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客网

福建莆田二十四景

我自知2023-07-18

福建莆田二十四景

所谓莆田二十四景,是指原莆田县境内的二十四个景点。这二十四个景点是清代顺治年间林尧英始定的。

据记载,明代天顺年间邑人吴希贤第一次给莆阳标出了四个景区,即“壶桥晴岚、乌山霁雪、绶溪待渡、宁海观澜 ”。林尧英认为这四个景区不能概览莆田优美风光,就遍览莆阳大地,第一次概括出了莆田二十四景。这些景点分别是:东山晓旭、西岩晚眺、梅寺晨钟、西湖水镜、南山松柏、木兰春涨、钟潭噌响、柳桥春晓、石室藏烟、智泉珠瀑、北濑飞泉、绶溪钓艇、九华叠翠、壶山致雨、三紫凌云、紫霄怪石、古囊山列山献、谷城梅雪、白塘秋月、宁海初日、天马晴岚、夹漈草堂、锦江春色、湄屿潮音。这些景点约定俗成,成为莆田妇孺皆知的传统景观,沿用至今。

但是,由于年代久远,沧桑变异,有的景点已成陈迹,有的已经消失。如,位于常太镇岭头尾的“北濑飞泉”,已沉没于东圳水库底;位于城厢观桥和庙前一带的“西湖水镜”,由于城区建设,已不复存在;位于黄石七境村的“谷城梅雪”,已见不到如雪的遍地梅树。还有位于华亭北部山脉的“三紫凌云”、位于城郊顶墩的“柳桥春晓”、 位于黄石天马村的“天马晴岚”、位于城厢的“西岩晚眺”等景点,再也见不到她们昔日的风采。然而,莆田二十四景中的大部分景观,至今仍然保存了下来,有的景观经过修葺,还赋予新的内容,使其更加绚丽多姿,成为人们消闲游览的胜地。

莆田二十四景之谷城梅雪

相传,唐代“贞观之治”年间,黄石谷城山下,一度成为八闽游客观览、骚人墨客咏诗作画的胜地,尤其在元宵节前后,梅花盛开之时,更是车水马龙,人头攒动,谷城山上万株梅花树盛开花,各朵梅花竞相吐艳,在数里之遥,远远望去,宛若天上降下瑞雪,在迷迷朦朦中,透出红墙碧瓦,仙境般的世界,令多少工商仕女、文武官员前来观赏游玩。那时,这座高150米的小山,松柏蓊郁、梅树掺杂其中,尤其谷城宫前,一大片梅树,尽开白色梅花,加上怪石嶙峋,红亭绿叶,掩映山下的池塘,蜿蜒的城垛绕山而筑,山上山下,山里山外,浑成一体,与蓬莱相比,犹过之而无不及。

历代名人对谷城山的诗画题咏便证实这点。

宋史学家郑樵曾数度游赏谷城山,如咏谷城山诗:“青嶂迥环画屏倚,晴窗倒入春湖水。村村丛树绿于蓝,历历行人去如蚁。新秧未插水田平,高低麦陇相纵横。黄昏倦客忘归去,孤月亭亭云外生。”这首诗高度概括了谷城梅雪胜境的迷人风光。

那迂回的绿树怪石,那画家挥笔的彩画,那碧波粼粼的湖水以及俯瞰远处绿树环绕的山村、水田、如蚁般来来往往的农夫和游人,都让他激情满怀。直到夕阳西下,明月高悬天际,这才依依不舍地离去。

宋丞相陈俊卿之四子宓,累官太府丞知南剑州广东提刑直秘阁,从学于朱熹。

陈宓咏谷城山诗:“谷城岩穴似飞来,十里湖光镜面开。夜雨松窗僧榻静,秋风柳岸钓船回。寻幽便扣兴云洞,乘兴还登呼月台。每到西湖吟咏处,令人偏忆故山梅。”

明景泰二年(1451)科状元柯潜,题咏谷城山诗:

“大山巍巍插天起,小山参差如聚米。长风吹我上高峰,一眺乾坤三万里。”

“禅房花木深复深,危檐滴露生春阴。白云满地石台古,老鹤一声山月沉。”

“松窗坐久转清悄,诗思撩人不知晓。我欲此地卜幽栖,须待他年济时了。”

“十五年前此地游,重来正值一天秋。好山横碧水穷处,落日留红天际头。

万顷桑麻连沃壤,数行凫雁下平洲。苍茫远景看都遍,又向松阴漱碧流。”

“海天空阔绝尘埃,此日登临气壮哉。老树如龙当涧立,流云似马破山来。

闲随野鹤行苔径,又跨天风上石台。佳景留人归未得,高烧银烛倒金罍。”

明国师礼部尚书陈经邦刻谷城山顶石上诗:

“衰年白发已盈簪,何意奇游慰宿心。幸有山僧能远导,遂从地主共幽寻。

岩前万亩黄云满,海畔千峰紫雾深。见说仙踪留绝顶,强攀鸟道上层岑。”

“笋舆每向危途息,节杖还将弱力任。红叶遍山冬更好,苍松复石画常阴。

兴云洞邃泉堪掬,呼月台高酒屡斟。俯仰乾坤增感慨,古来贤达岁登临。”

明尚书林尧俞和咏二首亦刻于顶:

“忘年喜共盍明簪,绿野招邀物外心。 信宿心灵如有约,苍茫仙迹已难寻。

萝悬磴道晴云细,瓦折珠宫灌莽深。石笋崎岖凌碧汉,海门空阔涌遥岑。”

“胜情到处犹堪贾,酒力衰时恐不任。气候初冬回暂暖,松杉落日带余阴。

台前月出谁能待,洞口泉香试一斟。为借摩崖题姓字,篮舆鸠杖以重临。”

吴献台亦和二首刻于山顶:

一经病免谢朝簪,绿野青山惬素心。何意客星占盍聚,幸依卿月共追寻。

千岩霁色云霞绕,众壑松声岁月深。欲探奇踪悬碧落,漫缘危蹬步华岑。

尚书曳履神逾王,樵叟扶节力尚任。斜日流红山转翠,浮烟凝紫景偏阴。

引杯问月月初吐,凭洞听泉泉可斟。黄石赤松今在否,御风万里一来临。

“谷城梅雪”几经兴废,如今谷城山已成平地为公路,池塘和满山梅树已消失在历史尘烟中。但越过千年时空,一代代的莆田人把这引以为豪的壶兰景观和传说在民间广为流传。

热门推荐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