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客网

湖北恩施 消逝的袁家寨吊脚楼

唱情歌2023-07-01

湖北恩施 消逝的袁家寨吊脚楼

吊脚楼是中国西南少数民族的代表性建筑,体现了人们在特定自然环境中的建筑智慧。著名建筑学家张良皋先生曾说过:“建筑,也是人类感情的容器。”那么,吊脚楼则盛满了恩施人的乡愁。当下,因诸多因素,恩施农民纷纷放弃传统的全木结构吊脚楼居舍,而改建为钢筋水泥结构房屋。原生态的吊脚楼群正在消逝。袁家寨,就是其中之一。

2008年,我曾两次到袁家寨考察。

袁家寨位于恩施市芭蕉侗族乡戽口村,从盛产茶叶的筒车坝坝子向南沿山涧上行,途中经过杨家湾,到山岔尽头与宣恩县交界的山梁下就到了。其实,从坝口起都叫袁家寨,一路上的山腰上,点缀着一幢幢吊脚楼。这里的吊脚楼群落主要有杨家湾与袁家寨两个。

杨家湾吊脚楼群落由杨顺保几兄弟家的吊脚楼组成。杨顺保家位于村组公路坎上,房屋正房五间,厢房三间,皆为五柱四骑“钥匙头”建制,右边厢房为吊脚结构。杨家其他几个兄弟家分别在公路坎下及杨顺保家后面的几道山梁上,三户人家为一正房一厢房“钥匙头”建制吊脚楼。大哥杨顺高的房屋建于平地上,因此未起吊。屋旁羊舍是顺山势而建的吊脚楼,为“全吊”模式,便于处理羊粪。

袁家寨吊脚楼群,则位于筒车坝至袁家寨村组公路尽头,主要以姚元庆几兄弟与族房兄弟家吊脚楼组成。姚元庆家原为祖传“四柱二骑”老吊脚楼,20世纪70年代改建成现在的样子,为“五柱四骑”五间正房配三间厢房“钥匙头”建制,右边厢房起吊。屋后山坡上为姚元庆弟弟的房屋,全木结构五间正房“一字形”建制,未起吊。其族弟姚元波家吊脚楼,三间正房配两边六间厢房“撮箕口”双吊建制吊脚楼,建于1933年。两边厢房外有场坝,可从厢房门进出,与正房和中间院坝相通,亦可从吊脚楼晒廊进入正门廊檐,再下至正面院坝。院坝两边即厢房悬脚吊楼,造型紧凑合理,美观实用。从前面看,石坎高耸,梯步畅然,显得大气壮观,为袁家寨最有特色的吊脚楼。

据姚元庆老人介绍,袁家寨各姓氏祖籍,皆在湖南沅州芷江。查阅资料得知,他们是清乾隆、嘉庆年间由贵州、湖南迁来的侗族后裔。离袁家寨不远的黄泥塘水井湾姚氏墓碑记载:“始祖姚宗栋于康熙辛亥十年(1671年)生于沅州府芷江县。”后于乾隆年间迁到施南府恩施县南乡一带,到现在,已在当地繁衍生息了200多年。

让外人称奇的是,袁家寨虽冠以袁姓,当地却并无袁姓存在,村民猜测原有袁姓,但无法证实。笔者推测,袁家寨应该叫沅江寨,迁移该处的侗民为了记住祖籍地,以湖南沅州得名的沅江命名新居地,因其后代大多不知老祖宗的迁移历史,讹呼“沅”为“袁”,“江”为“家”,叫成袁家寨。

袁家寨的吊脚楼,有着明显的贵州、湖南侗族特点,与土家族吊脚楼一样,传承了祖先优秀的建筑文化。但令人担忧的是,这种建筑文化的继承遇到了困难。

袁家寨最后修建的一幢吊脚楼建于20世纪90年代。后因改革开放,当地茶叶经济与打工经济迅速发展,农民有了钱,不再满足原来的居住条件,代之以现代化的水泥房屋,在新选宅基地不好落实的情况下,只能拆旧屋建水泥住房。时至今日,当地已无人再建传统吊脚楼了。

还有一些人家搬迁到坪坝与交通方便地方居住或者干脆进城定居,舍弃了原来的老房子。如姚元波家三弟兄,两人进城,一人迁至筒车坝另建新房,老屋已无人居住。木质吊脚楼难逃自然损毁和拆木料卖掉的厄运。

从那次考察到如今,已经超过十年了。袁家寨吊脚楼虽还有少数存在,但因大多数拆改或增建钢筋水泥屋,已经没有过去那种原生态吊脚楼群落的面貌了。

农民生活条件改善是让人欣慰的好事,可另一方面,富有民族特色的吊脚楼不断遭受破坏,不得不引发忧虑。如何平衡二者之间的关系,考验着我们的智慧。

热门推荐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