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文化是汉代从天竺(印度)传入中原,客家人不仅从中原带来了南北汇通的客家文化,同时也带来了独具特色的佛教文化。
在大规模纵迁横跨的迁徙史中,为了能更好地安居乐业,客家人崇信各种特具神力的人物,助佑他们繁衍生息,因此,客家人又是祖先崇拜和自然崇拜的多神论者,这是客家南迁后中原文化与当地的土着文化相融合,形成多元文化的反映,客家佛文化就是其中别具一格的一项。
佛教于南北朝梁普通三年(公元522年)传入梅州地区,现存着名的阴那山灵光寺,就始建于唐朝。客家地区佛寺众多,人们还把佛教引入客家围内,有些客家围的祖公堂上,就有观音菩萨的画像或塑像,在祭祖的同时也拜观音。
每逢佛教节日,客家地区的香客们蜂拥到当地的名寺古刹,进行朝拜,其规模和重视程度,不亚于过春节。梅州地区的千佛塔寺,深圳地区的弘法寺,终年香火鼎盛,香客络绎不绝。
此外,中原文化、南粤文化、佛教文化互相融合,还形成了极具地方特色的客家佛教文化习俗,如香花佛事(流传于广东梅州)、朝华(流传于江西省宁都县、于都县、石城县、瑞金市,福建省长汀县等客家地区)等佛教民俗,这些有着浓厚客家地区本土特色的佛教仪式深入到客家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
佛教自印度传入中国后虽被中原接受,但教义艰深,成为世俗化障碍。所以,从汉代的“讲经”、唐代的“变文”,到宋代的“宝卷”,皆一脉相承的大众传播方式,教义才为大众明白。
然而,从“讲经”、“变文”到“宝卷”,到底年代久远,与当今白话俗语相比,客家大众仍觉艰深。而且,他方民情风俗不同客家,要让禅宗教义在客家民众中生根,则应该用广大民众明白晓畅的客家语言及当地民情风俗事例,贯穿佛教教义,才能普及大众。
一位居士在谈及客家文化与佛教文化的磨合融汇时曾说道,普及教义是一个由表及里、由浅到深、长期累积的过程。但因佛教修持严格,并非谁都可入空门,“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只要心中有佛,信随之可修炼而赴极乐世界成正果。
客家人“年深外境犹吾境,日久他乡即故乡”,因此铸造了他们以德树人,以信为本,相互扶助,乐于奉献,倾心回报的精神境界,而这层精神境界与佛学教义如出一辙。
极具佛缘的客家人拥有优良的品性,当他们在开山辟地的时候,巧妙地处理了各种复杂关系,从而将地缘、血缘、善缘、业缘充分利用起来,化腐朽为神奇。
士有百行,以德为先。欧阳修、文天祥、陈寅恪、孙中山、朱德……古往今来,德贤双全的客家人不胜枚举。长期以来,客家人严格恪守,以德闻于天下,倍受歌颂,社会上甚至流传着“娶妻要娶客家女”之说。
客家人既以德树人,亦以信为本,谁都说和客家人打交道分外放心。在客家地区流传着一句俗语——“牙齿当金使”,这句俗语充分诠释了一诺千金之意,可见客家人的守信之道。
客家人本性慈悲。每年都有全球各地的客家社团组织本着服务家乡父老共谋发展的初衷回报桑梓,服务社会,向世人彰显了客家人特有的积德行善的民风气质。好施乐善的客家人反哺桑梓之举,成为他们高于一切名誉的光荣义务。
在佛教教义中,善恶因果各有所报。由业感果,善业招乐果,恶业招苦果,众生由此而在六道中迁转轮回,不得解脱峋。
佛教中的因果律和六道轮回的观念,在客家地区就演变成为善恶报应的观念,并通过山歌、谚语等艺术形式体现出来,河源紫金客家地区有一段着名的五句板:“鸡栅脚下唔好爬,行善积德正冇差”正是积极鼓励人们行善积德,广招乐果。
在客家地区,佛教文化影响深远。而相对于潮汕、江浙地区而言,客家地区的佛教信仰具有明显的现实功利主义倾向。
