惠约(453—535),又作慧约,俗姓楼,名灵璨,字德素。乌伤县竹山里(今义乌市夏演乡)人,生于南朝宋元嘉二十九年。南朝齐梁间高僧。
惠约出生在一个世代为官的世族大家。八世祖楼峻是三国东吴散骑常侍。楼峻的儿子楼陟,任宣威将军。楼陟的儿子楼胤,任康乐县令。自楼胤的儿子楼丰,到灵璨的父亲,都任郡守属员。灵璨幼年喜欢用砖块叠成高高的法座,用沙石堆砌成佛塔的形状玩耍。7岁上学,始习《论语》、《孝经》等经典史籍。
灵璨的叔叔喜欢打猎,常常把捕获的野兽放在门前屠宰。邻里小朋友都爱在一旁围观,唯独灵璨总是躲开,不忍观看,也不肯吃野兽的肉。家里人向邻家取来鱼肉,说明鱼是水里养的,不是叔叔捕猎的,他同样不肯吃,还说:“水中岸上,痛苦是一样的。”后来,他见桑蚕作茧而死,便不肯再穿丝绸衣裳。
楼家向来祟仰黄老道学。灵璨8岁时,有一天,一个云游四方的和尚上门讨水喝,灵璨高高兴兴地取水给他。和尚喝完水,手指东方对灵璨说:“你可以去剡中学习佛法。”灵璨不知剡中在什么地方,就进门把和尚的话告诉父母。父母惊奇,出门寻找和尚,已不见和尚的踪影。小灵璨要去剡中求佛。父母说:“剡县离家很远,有200多里路。”因他年纪太小,不允许他出家。待到灵璨12岁,父母就送他去剡县寺院里学习佛法,并供给生活所需。灵璨在剡县六年,游遍各个寺院,苦读佛经,受到当地僧俗的敬重,称他为“少理妙达”的楼居士。17岁时回家劝叔父不要再打猎,叔父毁掉猎具。据传,一次灵璨进县城,竟有十余头山鹿随行。
南朝末明帝泰始四年(468),灵璨在上虞县东山寺落发出家,拜惠静和尚为师,取法号惠约。惠静法师是吴兴余杭人,俗姓邵,秣陵南林寺业法师高徒。他著有命源佛性论,是南朝刘宋间的名僧。惠静法师后来又携惠约去山阴天柱寺、梵居寺和西台寺。惠约随师求学,博览经书,深受师父赏识。惠静晚年对他说:“振兴佛教的重任,你不 承担还有谁呢?”惠静死后,惠约回到天柱寺。他在那里潜心研究大品诸经,声名逐渐大起来,成为远近闻名的法师。
齐朝竟陵文宣王坐镇会稽时,慕惠约法师的名望,就请他到王府讲经。名僧智秀法师等见王爷对惠约特别敬重,心中不悦。王爷说:“你们不要因为他年轻就看轻他,他今天是法师,日后会成为佛门领袖的。”
齐朝中书侍郎周顒出任剡县县令时,常去拜见法师。周顒升官后,在南京钟山建造草堂寺,请惠约法师任住持,此寺又名山茨屈知寺。周顒高兴地说:“惠约来到山茨,草堂寺将名闻天下。”
齐朝太宰(一说司空)文简公褚渊曾请惠约法师去讲净名经和胜置经。有一次褚渊生病,正在午睡,梦见有位梵僧前来告诉他菩萨降临。醒来后不久,见了惠约,两人相对而坐,褚渊的病竟在不知不觉中好转。惠约受到褚家的敬重。褚渊当尚书令后,就请惠约法师住在他府中。
齐朝尚书左仆射琅琊王俭也崇信佛法。褚渊去世后,请惠约法师住到他的府中,听惠约讲法华大品。王俭改任丹阳尹,又带惠约法师同去丹阳。
齐朝著名文学家沈约,吴兴人,对法师非常敬重。齐隆昌元年(494),沈约出任东阳郡太守。恰逢惠约法师要回故乡为父母修坟,就一起乘船南行。到乌伤后,沈约赠送惠约法师许多钱财,帮助他修好祖坟,然后同游金华山。金华山道士丁德静刚被毒蛇咬死,长山县令徐伯超请惠约除妖,法师欣然住进道观。惠约法师在那里住了一年多,辟谷静修,只吃麻枣为生。后来沈约改任他职,惠约法师也就回到草堂寺。
梁武帝天监元年(502),沈约因助梁武帝开国有功,升任尚书左仆射,就请惠约法师住进官府,历时11年,直到天监十一年(512)沈约改任丹阳尹后,他才回到草堂寺。
惠约法师还和湘东王谘议范贲友善。范贲去世,惠约赋诗一首:“我有数行泪,不落十余年。今日为君尽,并洒秋风前。”惠约颇有文才,但所作不多。
惠约法师长期与朝廷命官、帝王将相交往频繁,养在官府中数十年。因此有人议论:“既然出家为僧,为什么还以游朱门作贵宠为乐事?”惠约辩称:“贫道意乐便往,不知物议也。”
