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松花江上的明珠。
吉林市位于长春以东124公里处,是一个依山傍水的秀丽的城市。
早在5000—6000千年前,中华民族的祖先就选中这片山环水绕、造化钟秀的沃土渔猎耕耘,风来浪去,生生不息。
在3000年前的殷周时期,这里已建有臣服中原王朝的政权。
明清年间,曾先后在此设厂造船,并以“船厂”作为地名。
清康熙十二年(公元1673年)在此兴建城垣,此后吉林市便成为当时中国东北政治、经济、军事中心。因康熙帝东巡所作《松花江放船歌》有“连樯接舰屯江城”之句,吉林市又有“江城”之称。
这是一个美丽富饶的地方,矿藏丰富,森林茂密,盛产水稻和大豆、人参、鹿茸等“东北三宝”。环绕的群山和回转的江水,使吉林城形成“四面青山三面水,一城山色半城江”的天然美景。
秀丽的江山造就了勤劳的人民。新中国建立后,吉林古城迅速荡涤了历史的尘埃,焕发出了新的青春和活力。昔日的荒郊野岭变成了厂房林立的工业区;低矮的砖瓦房成为鳞次柿比的住宅小区;松花江畔十里江堤绵亘延伸,环抱着半个城市;宽阔的通衢大道纵横交错;数座公路、铁路大桥横跨江上,贯通东南西北;街心园林、雕塑遍及各处,花红柳绿、树蔽成荫。
松花江丰富的水力资源为吉林市经济的发展提供了强大的动力,拦江三座大坝构筑了高峡平湖,梯级电站使吉林市成为东北重要的水力发电中心。以大型企业为骨干的化工、冶金、汽车、家用电器等企业联合群体的建立,使吉林市成为中国北方重要的工业基地。高科技的应用,使老企业焕发了青春,新兴产业迅猛发展,一个基础雄厚、门类齐全的工业体系基本形成。
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和商品经济的不断发展,松花江两岸粮丰林茂、五业俱兴,乡镇企业星罗棋市、遍及村屯,商贾云集、市场繁荣。对外贸易伴随着经济的发展也日益兴旺,现代化的立体交通和通讯设施为扩大对外开放提供了便利条件。神州大地四面八方与吉林古城在互通有无的基础上开辟了通途,古老的“船厂”与日本、俄罗斯、美国等国家在经济技术协作上也搭起了友好的金桥。
松花江两岸风光秀丽,是令人向往的旅游胜地。山水林崖浑然一体的松花湖坐落着众多的疗养院、度假村,并建有国内唯一的城区滑雪场。以滑冰馆、练习馆、速滑场组成的冰上运动中心,每年都举办国际性的体育盛会。天下独秀、神奇造化的冰雪奇景更令海内外宾客心驰神往。每逢元月的雾淞冰雪节,风清雾绕、寒江水暖、雪柳摇枝、琼花怒放,十里长堤遍布构思新颖的冰雕,辽阔的江面流淌着星光璀灿的河灯,引来游人如云,人们乐不思返。
八月月圆节是拉祜族的传统节日。农历八月十五这天晚上,要把自己的瓜果和谷等选最好的拿来献月亮,因为月亮为人们分明耕种的节令。当月亮升起的时候,各家把选来的南瓜、黄瓜、包谷、谷穗、水果等(其中梨是不可缺少...
梅山文化,点点滴滴的汇聚,集成古代文明的瑰宝,其中那些独特的地名传说,更是古老长河中迸出的浪花。地处新化县桑梓镇石窖村北面的前程村,俗名叫玉米冲,讲起这一地名原由,是一段沧桑久远而讽渝深刻的故事。康熙...
传说畲族的祖先是狗头王,人身狗头。为什么人身狗头呢?古时候,高辛帝宫中有个左耳奇大的大耳婆。一天,高辛帝请医生替大耳婆治耳朵。医生却在耳朵里扣出一颗蛋来,群臣把蛋拿到宫中的一个楼上。天上的凤凰领着地上...
孟轲之母因为“孟母三迁”和“断机教子”等故事成为天下母仪的典范。但是孔子母亲颜征在的教子故事,却鲜为人知。其实,孔母在孔子的成长中同样起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孔子家族先祖微仲,是商朝最后一个国王纣王的弟弟...
车村,一个很奇怪的名字。车村每年年初六都要从姚夫人庙里请出姚娘娘到村里巡游,保各家各户平安,各家各户都会在姚娘娘到来之前准备好祭品和香火祭拜娘娘。当天是车村一年中最热闹的一天。对于乡间的神仙,我见得很...
山西民间普遍信奉财神爷,希冀发财致富,商人更甚,商号店铺大都供奉财神爷。民间一般把赵公明视为财神,大约来源于《封神演义》,因他助商纣王抗周,被姜子牙治死。姜子牙封他为正一龙虎玄坛真君,统帅招宝天尊萧升...
世界上最高的女人我们都说姚巨人,但是世界上有一个女人比她还高,虽然不会打篮球,这名“壮汉”的身高竟达到了2.31,成为了世界上最高的女人。印度人艾伦,这名世界公认的最高女性,2...
很多事情我们习以为常,但却不知来源,比如为什么是上厕所下厨房?羊到底是怎么了要替罪?男宠和面首两个词到底有毛关系?犬子的爸爸为什么甘心当犬爹……常见又难解,细思极困惑。1、为什么是上厕所、下厨房?中国...
会龙山雷祖庙会(简称雷会)是河湟地区传统民俗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广泛的群众性和民间传承性,有着悠久的历史。会龙山龙福观是道教、佛教、藏传佛教为一体的民间信仰多元文化并存的地区(道教殿宇:雷祖殿、斗...
北京有多少胡同呢?据文献记载,在明代就多达几千条,其中内城有900多条,外城300多条。清代发展到1800多条,民国时有1900多条。新中国成立初统计有2550多条。后来合并了一些旧名,新命名了一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