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客网

海南琼海农村民俗 亲家与做亲家(2)

中国好小伙2023-12-22

按自古传承的风俗,无论是晴天还是阴天,从新娘走出家门开始到走进婆家,由一位伴娘寸步不离地为新娘头上打一把娘家备好的小红伞。这意涵,在新娘今后的漫漫人生道路上,有娘家默默地为其遮风挡雨……

有些地方,在新娘走到村口时得停下来,候赶来送行小舅子走到新娘的背后,深情说:“阿姐,您走吧!”说后,双方背对背地交换红包,交换完后,新娘向村外走去,而小舅子走回家,双方不能回头,得一直往前走。揣摸此习俗的内涵,可能是意涵:新娘从此成为出了嫁的闺女,从此便与夫君好好“做吃”(即过日子),不得半途而退返回娘家。

民间,每到年底,是“做亲家”的旺季,有时,迎亲路上,碰到另一支迎亲队伍迎面而来,此时双方队伍得停下来,让俩新娘交换手中的手帕,然后将其扔掉,如今则是以手纸代手帕。

“迎亲团”回到新郎家村子时,得候事先请人算好的新娘进屋的时辰到了才能走入村子,否则,一群人得站在村口一直等候……

带着幸福的笑容,新娘与新郎双双步入新郎家祖屋时,新郎家人点燃起早已长长挂好的“新娘进屋”的大炮竹。“新娘出屋炮”与“新娘进屋炮”除了渲染喜庆气氛外,尚有特定的含义:前者表示新娘从此告别娘家屋子,再也不是这个屋子的人了;后者表示新娘从此便是婆家屋子里的一员了。

喧天的喜炮声响过后,接着就是新郎与新娘双双祭拜列祖列宗(这时,周围看新娘者往往好奇地观察新娘所行的拜祖礼,如果新娘与新郎一样三鞠三拜,说明新娘肚子仍是空的;如果新娘只是微微弯腰,说明新娘肚子里已是珠胎暗结了),然后拜见祖父祖母、父亲母亲,至爱亲朋,最后是夫妻互拜。

行完拜堂大礼后,新郎从父亲手中接过新房锁匙,打开新房,彬彬有礼地携着新娘子进入新房,之后第一件事,便是两人亲手将新房中备好两盏煤油灯点(这两盏灯在新婚之夜得彻夜未熄),以表达祈求世世代代灯(丁)旺盛的心愿。

候长明灯点着后,由一位长辈抱着一个健壮漂亮的小男孩在新床上坐滚(祈愿新人人丁兴旺),“新床一坐,红包到手”,候小男孩被抱走后,新娘才能安坐新床。候这些仪式结束后,伴娘们才一个个鱼贯进入新房,嘴里嚼着甜蜜蜜的喜糖,饶有兴趣地观赏新房的装修、观赏新人的结婚照……

接着,新娘换下庄重的婚纱,换上灵便洒脱的“敬茶装”,走出新房。由媒婆端着茶盘,引领新郎新娘,按照长辈排行,羞羞答答地分别一一给祖父祖母、父亲母亲、叔叔伯伯、伯母婶婶、七大姑八大姨敬上香茶,而长辈们喝了香喷喷的喜茶后,便将事先准备好的表达祝愿新人幸福美满的红包送给新人。这种给长辈恭敬喜茶的习俗,既是新人拜见长辈的一种方式,又体现了中华民族敬老爱幼的传统美德。

当夜幕降临,华灯初上时,丰盛的喜宴开始了(给亲戚朋友设的“亲家酒”是在午饭时分,而这种民间称为“(喜)事酒”是为“迎亲团”、陪同新娘的伴娘以及村里的男女青年而设的,是民间最为丰盛的酒席)。席间,也是逗新郎新娘的时机。在伴郎伴娘的陪同下,新郎新娘手举酒杯,拿着香烟挨桌给“吃事酒”的人们敬酒敬烟时,爱打爱闹的年青人往往嘴里叨着新郎敬、新娘点的香烟,或起哄要新郎新娘合咬糖果或共啃苹果或提各种刁钻鬼怪的问题让新郎新娘回答,否则不举酒杯不给放行,由于伴郎伴娘都是未婚者且是才貌较为出众者,因此,在此婚宴上,年青人除了逗新郎新娘外,就是逗伴郎伴娘,有的地方甚至少逗新郎新娘而重点逗伴郎伴娘……

在浓浓的喜庆氛围中,在暮色苍茫中,众人就这样,喝呀吃呀闹呀笑呀,直到酒醉饭饱,直到月上椰树梢,才将新人送进新房。

昔日,海南乡下,新房往往用砖头或用木板隔分为“房号”(占新房的1/3)与“上房”(占新房的2/3),前者是新郎卧房,后者是新娘卧房,不管平时新郎与新娘是同床还是分床,但客观上是分床而睡,海南人爱情、婚姻上的含蓄由此可一斑。如今,观念上的开放也带来新房的改革—即使在乡下,再也见不到“房号”与“上房”之隔了。

昔时,新婚之夜,有一班好事的年青人喜欢贴着新房墙壁、扒着新房窗户“听房”。第二天,将所听到的新房里的动静、新人的对话当新闻发布……然而,如今的新人,并没有过去那种真正意义上的——初次见面的羞涩、初次入洞房的那种鱼水相欢的新鲜感、兴奋感,因此,这种“听房”的习俗渐行渐远了!

婚礼次日,新人尤其是新娘不能睡懒觉,得早早起床,洒扫庭院,收拾室内室外,以给婆家一个良好印象。

结婚的最后一部曲——“新娘回路”,即新婚后第三或第四天,新郎得带着礼物(俗称“迎路”)陪同新娘一起回娘家拜见娘家各亲人(俗称“新娘回路”),娘家人将所带的“迎路”分送给四邻五舍,然后设家宴招待新郎新娘。至此,婚礼便结束,一对新人心连心,手拉手,从此走上新的生活道路。

以上所述的是地方婚俗,另一方面,迎亲方式、嫁妆内容、订婚礼物等也拆射了时代的变化。

迎亲方式:解放前是抬轿迎,五十年代是走路迎,六、七十年代单车迎,八十年代摩托车迎,九十年代至今是轿车迎。

嫁妆内容:五十年代是脸盆、木箱加衣褥;六十年代是衣柜、热水瓶加衣褥;七十年代是单车、手表、收音机;八十年代金戒指、电扇加录音机;九十年代是金链、电视加摩托车……

解放前及解放初期,有条件的家庭,迎亲时请活跃在民间的“八音队”来“打八音”,以增添喜庆气氛,然而,在漫长的岁月中,“八音”销声匿迹,改革开放后,此民间艺术又重新焕发生命异彩,“八音队”重新走入喜结良缘的平民百姓家。此外,拍婚纱照、租婚车、请人上门给新娘化妆、结婚录象制作结婚纪念光盘等城市新风,也吹到广大的农村大地,正是“昔日王榭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

热门推荐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