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生日最普遍的食俗是吃长寿面。这种习俗最早出现在唐代。[宋]朱翌《猗觉寮杂记》卷上:“唐人生日多具汤饼。”汤饼就是面条。[宋]马永卿《懒真子》卷三:“必食汤饼者,则世所谓长命面者也。”《新唐书·后妃传上·王皇后传》载:唐玄宗移情别宠,想把发妻王皇后废了,王皇后惴惴不安。有一天,她哭泣着对玄宗说:“陛下独不念阿忠脱紫半臂易斗面,为生日汤饼邪?”玄宗未得势时,曾与王皇后渡过一段艰难的日子,艰难到无钱过生日的程度。有一年玄宗生日,王皇后的父亲阿忠脱下身上穿的紫色短袖上衣换了一斗面为玄宗做生日面条。这一事例告诉我们,过生日时吃长寿面的习俗唐代已经流行。
过生日为什么要吃面条呢?有一种传说是汉武帝一天与众大臣聊天,谈到人的寿命长短。汉武帝说:“相书上讲,人的人中长,寿命就长。若人中1寸长,就可以活到100岁。”大臣东方朔听后大笑了起来,众大臣都怪他对皇帝无礼。东方朔解释说:“我不是笑陛下,而是笑彭祖。人中1寸长,活100岁,彭祖活了800岁,他的人中就有8寸,那他的脸有多长啊。”众人听后也大笑起来。
随着这一传说的流传,人们真的以为人中长、面孔长,人的寿命也长。由于“面孔”的“面”与“面条”的面音同字同,于是民间便拿吃长面条象征脸面长,以此祈求长寿,因此就有了生日吃面条的习俗。
这是一个流传很广的故事,但也只是一个滑稽取乐的故事而已。把生日吃面条习俗的由来牵扯到这一故事上,估计是现代人的牵强附会,因为清代不少学者曾提到这一故事,如李渔《闲情偶寄》卷三、独逸窝退士《笑笑录》卷三、王棠《燕在阁知新录》卷二十八等,但没有一个人说生日吃面条的习俗跟这一故事有关系。
《清稗类钞·风俗》中谈到孩子“弥月”(满月)习俗时说:“或馈人以生面及炒熟之面,面条长,取其绵绵不断,长寿之意也。”生日吃面条其实也是用长长的面条象征寿命的绵长,并没有什么更深的含义,也不需要传奇事件的诱发。吃长寿面时还要配上鸡蛋,鸡蛋能孵出小鸡,是生命的象征,与长长的面条配合起来,蕴涵着人们对长寿的期盼和祝愿。有些地方吃鸡蛋时,把鸡蛋煮熟剥了皮,在脸上滚一滚,然后才吃,这叫“滚运”,象征着在新的一岁里好运滚滚而来。
由于生日主人要吃长寿面,所以亲友们也把长寿面作为生日馈赠的常选礼品。一些富裕人家凡遇亲友大寿,则派人送去一大筐寿面。寿面的长度多在三尺以上,一般要凑成双数。摆放寿面时先要将寿面装成一圈圈的面束,盘成高高的塔形,给人以高耸的感觉,然后在顶上插上寿字,外面再罩以红绿缕纸拉花,隐喻做寿者福星高照,寿运绵长。
如今人们过生日时,吃长寿面的现象已不是很普遍了,其地位已被生日蛋糕所取代。
历史上有两个寿星。一个指二十八宿中东方苍龙七宿中的头二宿,即角、亢二宿。《尔雅·释天》:“寿星,角、亢也。”[晋]郭璞注:“数起角亢,列宿之长,故曰寿。”第二个寿星指南极老人星,简称老人星,西方叫Canopus,即船底座α星,位于南半天球南纬50度左右。祝寿习俗中人们崇拜的一般是南极老人星。[宋]许景衡《横塘集》卷四《上时相寿五首》之三:“南极老人今日见,西楼明月夜来圆。”南宋周必大《二老堂诗话》“米元章书无量老人诗句”条云:“余家有米元章书‘长寿庵’三字,后题两句‘人是西方无量佛,寿如南极老人星’。不知古人诗句或元章自作也。”这都说明后人心目中的寿星就是南极老人,而非角、亢。
早在周朝的时候,人们就已立庙奉祀南极老人。[唐]杜佑《通典》卷五十五:“周立寿星祠于下杜亳,时奉焉。”《史记·封禅书》:“于杜亳有三社主之祠、寿星祠。”唐司马贞索隐:“寿星,盖南极老人星也,见则天下理安,故祠之以祈福寿。”《史记·天官书》:“狼比地有大星,曰南极老人。”唐张守节正义:“老人一星,在弧南,一曰南极,为人主之寿命延长之应……见,国长命,故谓之寿昌,天下安宁;不见,人主忧也。”[唐]瞿昙悉达《唐开元占经》卷六十八《老人星占》:“《黄帝占》曰:老人星,一名寿星,色黄明大而见,则主寿昌,老者康,天下安宁;其星微小,若不见,主不康,老者不强,有兵起。”可知自先秦以来人们即向南极老人祈求长寿安康。
