洪洞县人文资源古老,民俗风情独特。六百多年来,“问我祖先在何处,山西洪洞大槐树”的民谣使洪洞大槐树成为寻根问祖的主要目的地,其境内现有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五处。
广胜寺位于洪洞县县城东北17公里霍山脚下,寺始建于东汉桓帝建和元年(147年),原名俱庐舍寺,亦称育王塔院,唐代改称广胜寺。唐大历四年(769年),中书令汾阳王郭子仪撰置牒文,奏请重建。宋、金时期,广胜寺被兵火焚毁,随之重建。元成宗大德七年(1303年),平阳(今临汾)一带发生大地震,寺庙建筑全部震毁。大德九年(1305年)秋又予重建。此后,明嘉靖三十四年(1555年)和清康熙三十四年(1695年),平阳一带又发生地震,但这两次地震寺宇未遭大的损坏,除上寺飞虹塔及大雄宝殿明代重建外,其余均为元代建筑。
广胜寺分上、下两寺和水神庙三处建筑。上寺在霍山巅,翠柏环抱,古塔耸峙,琉璃构件金碧辉煌。下寺在山麓,随地势起伏而建,高低错落,层叠有致。飞虹塔是迄今为止发现的唯一留有工匠题款、最大最完整的琉璃塔。它和曾在这里珍藏的《赵城金藏》、水神庙元代壁画,并称为“广胜三绝”。
洪洞玉皇庙位于山西省洪洞县城西北5公里辛北村,元太宗已丑 (1229)年建,明、清和民国均有修葺。坐北朝南,分前后二进院落,前院南侧为戏台(以改观),东侧为玉皇庙大门。后院中轴线上由南向北依次排列为正门、仪门、玉皇殿,两侧建有东西朵殿、厢房。现存建筑玉皇殿和东西朵殿为元代遗构,余皆为明清建筑。庙内存有明代石制罗盘。
洪洞关帝庙位于洪洞县城文庙街,创建于元大德十年(1306年),后历代均有修葺。关帝庙坐北朝南,占地面积1364平方米。沿中轴线由北向南依次为前殿、献殿、露台、戏台、春秋楼,两侧为东西廊房和钟、鼓楼。春秋楼又名三真阁,十字歇山顶楼阁式建筑。基座为十字券拱式过街通道,上中下三层为木构建筑,墙内有八根通柱。楼内三层塑一木雕关公坐像,通高1.5米。
洪洞商山庙位于洪洞县赵城镇孙堡村,商山庙,因祀奉伏羲、神农、轩辕三皇而得名三皇庙。其创建年代不详,就其商山庙名称来看,创建时是为了祀奉秦朝末年隐居商山的信奉黄老之学的博士“商山四皓”而建。明代时改为祀奉三皇。庙内主要建筑有三皇殿、关帝殿、三官殿、法王殿等。四座大殿均结构简练,用材较大。各殿内后槽均砌龛并有塑像,山墙绘有壁画共100余平方米。在遍地早期木建筑的山西,商山庙进国保,壁画估计加分不少。
净石宫位于洪洞堤村乡干河村,因建在村西净石山下而得名,创建于明弘治元年(1488年),后历代均有修茸。现存建筑为明中后期遗构,占地约5亩余,山门,融宁宫同在中轴线上,左右各有配殿、耳殿、建筑结构疏密得当,布局精巧,主次分明。
净石宫坐北朝南,二进院落,东院有北大门、东廊房、南窑洞三孔;西院有正殿、东西配殿、东西垛殿、窑洞两孔、二门、过路戏台等建筑。西院正殿为主体建筑,面阔三间,进深六椽,单檐悬山顶。殿内神龛内悬塑盘龙和42尊塑像均为明代作品,东西山墙及后墙保存壁画80平方米,为清顺治五年(1640年)绘制。
山门,明代建筑,建在宫院正南,两侧砖砌起墙,上以木板平覆,木构倒座戏台于其上,下部为通道。戏台坐南面北,砖砌台明,高1.5米。面阔三间,进深四椽,顶部为悬山顶与十字歇山顶相结合,明间为十字歇山顶,次间为悬山顶,琉璃瓦覆顶,当地称作“八卦悬顶”。前檐下额枋施有彩绘。
西院正殿为主体建筑,建于明代,砖砌台明,高0.5米,面阔三间,进深六椽,单檐悬山顶,前檐插廊,明次间均设格扇门。殿额题匾“融宁宫”,“融”有作久远解,放映出人们对平定安和环境的热爱与期盼。殿内供奉玄天上帝,玄天上帝,又称真武大帝,为道教中主宰北方的大神。神像披发仗剑端坐于须弥座上。传说真武大帝曾助周武王伐纣有功,玉帝册封为玄武,加号“太上紫皇天一真人”。宋真宗大中祥符年间,尊为“镇天真武灵应武玄天上帝”。明代张三丰创立的武当派道教崇祀真武,以真武为祖师,后人又称真武大帝为“玄天祖师”。
