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一八事变前后,张学良是个风云人物,但却扮演了悲剧的角色。1933年以后他曾三次来上海,有三处寓所。第一次是1933年3月,他通电全国下野并准备出洋考察,随后从北平来沪,宋子文为他安排住在福煦路(今延安中路)181号。就是在这里,他戒去了毒瘾。一个月后,他去了欧洲。第二次是1934年回国,到沪后先暂住在莫利爱路(今香山路)2号洋房里,他的侍卫副官长谭海物色了高乃依路(今皋兰路)一号的花园洋房,租了下来。赵一荻(赵四小姐)也从北平南下住此相伴。不久,张学良出任武昌行营主任,离开上海,而赵四小姐却常来此小住,因此这一处被人称为“张学良公馆”。
1935年,张学良去西安,10月至12月下旬,从西安到南京,参加国民党四届六中全会和第五次全国代表大会。十二月中旬,他来上海,住在皋兰路1号的这幢洋房里,在沪期间,他去探望了东北同乡、著名爱国人士杜重远。杜因主编的《新生周刊》发表《闲话皇帝》一文而被加上破坏“邦交”之罪而判刑,全国各界进步人士纷纷提出抗议,国民党当局只得让他保外就医,住人医院。张学良谈到中国局势十分危险,问他如何救亡。杜重远明确告诉他,必须改变“攘外必先安内”的政策,才能团结全国人民抗日。张学良又去拜访了即将出国的东北义勇军将领李杜,李杜劝他与中共人士商谈,并为他介绍了中共代表刘鼎。张学良还在皋兰路1号宴请各方友好和旧部属,商讨救国良策。他在沪虽然只有几天功夫,却开始了与中国共产党的接触,并积极寻找抗日救国的途径。
皋兰路一号是一幢西班牙式三层的花园洋房,毗邻复兴公园,乳白色的外墙,进门处为凸出的二层楼,楼下为过道,西面长方形,楼下南有走廊,第二层有阳台。主楼面积约800平方米,楼下有大厅,是当年宴客之所,会客室在二楼,张学良、赵一荻的卧室在三楼,是西班牙式的套房,房内放着一张西班牙式的大床,是按原样仿制的。房外有20平方米的平台。楼前有一座大花园,面积约1000平方米,现名荻苑,园中栽种香樟、雪松、紫藤、玉兰、金桂、银桂,草坪是马尼拉式的,还有可坐几个人的秋千架等。当年皋兰路是一条短短的马路,人行道上种了大法国梧桐,枝叶蔽天,旁边又是公园,是一处十分恬静的所在,可是张学良住在里面的时间很短。
解放后,此楼曾是卢湾区工商联和区民主建国会办公处,1992和1994年大修,保护起来,现作为上海市房地产管理局迎宾馆,并将几处厅室,分别取名敬学厅、慕良厅、忆卿厅、少帅厅,厅内壁上挂了张学良、赵一荻的照片及张学良的手迹。这是张学良在上海仅有的手迹。
上海被称为万国建筑博览园,而点缀在这个城市中的风格各异的老式洋房,更是一道亮丽的风景线。位于华山路上的丁香花园,是上海滩最负盛名、保存最为完好的老洋房之一。丁香花园的盛名,不仅在于其建筑本身,还在于洋房主人身份的传奇色彩。
丁香花园的主人李经迈,是清末朝廷重臣李鸿章的幼子,其出身为庶出,是姨太太莫氏所生,此姨太太原为李家丫环出身,后被李鸿章收房,故在李家地位不高,李经迈也在李家受歧视。李经迈幼时长得瘦瘦小小,颇招李鸿章怜疼。李鸿章晚年曾为之买下一批房产,并对人说:这个孩子长得瘦小,将来恐难以自立,这些房产归其食用吧。这孩子再笨,收房租还是会收的吧。其实李鸿章当年看错了李经迈,其长大后机灵、奸诈。李鸿章去世后分家时,因其庶出,几个兄长都看不起李经迈,就把当时不值钱的股票和地段最差的房产分给了他。说来也奇,这些财物到了李经迈手里,没有多少年,就千变万化。他抓住各种市场机会,使手中的股票和地产增值无数倍,后遂成巨富。但他的财富中,也有一些是骗诈得来的,极不光彩。
甲午战败后,李鸿章声名扫地,遭国人一片唾骂。于是,并称为曾国藩“四大弟子”之一的桐城派学者吴汝纶挺身而出,为李鸿章辩诬止谤。吴汝纶曾为李鸿章幕僚,亦是洋务运动的支持者,故其为李鸿章辩诬亦不足为奇。李鸿章死后,吴为其编《李文忠公全集》。但因出书费用有限,加上文稿中的有些内容在当时还有禁忌,故而并未付梓。吴汝纶因病于李鸿章去世后三年亦归道山,文稿归吴汝纶侄女吴芝瑛,最后由吴芝瑛丈夫廉泉编印出版了这部书。名义上是廉协助李鸿章儿子李经迈编书,其实所有的编务和出书后的售卖,都是由廉泉经手的,刻工和印刷的费用是书庄垫付的,但所得书款除支付书庄垫付费用外,都归李经迈所有。
《李文忠公全集》出版后,售路不错,李鸿章的门人故旧众多,纷纷求购。但期间发生了一件意想不到的事,由廉泉经手售给安徽巡抚朱经田二百部书,书价四千大洋,当时先预付了一千元,欠三千元书款未付清。不料此时发生了辛亥革命,推翻了清廷,安徽巡抚亦逃到日本。这笔书款便成了现在所说的“死账”,无法支付。当时乱世,无人关注此事,遂将此事搁置数年。若干年后,局势有所稳定,书庄老板屡屡向廉泉催讨所欠费用,廉便向李经迈说明情况,希望他从此书的盈余(实际已盈余一万余元)中拿出钱来支付这笔宕款,并曾致函李经迈,说“此系该书庄数十手民(印刷工人)汗血之资,岂堪受此损失,相持不下,恐有生命之虞”。
