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人认为,之所以有旱灾,是因为一种叫做“旱魃(音拔)”的怪物在作怪,而之所以有蝗灾,是因为“蝗神”在显威。所以,当旱灾和蝗灾爆发的时候,百姓们一般会进行“打旱魃”和“拜蝗神”的活动,这种做法显然不会有任何作用,只能等蝗虫把庄稼糟蹋完以后,自己迁徙到别处。
随着经验的增长,古人逐渐开始用一些积极的办法对付蝗虫,比如开元贤相姚崇,面对山东地区的大蝗灾,就破除了迷信,用驱赶、抓捕焚烧,挖坑填埋的方式与蝗虫对抗,效果颇为显著;元朝的时候,人们在继承前代治理蝗灾的基础上,开始思考预防蝗灾的方法:初秋的时候,将藏在田地里的蝗虫卵用锄头刨出来,趁着“秋老虎”的强烈日光将其晒死,此法对于预防蝗灾十分有效;明代,徐光启系统地总结了历代治理蝗灾的方法,并在《农政全书》中设《除蝗疏》专门记载除蝗方法。
清代张集馨《道咸宦海浮沉录》中记载的方法:扑蝗之法,如行军然。以十人为一队,二人持锹挖长壕丈余长,三四尺深,浮土堆在对面,四人在后,二人在旁,齐用长帚轰入沟中。二人在六人之后,用长柄皮掌,将轰不净者扑毙。一员官,领二百人,作二十队,每日可得数十担。蝗入沟中,即将所堆浮土,掀入捶实,何虑不死?其在禾嫁中者,令妇稚在内轰出,或售卖,或换料麦,悉听民便。其在临河乱石中藏匿者,多用石灰水煮之。在峭壁上长帚不及者,用喷筒仰轰。有蝗之地,如非沙板田地,将跳跃者扑毕,雇牛翻耕,将子捡出,蝗子与落花生形同,每甬百枚。蝗子捡尽,再用石滚将地压平,后又用铁钯刨出,无不糜烂。前人成法,俱指平地而言,未曾议及山中。其平地用牛翻耕,用羊数百头来片践踏,顷刻如泥,试行已验。
此为道光十七年(1837),张集馨做山西朔平知府时给上级上的折子。他自己的记载是“月来扑捕甚力”,不过还是有很多虫蛋,让他很焦灼。从中可见,捉到的蝗虫,可以卖钱。实际差不多是以工代赈。
从此,蝗灾的治理就有了经验上的指导和借鉴,加之朝廷对无作为官员的严厉惩处,以及对蝗区百姓赋税的减免,使得蝗灾对人民生活造成的影响大大减弱。
古时候的人为什么那么傻,既然蝗虫那么多,人们为啥不吃它们充饥,度过难关,而是眼睁睁地被饿死呢?难道蝗虫不能吃吗?
第一、古时候的人非常迷信。蝗虫来的往往非常突然,没有一点征兆,一下子不知道从哪里来那么多蝗虫,也不知道他们向哪里去。即使现在也完全无法解释,突如其来的蝗灾是怎么形成的。所以当蝗灾出现的时候,人们手足无措,第一反应就是"天"灾。是来自于上天的旨意,要惩罚这个地区的百姓了。因此大家又把蝗虫叫做"蝗爷"、"天蝗"或者"神蝗"。
面对遮天蔽日、突如其来的蝗虫,百姓惊恐万状,诚惶诚恐,纷纷带上贡品,来到田间地头,或者在自己的院子里,把贡品摆上桌子,仰天祭拜,向神灵祈祷、祈求上苍让蝗虫嘴下留情,放过这里的百姓。害怕蝗虫的,不光是底层的"愚昧"百姓。就是高居庙堂之上的国家栋梁也惶恐不安,惊慌失措。在唐朝贞观年间,长安一带发生蝗灾,大臣们看到如此惨景,都觉得是李世民犯错,上天降罪,警告皇上。纷纷劝告李世民吃斋沐浴,向上天祈祷。李世民觉得自己没有犯错,没必要向老天认错,反而觉得蝗灾是自然灾害。为了说服大家,他自己亲口抓了一把蝗虫,放到嘴里,津津有味吃了起来。但即便如此,也不能驱散百姓心头的恐惧。因为皇帝不是凡人,是真龙天子,他敢吃,我们普通百姓可不敢吃,那样老天就更降罪自己了。因此,老百姓还是不敢吃,因为那是"神虫"。
