伶伦,又名洪崖先生,是华人始祖轩辕黄帝的一位大臣。《列仙传》中记载:“洪崖先生,黄帝之近臣伶伦也”。《吕氏春秋.古乐》篇中说道:“黄帝使伶伦伐竹于昆谷溪,斩而做笛,恰五凤飞鸣,合其音而定律”。伶伦诞辰为正月初三。距今4500年前他斩竹做笛,铸钟而乐,祭典点笙,培训月工,被奉为中华音乐鼻祖。
相传,伶伦采昆仑山竹,十二根为排,一端制齐,另一端依次长短,齐端朝上置于地下。当冬至时大地中阳气随气象而动,上升外射,第一根竹管有气冲出,灰飞,形成黄钟的宫音,因随阳气而生,故称阳律。
冬至,阳初而始,阳气上升,随时间推移由弱到强,夏至阳气达极;夏至,阴初而始,冬至阳气收至极处,达极弱;每年十二个月,周而复始。依竹管音调高低清浊分为黄钟、大吕、太簇、夹种、姑洗、仲吕、蕤宾、林钟、夷则、南吕、无射、应钟十二个音阶。
十二音阶与每年十二月份相对应,黄钟调应冬至,农历十一月;大吕律应农历十二月;太簇律,应农历正月;夹钟律应农历二月,以此类推,奇数月份为阳,偶数月份为阴。
根据历史记载,洪崖丹井是黄帝乐臣伶伦修炼处
因此,十二音律分为阴阳两类:黄钟11、太族、姑洗、苏宾、夷则、元射为六个阳律,又称律;大吕、夹钟、仲吕、林钟、南吕、应钟10为六个阴律,又称吕,故古典十二音律又称律吕。也叫十二律吕。中国古典音律就此产生。
古有五音和七音,这个“音”也相当于今天的音阶。五音为宫商角(jue)徵(zhi)羽,加上变宫和变徵,构成七音,即宫商角变徵徴羽变宫。七音与今天1234567七个音阶相对应。
七音中以其中任何一个音作为乐曲旋律的主音,置于核心地位,就构成了一个调式,不同调式有不同的情感色彩和表达功能,产生不同的音乐效果。如“变徵之声”即变徵调式,旋律苍凉悲壮,适宜于悲歌;羽声调式则高亢激越。
古人从月份气候变化冷热程度不同体现出阴阳变化,与天气相应定出音调高低。有人测试黄钟调相当于西方音乐中的C调,无射调式相当于A调。
古代还有八音,这是对乐器的统称,包括金石丝竹等八类,每类包括若干种乐器。中国乐器经数千年发展,形成众多品种,曲目丰繁,大致分为合奏及独奏两大类。合奏乐器多为锣鼓、唢呐、二胡、琵琶、扬琴、三弦、笛、笙、箫等;独奏乐器以古琴、琵琶、二胡、板胡、笛子、筝等为主。
洪崖丹井为中国古典音乐的发源地,位于江西南昌湾里区洪崖公园,是江西十大名胜之一,也是南昌别称洪都的根据。
距今4500年前,中国音乐鼻祖黄帝乐臣伶伦洪崖子在此凿井炼丹断竹奏乐,创制音律,被后人视为灵地。晋代以来先后有郭璞、卸装、张九龄、陆羽、欧阳修、黄庭坚、张商英、岳飞、周必大、张位、八大山人等许多名流高士到此寻仙问古,题刻留记,使洪崖名震神州。隋文帝开皇九年全国统一,命州,因洪崖所在,该豫章郡为洪州,唐曰洪州新府。
洪崖石壁俏绝,飞泉奔注,景色壮观。明大学士张位留有“何福生居此,桃园莫更寻”的诗句。洪崖瀑布泉被茶圣陆羽品位天下第八泉。
河北涞水县西北15公里处的龙宫山上,有座辽代修建的花塔,塔高约10米,是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
花塔所在之处,就是华人音乐始祖伶伦当年发明乐律、培训乐工、测试乐器音准的地方。因此,这里古称“乐坪”(今称洛平,古文“坪”“平”通用,“洛”则是“乐”的同音字),山下四个洛平村也由此得名。
龙宫山和附近的伶山、釜山、山层崖、易县后山,是伶伦当年的常住地,因此,后人将这些地方统称为洪崖山。