大殿真武像上悬塑天宫楼阁,许多姿态各异的天神出没于云雾间,悬塑分做上下两部分,顶部彩塑楼阁三所,正中垂檐歇山顶,底层出抱厦,内奉元始天尊,左右有天神持戈怒立。左为灵宝天尊,右为道德天尊。道家意想中的神圣天堂,在民间匠人的手下表现得至高无上。二层悬塑多为神仙官吏。玄天大帝两侧塑有周公和桃花女。传说周公、桃花被玄天大帝收服后,封为元帅,在帝座前效力。左右檐柱盘龙怒张。须弥座前塑有龟、蛇二将。神像背后彩塑龙雾花卉,祥云萦绕,金碧辉煌,彩塑人物大约十几公分,但神情并肖,栩栩如生。
东西山墙形如现代环画形式,采用传统的散点透视法绘有玄天大帝八十二化。形象地表现了玄天大帝从“梦中月”始到“天帝赐剑”、“翻山裂石”、“武当镇帅”……直到受封“玄天上帝”的整部情节。画法精细工致,用笔遒劲,线条简洁有力,壁画设色对比明显,因多采用矿物颜料,至今仍光彩人。反映了明末清初真武信仰在山西等北方地区传播的情况。学者把芮城永乐宫、广胜寺水神庙、融宁宫的壁画分别定为晋南元、明、清三个时期的代表作。足见它的艺术价值与学术价值不同凡响。
传说畲族的祖先是狗头王,人身狗头。为什么人身狗头呢?古时候,高辛帝宫中有个左耳奇大的大耳婆。一天,高辛帝请医生替大耳婆治耳朵。医生却在耳朵里扣出一颗蛋来,群臣把蛋拿到宫中的一个楼上。天上的凤凰领着地上...
孟轲之母因为“孟母三迁”和“断机教子”等故事成为天下母仪的典范。但是孔子母亲颜征在的教子故事,却鲜为人知。其实,孔母在孔子的成长中同样起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孔子家族先祖微仲,是商朝最后一个国王纣王的弟弟...
车村,一个很奇怪的名字。车村每年年初六都要从姚夫人庙里请出姚娘娘到村里巡游,保各家各户平安,各家各户都会在姚娘娘到来之前准备好祭品和香火祭拜娘娘。当天是车村一年中最热闹的一天。对于乡间的神仙,我见得很...
山西民间普遍信奉财神爷,希冀发财致富,商人更甚,商号店铺大都供奉财神爷。民间一般把赵公明视为财神,大约来源于《封神演义》,因他助商纣王抗周,被姜子牙治死。姜子牙封他为正一龙虎玄坛真君,统帅招宝天尊萧升...
世界上最高的女人我们都说姚巨人,但是世界上有一个女人比她还高,虽然不会打篮球,这名“壮汉”的身高竟达到了2.31,成为了世界上最高的女人。印度人艾伦,这名世界公认的最高女性,2...
很多事情我们习以为常,但却不知来源,比如为什么是上厕所下厨房?羊到底是怎么了要替罪?男宠和面首两个词到底有毛关系?犬子的爸爸为什么甘心当犬爹……常见又难解,细思极困惑。1、为什么是上厕所、下厨房?中国...
会龙山雷祖庙会(简称雷会)是河湟地区传统民俗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广泛的群众性和民间传承性,有着悠久的历史。会龙山龙福观是道教、佛教、藏传佛教为一体的民间信仰多元文化并存的地区(道教殿宇:雷祖殿、斗...
北京有多少胡同呢?据文献记载,在明代就多达几千条,其中内城有900多条,外城300多条。清代发展到1800多条,民国时有1900多条。新中国成立初统计有2550多条。后来合并了一些旧名,新命名了一些;...
布依戏是盛开在贵州高原的一朵鲜花。它最先是从祭祀仪式跳神活动中孕育出来的。在跳神的基础上,先后创立了布依板凳戏,布依彩绸(即八音坐弹戏)和布依地戏。以后一些民间艺人,再经过改造、融合,使它逐渐成为布依...
壮族人民能歌善唱,右江一带称为“欢”,左江一带称为“诗”,桂北一带称为“比”和“欢”,都是唱山歌的意思。有定期举行的唱山歌会,称为歌圩。歌圩日期各地不同。以农历三月初三为最隆重。大山歌圩有万人以上参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