生日习俗出现后,由于其祝愿长寿的内容与寿星崇拜的宗旨相契合,所以寿星崇拜很自然地成了生日礼俗的一部分。最先把寿星祭祀纳入生日礼俗的是唐玄宗,他要求朝廷在他的生日千秋节之时祭拜寿星。玄宗不但祭拜南极老人,同时也祭拜角、亢,为了长寿,他哪个寿星也不敢怠慢。
从此以后,当一个人过生日的时候,亲友们喜欢送寿星画或绘有寿星图案的礼物。宋代田锡《咸平集》卷十六《乾明节祝圣寿》:“古字数行仙药诀,蛟绡十幅寿星图。”这是写宋太宗的生日乾明节臣子们送的寿星图有十幅之多。
[宋]张纲《华阳集》卷三十四《代人上郑相生日三首》之一:“四方争献寿星图,祝公千岁身长健。”说的是宋徽宗时的宰相郑居中过生日时四方争献寿星图的事。元代方回《戊戌生日》诗之二:“客舍逢生日,邻家送寿星。”元无名氏《汉钟离度脱蓝采和》第二折:“今日是我生辰之日,众伙伴又送礼物来添寿。兄弟,将寿星挂起,供养摆上。”康熙六十大寿的时候,诸皇子皇孙进献的礼品中有众多的寿星图画和寿星雕塑,如宋代李小仙画的“寿星图”、“万年竹寿星”、“琥珀寿星”、“如意玉寿星”、“竹寿星”、“玉寿星”、“竹根寿星”、“琥珀南极寿星”等(《万寿盛典初集》卷五十四)。这些事例反映了过生日时送寿星习俗的盛行。
捷克人的饮食以猪肉为主,日常民族饭菜是猪肉排 、甜酸菜和馒头片,捷克人喜饮啤酒,人均消费量160升,据世界首位。到了捷克,可别错过捷克人常吃的Knedliky,也就是面皮包肉馅的洋水饺,但是配上东欧人...
酒与民俗不可分。农事节庆、婚丧嫁娶、奉迎宾客等民俗活动,酒都首当其充成为主角。无酒不成礼,无酒不成俗,离开了酒,民俗活动便无所依托。贵州各民族绚丽多姿的酒礼酒俗,构成了贵州酒文化令人陶醉的千年画卷。能...
盐城的风土人情摸秋 立秋之夜,盐城北部地区传有“摸秋”的习俗。这天夜晚人们可以在私人或集体的瓜园中摸回各种瓜果,俗称“摸秋”。丢了“秋”的人家,无论丢多少,也不叫骂,此俗相传始于元代。 元末,淮河流域...
壮族迁徙及分布桂平市壮族除部分土著外,其余均从外地迁徙而来。另一部分来自贵州,另据壮族民间族谱记载,一部分则从广东迁到平南再迁入本市。服饰壮族男女惯穿自织自染的棉、麻布服装(冬棉夏麻)。男穿对襟唐装衫...
咖啡对于工作人员来说是必不可少的物品,特别是经常熬夜的工作者,不过喝咖啡杯子就很重要,一款舒适顺心的杯子能给人很好的心情,不仅如此还能提高咖啡的档次。本站小编为你带来世界上最大的咖啡杯。英国伦敦,一个...
达斡尔族是一个民族特点非常鲜明的少数民族。特别是达斡尔族长期以来的饮食文化方面表现出的爱吃“库木勒”,即柳蒿芽,后又成功地创办了“库木勒”节,把这种饮食文化现象转化为社会文化现象之举,就颇有自己的独到...
情人山头对唱歌(一)男:山歌没人起头我起头林光唱到西街头街上看看无限好 好比温州和杭州女:山歌很早妹起头天亮唱到没日头东边唱到水南户西边唱到张山沟男:唱起山歌没因由想妹和我同个枕头女:杜鹃开花红辣辣好...
来到杭州,除了欣赏西湖美景外,还有一个地方是必去的,那就是清河坊。清河坊自南宋以来,这里就是商铺林立、酒楼茶肆鳞次栉比,是杭州城的政治文化中心和商贾云集之地。据说,清河坊的得名,与南宋的太师张俊有关,...
香港的殡仪历史记载始于1930年代后期,当时香港的殡仪服务主要由义庄包办,但由于使用者的家境普通,所以义庄提供的殡仪服务通常只为灵柩暂存、大殓、出殡及下葬。而家境较富裕的,通常会光顾长生店的上门式殡仪...
死者、丧事礼称竹溪县对死者、丧事称谓,一直沿袭传统礼称,忌称“死”、“丧”。自己亲人死亡,称“走”。幼年死亡称“丢了”或“夭折”。病亡称“病故”。老年人死亡,加称“老”、“去世”、“过世”、“仙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