釜山、钟模坑、伶伦制乐器作五律铸十二钟等遗址均在涞水县境内,炎黄大战等很多事件也是在涞水发生的,如:涞水旧志中载:黄帝战蚩尤时,曾在境内釜山藏乐;而釜山西侧的伶山,是伶伦研创乐律地方,伶山西侧的乐坪(今庆华寺所在地),是伶伦训练后山祭祀乐工、测试乐器音准的地方。釜山北侧的小山山层崖,其北坡半山腰有一处人称“钟模坑”的地方,相传是伶伦铸造祭祀乐器十二口钟的地方,该遗址附近至今散布着许多冶炼金属时的废渣。
伶伦当年常住的山被后人称作“伶山”,并建祠纪念。
鼓吹乐的传承者——如今肩负着后山“后土黄帝”祭祀仪式主持事宜的民间音乐会,每年阴历正月初三伶伦诞辰日,也来这里向塔上的砖雕“乐工”点笙对调,确保丝毫不差地将老祖宗伶伦创造的祭祀祖宗的“天音神乐”继承下来,将祭祀活动中的“请祖”、“送神”的礼仪继承下来,传承下去,以保祖宗香火永世不断。
很多事情我们习以为常,但却不知来源,比如为什么是上厕所下厨房?羊到底是怎么了要替罪?男宠和面首两个词到底有毛关系?犬子的爸爸为什么甘心当犬爹……常见又难解,细思极困惑。1、为什么是上厕所、下厨房?中国...
会龙山雷祖庙会(简称雷会)是河湟地区传统民俗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广泛的群众性和民间传承性,有着悠久的历史。会龙山龙福观是道教、佛教、藏传佛教为一体的民间信仰多元文化并存的地区(道教殿宇:雷祖殿、斗...
北京有多少胡同呢?据文献记载,在明代就多达几千条,其中内城有900多条,外城300多条。清代发展到1800多条,民国时有1900多条。新中国成立初统计有2550多条。后来合并了一些旧名,新命名了一些;...
布依戏是盛开在贵州高原的一朵鲜花。它最先是从祭祀仪式跳神活动中孕育出来的。在跳神的基础上,先后创立了布依板凳戏,布依彩绸(即八音坐弹戏)和布依地戏。以后一些民间艺人,再经过改造、融合,使它逐渐成为布依...
壮族人民能歌善唱,右江一带称为“欢”,左江一带称为“诗”,桂北一带称为“比”和“欢”,都是唱山歌的意思。有定期举行的唱山歌会,称为歌圩。歌圩日期各地不同。以农历三月初三为最隆重。大山歌圩有万人以上参加...
吕蒙正故里位于洛阳城东南10余里偃师市西南佃庄镇(现属伊滨区)相公庄村。北宋名相吕蒙正(944~1011年),洛阳人,幼贫苦读,孜孜好学。太平兴国二年(977年)进士及第,为将作监丞,通判昇州,不数年...
“飞山庙”曾经是城步常见的一种庙宇,也是中国中部和南部过去常见的庙宇。可以说,在过去,凡是有杨姓人聚居的地方,就有“飞山庙”。这种庙宇一般都二至三进的单层四合建筑,体积宽大,屋面盖青瓦,挑檐翘角;屋内...
捷克人的饮食以猪肉为主,日常民族饭菜是猪肉排 、甜酸菜和馒头片,捷克人喜饮啤酒,人均消费量160升,据世界首位。到了捷克,可别错过捷克人常吃的Knedliky,也就是面皮包肉馅的洋水饺,但是配上东欧人...
酒与民俗不可分。农事节庆、婚丧嫁娶、奉迎宾客等民俗活动,酒都首当其充成为主角。无酒不成礼,无酒不成俗,离开了酒,民俗活动便无所依托。贵州各民族绚丽多姿的酒礼酒俗,构成了贵州酒文化令人陶醉的千年画卷。能...
盐城的风土人情摸秋 立秋之夜,盐城北部地区传有“摸秋”的习俗。这天夜晚人们可以在私人或集体的瓜园中摸回各种瓜果,俗称“摸秋”。丢了“秋”的人家,无论丢多少,也不叫骂,此俗相传始于元代。 元末,淮河流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