但李经迈置之不理,反过来倒打一耙,说售给安徽巡抚的二百部书,当时廉泉就拿到了全部书款,支付刻工印刷费用尚可多余,言下之意是廉私自“吞吃”了这笔书款。这对廉泉来说,真是奇耻大辱。廉泉是真名士,一向把名声看作比生命还重要。他便千方百计,到日本打听到了当年安徽巡抚朱经田的行踪,并致函朱,说明原委,最后由朱经田出具书面证明,证实当时实情。但李经迈仍不理会,还请了西洋哈华托大律师准备与廉泉打官司。其时,廉泉早已家道败落,又重病在身,根本无力打官司,被逼无奈,只能以自己毕生所藏名画赎给李经迈,抵三千元,请李经迈向书庄付清余债。廉泉从他藏画中选出王石谷、王廉州、王麓台、恽南田、吴渔山的精品30幅,此五人与王时敏并称为“清初六大家”。这批名画的画目又称为《小万柳堂王恽画目》。那时对廉泉的这批藏画眼馋者很多,清朝重臣盛宣怀即为其中之一。盛宣怀治政之余颇寄情于金石书画,曾请名画家陆廉夫前来说项,许以二万金购藏。当初廉泉坚不割爱,如今却以远低于此值的价钱抵债,真让人可惜。
李经迈取财之道颇多,又精通外语。当年溥仪登基,载涛是军咨府大臣,到欧洲考察军事,李经迈是他的首席随员。庄士敦当溥仪的英文师傅,最初也是出于李经迈的建议。当年清廷向英国借款,亦大都由李经迈从中磋商,每次他都两面捞回扣,所得都在百万两以上。辛亥革命后,李经迈隐退寓居上海租界,洋房洋车,是个豪富寓公。
李经迈名下的房产,最著名的是枕流公寓和丁香花园。
枕流公寓在华山路上,建于上个世纪30年代初,在当时堪称一流,有“海上名楼”之称。原属泰兴银行老板所有,后归李鸿章,死后由李经迈继承。当时影坛当红明星“金嗓子”周璇曾在此住过多年。
丁香花园在上海名气很大,传说是李鸿章为其七姨太所建的藏娇之所。此七姨太名丁香,所以称丁香花园。其实李鸿章根本就没有所谓的“七姨太”,李鸿章亦没住过此处。因为此房建于上个世纪20年代,其时李鸿章早已去世多年,这是其子李经迈所置的住宅。李经迈晚年在上海当寓公就住在丁香花园,直至1940年去世。丁香花园是美国著名建筑师艾赛亚罗杰斯所设计,现已划归兴国宾馆管理。
传说畲族的祖先是狗头王,人身狗头。为什么人身狗头呢?古时候,高辛帝宫中有个左耳奇大的大耳婆。一天,高辛帝请医生替大耳婆治耳朵。医生却在耳朵里扣出一颗蛋来,群臣把蛋拿到宫中的一个楼上。天上的凤凰领着地上...
孟轲之母因为“孟母三迁”和“断机教子”等故事成为天下母仪的典范。但是孔子母亲颜征在的教子故事,却鲜为人知。其实,孔母在孔子的成长中同样起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孔子家族先祖微仲,是商朝最后一个国王纣王的弟弟...
车村,一个很奇怪的名字。车村每年年初六都要从姚夫人庙里请出姚娘娘到村里巡游,保各家各户平安,各家各户都会在姚娘娘到来之前准备好祭品和香火祭拜娘娘。当天是车村一年中最热闹的一天。对于乡间的神仙,我见得很...
山西民间普遍信奉财神爷,希冀发财致富,商人更甚,商号店铺大都供奉财神爷。民间一般把赵公明视为财神,大约来源于《封神演义》,因他助商纣王抗周,被姜子牙治死。姜子牙封他为正一龙虎玄坛真君,统帅招宝天尊萧升...
世界上最高的女人我们都说姚巨人,但是世界上有一个女人比她还高,虽然不会打篮球,这名“壮汉”的身高竟达到了2.31,成为了世界上最高的女人。印度人艾伦,这名世界公认的最高女性,2...
很多事情我们习以为常,但却不知来源,比如为什么是上厕所下厨房?羊到底是怎么了要替罪?男宠和面首两个词到底有毛关系?犬子的爸爸为什么甘心当犬爹……常见又难解,细思极困惑。1、为什么是上厕所、下厨房?中国...
会龙山雷祖庙会(简称雷会)是河湟地区传统民俗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广泛的群众性和民间传承性,有着悠久的历史。会龙山龙福观是道教、佛教、藏传佛教为一体的民间信仰多元文化并存的地区(道教殿宇:雷祖殿、斗...
北京有多少胡同呢?据文献记载,在明代就多达几千条,其中内城有900多条,外城300多条。清代发展到1800多条,民国时有1900多条。新中国成立初统计有2550多条。后来合并了一些旧名,新命名了一些;...
布依戏是盛开在贵州高原的一朵鲜花。它最先是从祭祀仪式跳神活动中孕育出来的。在跳神的基础上,先后创立了布依板凳戏,布依彩绸(即八音坐弹戏)和布依地戏。以后一些民间艺人,再经过改造、融合,使它逐渐成为布依...
壮族人民能歌善唱,右江一带称为“欢”,左江一带称为“诗”,桂北一带称为“比”和“欢”,都是唱山歌的意思。有定期举行的唱山歌会,称为歌圩。歌圩日期各地不同。以农历三月初三为最隆重。大山歌圩有万人以上参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