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广填四川,仪陇成客家栖息之地。客家人崇龙尚水,饮食风俗习惯中,无汤不下饭,无汤不成席。仪陇客家水席宴席通过客家民间大厨口口相传下来,至今已经有三百多年历史。
“水席”最初讲究八大碗、八小碗,因为是一道接着一道像流水一样不停地上,而且菜肴多为汤水,故而得名“水席”。
仪陇客家水席,荤素搭配,就地取材,农家风味,麻辣鲜香,清淡爽口,老少咸宜,吉祥用膳。
“水席”菜式是一菜一典故,名气含义丰富,如九九归一当朝一品碗、洗尘汤、七宝羹等,可圈可点。摆台也颇多讲究,撤台繁而有序。木板凳四方桌上居中一品碗,周边八水碗,摆成梅花形;拆台撤边不撤中;走菜,走左不走右;开席,吃菜先喝汤;敬酒,敬老不敬幼。
当朝一品碗,雄踞宴席中央,筒子肉丸子片、煮鸡蛋片、猪肚片、猪肝片、猪心片、干豇豆、豆芽、黄花、瘦肉九层垒起,九九归一至尊。从前说“富九层、穷三层、不穷不富四五层”,如今从政为民做好官。
洗尘碗,是先期到达仪陇的客家人,迎接后来的客家人,用井水、蚕豆瓣和酸菜做成开胃汤,为亲人们接风洗尘。外出四方的游子,归家一碗,酬相思慰乡愁。
粉蒸肉碗,炒米粉的香,和水裹住肉的汁味不散,粉香肉香交融,是客家人不离不弃的浓情碗。
墩子肉碗,墩子肉的厚实,一碗如山,物亦可教,格物致知。墩子肉在客家孩子的心中,一早就种下了忠厚的种子,有了厚道的心田。
夹沙肉碗,猪肉切片,填入豆沙馅,加糯米上笼蒸熟,形如小舟行走,寓意客家人不忘迁徙之苦。夹沙肉更是有容乃大,包容处事,有容天下的家国情怀,便有豪气逐云的临风把酒。
龙眼肉碗,猪肉卷曲成圈,中间填入花生、芝麻、橘饼、冰糖,最后嵌入龙眼一枚点睛。只是客家人到了四川,难觅龙眼,红枣替之,也活色夺目。祈求龙种凤胎,读书跳龙门,连中三元。
七宝羹碗,大年初七是人日,人的生日,过生日要吃七宝羹,吃了七宝羹,来年万事如意,风调雨顺大丰收。客家人汇芹菜、蒜、葱、芫荽、韭菜、猪肉、鱼肉一锅,熬制成羹,是集成大师,是生活的团结碗,乡亲牵手互助。
烧白咸肉碗,猪肉肥腻的高贵,不嫌豆芽、菜干、咸菜的朴素,愿结连理,如同水与沙地,肉是水菜是沙,水入沙地,水沙相拥,是爱情的美好诠释。一碗烧白一桶饭一家滋润,是幸福的流光溢彩。
客家菜的特色是肥咸香,不论从中原到闽赣粤,又到天府之国,吸纳一直是客家民系的胸怀,如同文化的吸纳。四川人辣椒辣不够还要加花椒的麻,才是舌尖心胸的过瘾。仪陇客家菜是与麻辣四川菜融合的经典,诞生出一个新的菜系,别处不能尝到。
水席是仪陇客家乡亲们的团圆聚会,客家话是血缘亲情乡情的纽带,天涯海角相会都有亲缘的感觉。八大碗纷来,又邀八小碗。流水席终有曲歇人散之时,不尽的是客家人文的代代传承。
老舍,原名舒庆春,字舍予,满族人。中国现代小说家、著名作家、语言大师。是新中国第一个获得“人民艺术家”的作家。曾任全国文联主席,作协副主席。老舍一生创作了许多脍炙人口的文学作品,如《四世同堂》、《骆驼...
伊拉克节日伊拉克的新年就是回历(伊斯兰教历)的新年,09年的新年是12月18日,回历的1月1日。国庆日:7月17日阿拉伯椰枣节:9月15日...
喀麦隆全称喀麦隆共和国(英语:The Republic of Cameroun,法语:La République du Cameroun)。国土面积47.54万平方公里。位于非洲中西部,西南濒几内亚湾...
1940年代初期,以延安为中心的陕甘宁边区开展了新秧歌运动,广大文艺工作者深入农村学习秧歌、腰鼓,掌握了基本的动律特征和典型的舞姿动态后,升华为规范的、新农民形象的舞蹈动作,形成新型的秧歌和腰鼓,领头...
郎德上寨,属贵州省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雷山县,是一个有百户人家的苗族村寨,距凯里市区29公里,距县政府雷山15公里,是贵州省东线民族风情游的重点村寨之一。朗德上寨古建筑群被列为我国第五批重点文物保护单...
兰亭寺是一座千年古寺,始建于宋代哲宗元祐年(公元1086-1094年),是“院宇弘深的大寺,皇帝赐名为“兰亭禅院”(意为拜佛求学圣地),位于现在宝应县兰亭村内,兰亭村之前原为一座繁华的城镇,后由于发生...
现如今小青年们闪婚的现象非常普遍,当然离婚的现象也是不在少数,当然要离婚也要找一个可以离婚的理由,本站就来为你盘点中国之最中国最奇葩的十大离婚理由。中国最奇葩的十大离婚理由第十位:婚后还要AA制,离婚...
居住民俗文化作为一种文化现象,往往体现出当地人民在长期与自然抗争中产生出的避邪、求吉、审美、实用的复杂心理意象与价值观念。甘肃民居大多也表现了劳动人民普遍的讲实际、重伦理、求功利及尊神灵的传统民俗结构...
哈达,是蒙古族人民用来表示敬意的一种礼品。献哈达,是蒙古族人民最高的礼节。哈达,是一种生丝织巾。颜色很多,一般多用白色、蓝色和黄色。长度通常为1.5米,最长的有4米。宽度不等。两端有穗,约6厘米。哈达...
西马村,是明代雁门关所辖的古堡之一,旧称永和堡,现在该村东堡门上方的明代石雕门额依稀可辨,永和堡等三十九堡军事防御遗迹被列为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该村距鹿蹄涧村约5公里,现居人口中百分之七八十为杨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