梁武帝崇佛,常把惠约法师请进宫去,同他在后堂昼夜长谈。梁武帝提出进佛门受菩萨戒,选择高僧做师父,当时各地名僧云集京都,梁武帝独选惠约法师。天监十八年(519)四月八日,梁武帝在华光(一说等觉)殿设无遮大会,修八关斋,受菩萨戒。当天,僧俗云集,有十万多人,香花伎乐,佛事盛况空前。惠约法师书写“愿皇成佛”四字而导。受戒完毕,梁武帝向惠约法师执弟子礼,然后并排坐,并要臣下尊称法师为智者。那时,在梁武帝的带动下,朝野士庶,举国臣民,都崇信佛教。
梁大中通四年(532),惠约法师梦见家乡旧宅全部变成朱门白壁。醒来感悟,应舍宅为寺。于是奏请皇上在故居置本生寺,意思是生我养我之地。梁武帝下记改竹山里为智者里。
大同元年(535)九月,惠约法师生病躺在床上,梦见佛国四部大众,举着旗幡来迎接他,知道自己法缘已尽。又梦见一老翁披头散发,手执锡杖要见他。他知道,这位老翁就是著名的宝志和尚。九月十六日皇帝派舍人徐俨到寺探望。当晚,惠约法师入灭,享年84岁。
死后,皇帝和百官都来治丧。梁武帝下沼,葬法师于独龙山,与宝志和尚墓相邻。并在乌伤县本生寺内建墓、树碑,碑文由国子祭酒萧子云撰写。又在京都草堂寺树碑,碑文由度支使王筠撰写。
捷克人的饮食以猪肉为主,日常民族饭菜是猪肉排 、甜酸菜和馒头片,捷克人喜饮啤酒,人均消费量160升,据世界首位。到了捷克,可别错过捷克人常吃的Knedliky,也就是面皮包肉馅的洋水饺,但是配上东欧人...
酒与民俗不可分。农事节庆、婚丧嫁娶、奉迎宾客等民俗活动,酒都首当其充成为主角。无酒不成礼,无酒不成俗,离开了酒,民俗活动便无所依托。贵州各民族绚丽多姿的酒礼酒俗,构成了贵州酒文化令人陶醉的千年画卷。能...
盐城的风土人情摸秋 立秋之夜,盐城北部地区传有“摸秋”的习俗。这天夜晚人们可以在私人或集体的瓜园中摸回各种瓜果,俗称“摸秋”。丢了“秋”的人家,无论丢多少,也不叫骂,此俗相传始于元代。 元末,淮河流域...
壮族迁徙及分布桂平市壮族除部分土著外,其余均从外地迁徙而来。另一部分来自贵州,另据壮族民间族谱记载,一部分则从广东迁到平南再迁入本市。服饰壮族男女惯穿自织自染的棉、麻布服装(冬棉夏麻)。男穿对襟唐装衫...
咖啡对于工作人员来说是必不可少的物品,特别是经常熬夜的工作者,不过喝咖啡杯子就很重要,一款舒适顺心的杯子能给人很好的心情,不仅如此还能提高咖啡的档次。本站小编为你带来世界上最大的咖啡杯。英国伦敦,一个...
达斡尔族是一个民族特点非常鲜明的少数民族。特别是达斡尔族长期以来的饮食文化方面表现出的爱吃“库木勒”,即柳蒿芽,后又成功地创办了“库木勒”节,把这种饮食文化现象转化为社会文化现象之举,就颇有自己的独到...
情人山头对唱歌(一)男:山歌没人起头我起头林光唱到西街头街上看看无限好 好比温州和杭州女:山歌很早妹起头天亮唱到没日头东边唱到水南户西边唱到张山沟男:唱起山歌没因由想妹和我同个枕头女:杜鹃开花红辣辣好...
来到杭州,除了欣赏西湖美景外,还有一个地方是必去的,那就是清河坊。清河坊自南宋以来,这里就是商铺林立、酒楼茶肆鳞次栉比,是杭州城的政治文化中心和商贾云集之地。据说,清河坊的得名,与南宋的太师张俊有关,...
香港的殡仪历史记载始于1930年代后期,当时香港的殡仪服务主要由义庄包办,但由于使用者的家境普通,所以义庄提供的殡仪服务通常只为灵柩暂存、大殓、出殡及下葬。而家境较富裕的,通常会光顾长生店的上门式殡仪...
死者、丧事礼称竹溪县对死者、丧事称谓,一直沿袭传统礼称,忌称“死”、“丧”。自己亲人死亡,称“走”。幼年死亡称“丢了”或“夭折”。病亡称“病故”。老年人死亡,加称“老”、“去世”、“过世”、“仙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