第二、蝗虫不好抓。蝗虫来如风、去如电,时速达到15公里。而且蝗灾发生的时期,蝗虫是群居状态,很少掉队开小差的。这时候的蝗虫纪律严明,步调一致、行动协调。蝗虫来的时候,迅雷不及掩耳,走的时候也是眨眼之间。因此,你就是想吃,也没有来得及反应,它们已经过去。一般情况下,根本就抓不到。
第三、蝗虫只能解决暂时困难。即使人们敢吃蝗虫,即使可以抓到,但吃蝗虫只能解决一时的温饱。因为古时候没有冰箱,蝗虫再多,再好吃,也只能一时充饥。蝗灾多发生在夏秋季节,两个季节的平均温度至少都在20摄氏度以上。生鲜的蝗虫在这样的条件下,最多保存两到三天的时间,再放就滋生细菌,腐烂变质了。即使我们把它进行加工,烧烤过后,用盐巴腌制起来,也就是吃上两三个月,但是盐巴也一样很贵,有买盐的钱的有钱人,想来也不会挨饿。而且蝗虫再厉害,量也是有限的,根本不够人们吃上半月,更不用说吃到来年了。而蝗灾造成的危害却是下一个收获季,这么长的时间里,百姓没有吃的,依旧会被饿死。
达斡尔族是一个民族特点非常鲜明的少数民族。特别是达斡尔族长期以来的饮食文化方面表现出的爱吃“库木勒”,即柳蒿芽,后又成功地创办了“库木勒”节,把这种饮食文化现象转化为社会文化现象之举,就颇有自己的独到...
情人山头对唱歌(一)男:山歌没人起头我起头林光唱到西街头街上看看无限好 好比温州和杭州女:山歌很早妹起头天亮唱到没日头东边唱到水南户西边唱到张山沟男:唱起山歌没因由想妹和我同个枕头女:杜鹃开花红辣辣好...
来到杭州,除了欣赏西湖美景外,还有一个地方是必去的,那就是清河坊。清河坊自南宋以来,这里就是商铺林立、酒楼茶肆鳞次栉比,是杭州城的政治文化中心和商贾云集之地。据说,清河坊的得名,与南宋的太师张俊有关,...
香港的殡仪历史记载始于1930年代后期,当时香港的殡仪服务主要由义庄包办,但由于使用者的家境普通,所以义庄提供的殡仪服务通常只为灵柩暂存、大殓、出殡及下葬。而家境较富裕的,通常会光顾长生店的上门式殡仪...
死者、丧事礼称竹溪县对死者、丧事称谓,一直沿袭传统礼称,忌称“死”、“丧”。自己亲人死亡,称“走”。幼年死亡称“丢了”或“夭折”。病亡称“病故”。老年人死亡,加称“老”、“去世”、“过世”、“仙逝”、...
武当武术的发源地在湖北武当山,其创始人是元末明初的武当道人张三丰。张三丰将《易经》和《道德经》的精髓与武术巧妙融为一体,创造了具有重要养生健身价值,以太极拳、形意拳、八卦掌为主体的武当武术。武当武术具...
人类和所有生物都需要空气生存,受过污染的空气对人体是有害的,好的空气质量能带给人更高的生活质量,大多人都在追求健康的生活。大家知道世界十大空气质量最好的国家吗,现在一起和小编来了解一下吧。世界十大空气...
丹凤县位于陕西省东南部,秦岭东段南麓,因县城襟带丹江、背依凤冠山而得名,属商洛市管辖。地势西北较高,东南偏低,河谷相间,呈“掌”状地貌,是一个“九山半水半分田” 的土石山区县。全县森林覆盖率70%,是...
“关老爷,骑红马,不见金钱只管打”----山东莱州民歌。现在很多朋友的家里,或者公司店铺都供奉着财神,财神真的可以招财吗?民间相信是可以的,但是自己连供的财神是谁,如何供奉都不明白,怎么为自己招财呢?...
七夕乞巧,这个节日起源于汉代,东晋葛洪的《西京杂记》有“汉彩女常以七月七日穿七孔针于开襟楼,人俱习之”的记载,这便是我们于古代文献中所见到的最早的关于乞巧的记载。后来的唐宋诗词中,妇女乞巧也被屡屡提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