,终于在普利茅斯靠岸。在那里,他们不但找到了安全的港口,而且遇到了善良的土著。清教徒们在新大陆的第一个冬天遭受严寒、饥饿与疾病的打击,人口减了一半。到了第二年春天,当地土著及时伸出援助之手,教会了他们种植玉米和蔬菜,又授给他们当地的各种求生知识。到秋天,他们的种植获得了大丰收,眼看冬天可以完全渡过。为了庆祝,清教徒邀请土著一起大宴三天,这就是美国最早的感恩节。
加拿大的感恩节虽然有欧洲渊源,但同时深受美国的影响。十七及十八世纪,在美国的英国保皇党与独立派决裂,北上加拿大,把美国感恩节的传统也带了过来,比如感恩大餐上的南瓜馅饼。
加拿大的感恩节日期有个演变过程。虽然感恩节的传统是从殖民初期就流传下来,但直到1879年国会才正式将感恩节定为全国假日。当时的日期定在11月6日。此后这个日期一直在变动。第一次世界大战后,战争纪念日与感恩节合并在一起,都在十一月过,随后这两个日子又分开了。直到1957年,国会才宣布十月的第二个星期一为感恩节,这个日子一直延续到现在。
早期的感恩节即是个宗教节日,也具有农业色彩。到了今天,农业色彩已经渐渐淡去,宗教感也不那么强烈了。尤其是对于非基督教背景的移民来说,这个节日和其它节日一样,成为紧张的现代生活中的一个休息日,成为家庭团聚的好机会,也成为商家的赚钱良机。
最早的感恩节并没有吃火鸡的习俗。不过火鸡是北美洲的特产,最终还是免不了成为节日餐桌上的佳肴。吃火鸡可算是地道的北美特色了。至于南瓜馅饼最早也是没有的。当时人们吃的是新鲜南瓜,据说味道反而比现在通行的南瓜馅饼更加美味。
感恩节是个普遍受到欢迎的节日,既便是非基督教背景的人们,对这个节日也不会反感。但也是不是人人都如此。原著民对感恩节的情绪就比较复杂。白人在提到感恩节时喜欢说这是西方人带来的传统,但是原著民会争论说,这恰恰是他们的传统,是他们让最早的西方殖民者感受秋天收获的喜悦。有一种说法是,美国的感恩节是林肯总统为了宣传爱国主义才设立的。西方人殖民美洲,致使原著民沦落到绝种的边缘。现在幸存下来的土著除了溶入这个西方文明社会,并没有别的出路。在感恩节的问题上正本清源,也算是现代原著民对西方精神的一种贯彻吧。
捷克人的饮食以猪肉为主,日常民族饭菜是猪肉排 、甜酸菜和馒头片,捷克人喜饮啤酒,人均消费量160升,据世界首位。到了捷克,可别错过捷克人常吃的Knedliky,也就是面皮包肉馅的洋水饺,但是配上东欧人...
酒与民俗不可分。农事节庆、婚丧嫁娶、奉迎宾客等民俗活动,酒都首当其充成为主角。无酒不成礼,无酒不成俗,离开了酒,民俗活动便无所依托。贵州各民族绚丽多姿的酒礼酒俗,构成了贵州酒文化令人陶醉的千年画卷。能...
盐城的风土人情摸秋 立秋之夜,盐城北部地区传有“摸秋”的习俗。这天夜晚人们可以在私人或集体的瓜园中摸回各种瓜果,俗称“摸秋”。丢了“秋”的人家,无论丢多少,也不叫骂,此俗相传始于元代。 元末,淮河流域...
壮族迁徙及分布桂平市壮族除部分土著外,其余均从外地迁徙而来。另一部分来自贵州,另据壮族民间族谱记载,一部分则从广东迁到平南再迁入本市。服饰壮族男女惯穿自织自染的棉、麻布服装(冬棉夏麻)。男穿对襟唐装衫...
咖啡对于工作人员来说是必不可少的物品,特别是经常熬夜的工作者,不过喝咖啡杯子就很重要,一款舒适顺心的杯子能给人很好的心情,不仅如此还能提高咖啡的档次。本站小编为你带来世界上最大的咖啡杯。英国伦敦,一个...
达斡尔族是一个民族特点非常鲜明的少数民族。特别是达斡尔族长期以来的饮食文化方面表现出的爱吃“库木勒”,即柳蒿芽,后又成功地创办了“库木勒”节,把这种饮食文化现象转化为社会文化现象之举,就颇有自己的独到...
情人山头对唱歌(一)男:山歌没人起头我起头林光唱到西街头街上看看无限好 好比温州和杭州女:山歌很早妹起头天亮唱到没日头东边唱到水南户西边唱到张山沟男:唱起山歌没因由想妹和我同个枕头女:杜鹃开花红辣辣好...
来到杭州,除了欣赏西湖美景外,还有一个地方是必去的,那就是清河坊。清河坊自南宋以来,这里就是商铺林立、酒楼茶肆鳞次栉比,是杭州城的政治文化中心和商贾云集之地。据说,清河坊的得名,与南宋的太师张俊有关,...
香港的殡仪历史记载始于1930年代后期,当时香港的殡仪服务主要由义庄包办,但由于使用者的家境普通,所以义庄提供的殡仪服务通常只为灵柩暂存、大殓、出殡及下葬。而家境较富裕的,通常会光顾长生店的上门式殡仪...
死者、丧事礼称竹溪县对死者、丧事称谓,一直沿袭传统礼称,忌称“死”、“丧”。自己亲人死亡,称“走”。幼年死亡称“丢了”或“夭折”。病亡称“病故”。老年人死亡,加称“老”、“去世”、“过世”、“仙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