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客网

山东济南的第三大名泉珍珠泉

仙仪桑2023-11-21

山东济南的第三大名泉珍珠泉

珍珠泉是济南的第三大名泉,泉池长42米、宽29米,周围砌以雪花石栏,岸边杨柳轻垂,泉水清澈如碧,一串串白色气泡自池底冒出,仿佛飘撒的万颗珍珠,迷离动人。

历史上名士咏泉的诗句楹联甚多,风流倜傥的乾隆帝更是多次南巡到过济南,对珍珠泉是赞赏有加。至今乾隆帝咏珍珠泉御碑,还矗立在泉池的北岸。

碑文于下:

“济南多名泉,岳阴水所潴。其中孰巨擘?趵突与珍珠。趵突固已佳,稍藉人功夫。珍珠擅天然,创见讶仙区。卓冠七十二,分汇大明湖。几曲绕琼房,一弘映绮疏。可以涤心志,可以鉴眉须。园流有灵孕,颗颗旋相於。乍如历海峤,鲛人捧出馀。又如对溟渤,三五呈方诸。作霖仰尧题,泽物留神谟。我来值暮春,农夫正新畲。看彼芃芃者,欣此涓涓如。安得符圣言,远近均沾濡”。

历史上最早圈占珍珠泉,在这个环境优美的地方为自己造起豪华府第的是金末元初山东尚书省兼兵马都元帅、知济南府事张荣。1226年,张荣投降元太祖铁木真。张荣投降后,由于他在对南宋的作战中屡立战功,1260年,忽必烈(即元世祖)即位,封他为“济南公”,后被追封为济南王。

张荣祖孙三代一直把珍珠泉大院作为他们的住宅,因此在院内修建了不少楼、台、亭、阁,白云楼即其中之一。据史书记载,当年白云楼建在濯缨湖以北的珍珠泉南岸。该楼雄伟宽敞,仅楼基即高丈余。站在白云楼极目四望,北可观明湖碧波、黄河帆影,南可望梵宇簇立、群山青葱。尤其是雪后初霁之时,凭栏远望,但见晴光四野,白云缭绕,绮丽景色,宛然如画,此景当时被人称为济南一大景观,即“白云雪霁”是“历下八景”之一。

明朝最早走进珍珠泉大院的是时任山东都指挥使的平安。平安跟随太祖朱元璋起兵,因作战勇敢,深得朱元璋赏识,一路提升,官至济宁卫指挥佥事。后来,平安任山东都指挥使,都指挥使为地方最高军政长官。就职后,平安以珍珠泉大院为都指挥司衙署,并把白云楼改为白云亭。明人王象春在《齐音》一书中写到:“将军百战血衣腥,醉舞龙泉漱晚汀。今日笙歌还此地,白云楼改白云亭”。就是为此而发的感慨。

康熙二年(公元1663年),周有德出任山东巡抚。康熙五年(公元1666年),周有德在明德王府旧址开始兴建巡抚衙门。衡王是明宪宗朱见深的第五子,明成化年间被封为衡王,就藩青州,周有德修建巡抚衙署,自然想到辖区内破败的衡王府。于是下令拆掉衡王府大殿,把所有能用的木材砖料,就连衡王故宫的名花异石也悉数迁至济南。

巡抚衙署修建后,康熙、乾隆几次南巡经过济南,都以珍珠泉巡抚衙署做为行宫。康熙皇帝在六次南巡中,有三次来济巡视。第二次是在康熙二十八年(1689年)阴历正月十六日。这次康熙南巡路过济南,游览了珍珠泉。在珍珠泉,他赋《观珍珠泉》一诗,并题“作霖”二字赐山东巡抚钱珏。《观珍珠泉》诗曰:

一弘清浅漾珠圆,细浪潆洄小荇牵。

偶与诸臣闲倚槛,堪同渔藻入诗篇。

辛亥革命后,北洋军阀张怀芝、田中玉、郑士琦等先后来任山东督军,均以珍珠泉大院作为督军衙署。后来张宗昌、韩复榘均在这里处理政务工作。

民国初年至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共有22位山东行政长官在珍珠泉大院办公、居住。

1937年冬季,日军大举进攻济南,在“焦土抗战”政策下,珍珠泉院内放的一把大火,烧掉了韩复榘住的“东大楼”和一些主要建筑,只剩下大门内的原巡抚大堂和他及其僚属办公的原腊园。

1948年9月16日,济南战役打响。24日,攻城战斗胜利结束,济南宣告解放。1951年起,济南园林部门首先疏浚珍珠泉院内的玉带河,垒砌泉池,栽种花木,平整路径,扩大珍珠泉池,整修了原抚衙大堂和现在海棠园内的两座北厅房及其他平房等。1957年3月、1958年8月和1960年3月毛泽东主席三次来济。1960年毛主席来济视察时,正值珍珠泉北岸的桂开,香气袭人,毛主席看后非常重视,一再叮嘱好好保护。

1980年珍珠泉再次整修时,改建并加高了原来的大门,进一步疏浚了泉池、湖水和院内玉带河,并把珍珠泉池扩大约1240平方米、水深约2米。同时把池周围的铁栏杆改为汉白玉石雕栏,池内蓄养红、黑鲤鱼;池南又新建探入池中的水榭,供人游憩,池中央伫立起原山东省委副书记高启云题写的泉名碑——珍珠泉三字。

2004年,珍珠泉大院进行了全面整修,绿化施工时在“清巡抚院署大堂”北面的空地,相继挖出两眼泉子和一个大殿座基。

如今的珍珠泉大院面貌焕然一新。海棠园、浮矶亭、明戏台、清巡抚大堂等名胜古迹修旧如故;唐槐、宋腊、宋海棠、桂香柳等古树新木,洋溢着欣欣向荣的朝气。

热门推荐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