在客家先民生存的年代里,背井离乡,流离失所,社会生产力水平低下和识别能力的局限,不能理解许多自然现象,更无法把握自己的前途,于是从自身的现实需求出发,寄望于众神赐福其身,这也是客家佛教信众具有功利性的根本原因。
这种功利性被延续至今,从某种程度上来说,这种功利性阻隔了佛义的初衷,放大了盲从,许多人便走向了迷信的极端。
天地有大爱。一位钻研佛学的客家老者回忆说,在他年少时居住过的围龙屋里,人们讲信修睦,路不拾遗,夜不闭户,各尽其力。这样一个围龙社区恰是旧时客家人生活圈子的缩影。
随着时间的推移,这样的和谐越走越远了,与佛义相通的客家人文精神的传承和发扬在功利主义的现实背景冲击下气若游丝。
客家人的佛教文化和传统的本土文化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对增进客家人的凝聚力和自豪感有着潜移默化作用。如何以客家佛教文化增强全球客家人的向心力,成为发扬大爱、传承文化的精神纽带,是我们当代客家人应当致力研究的课题。
因为,我们共同的信仰叫客家。
达斡尔族是一个民族特点非常鲜明的少数民族。特别是达斡尔族长期以来的饮食文化方面表现出的爱吃“库木勒”,即柳蒿芽,后又成功地创办了“库木勒”节,把这种饮食文化现象转化为社会文化现象之举,就颇有自己的独到...
情人山头对唱歌(一)男:山歌没人起头我起头林光唱到西街头街上看看无限好 好比温州和杭州女:山歌很早妹起头天亮唱到没日头东边唱到水南户西边唱到张山沟男:唱起山歌没因由想妹和我同个枕头女:杜鹃开花红辣辣好...
来到杭州,除了欣赏西湖美景外,还有一个地方是必去的,那就是清河坊。清河坊自南宋以来,这里就是商铺林立、酒楼茶肆鳞次栉比,是杭州城的政治文化中心和商贾云集之地。据说,清河坊的得名,与南宋的太师张俊有关,...
香港的殡仪历史记载始于1930年代后期,当时香港的殡仪服务主要由义庄包办,但由于使用者的家境普通,所以义庄提供的殡仪服务通常只为灵柩暂存、大殓、出殡及下葬。而家境较富裕的,通常会光顾长生店的上门式殡仪...
死者、丧事礼称竹溪县对死者、丧事称谓,一直沿袭传统礼称,忌称“死”、“丧”。自己亲人死亡,称“走”。幼年死亡称“丢了”或“夭折”。病亡称“病故”。老年人死亡,加称“老”、“去世”、“过世”、“仙逝”、...
武当武术的发源地在湖北武当山,其创始人是元末明初的武当道人张三丰。张三丰将《易经》和《道德经》的精髓与武术巧妙融为一体,创造了具有重要养生健身价值,以太极拳、形意拳、八卦掌为主体的武当武术。武当武术具...
人类和所有生物都需要空气生存,受过污染的空气对人体是有害的,好的空气质量能带给人更高的生活质量,大多人都在追求健康的生活。大家知道世界十大空气质量最好的国家吗,现在一起和小编来了解一下吧。世界十大空气...
丹凤县位于陕西省东南部,秦岭东段南麓,因县城襟带丹江、背依凤冠山而得名,属商洛市管辖。地势西北较高,东南偏低,河谷相间,呈“掌”状地貌,是一个“九山半水半分田” 的土石山区县。全县森林覆盖率70%,是...
“关老爷,骑红马,不见金钱只管打”----山东莱州民歌。现在很多朋友的家里,或者公司店铺都供奉着财神,财神真的可以招财吗?民间相信是可以的,但是自己连供的财神是谁,如何供奉都不明白,怎么为自己招财呢?...
七夕乞巧,这个节日起源于汉代,东晋葛洪的《西京杂记》有“汉彩女常以七月七日穿七孔针于开襟楼,人俱习之”的记载,这便是我们于古代文献中所见到的最早的关于乞巧的记载。后来的唐宋诗词中,妇女乞巧也被屡屡提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