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塘位于河北省省会石家庄西北60公里。属平山县中部丘陵与山地结合带,从历史上,温塘村是远近闻名的文化镇。平山县温塘镇有千余亩桃林,一到4月份,桃花盛开,漫天遍野粉红的海洋。
“温塘“桃花浴”起源并流传于温塘镇温塘村一带,民俗迄今已有2100年的历史了,民间传说涉及西汉、东汉、隋代、清代,及近现代等不同历史时期遗闻轶事、知名的“圣水”之泉,传说是举不胜举,名不虚传。
“温塘桃花浴”是起源并流传于平山县温塘镇温塘村一带,以温泉水为载体而衍生、发展起来的一种民俗活动。
每年农历三月,是洗桃花水的最好时节。四面八方的人们纷纷前往温塘沐浴“桃花浴”,有病治病,无病防病,洗去一冬的秽物,迎接崭新的春天,形成一年一度的温塘“桃花浴”民俗。“桃花浴”期间,各地村民纷纷到汉武帝庙上香祈福,有镇村主办的大型文艺演出、各种展览以及来自县内外的各种民俗活动纷纷上演,如民间歌舞、抬皇杠、拉花、渔家乐、武高跷、霸王鞭等。
“桃花浴”时节,青年男女举办婚事的也特别多,在新郎新娘洞房中婚床正上方都贴有“桃花女在此”几个字,以示吉庆祥和。整个温塘“桃花浴”民俗节庆活动持续一月有余。
温塘桃花浴民俗中的民间传说内容包括七仙女洗桃花水、汉武帝骑鹿寻泉、南蛮子盗宝、刘秀饮泉等。
“温塘桃花浴”以水为载体,把休闲洗浴、民间文学、历史故事、道教文化、医用知识和民俗演艺连结为一体,形成鲜明的水文化、水习俗特征。唯美奇幻的民间传说和丰富多彩的民俗活动互相印证,相得益彰。浓郁的乡土气息和隽永的民俗文化韵味,带给人们独特的休闲娱乐感受。
西汉时,汉武帝刘彻东游泰山时,途径常山,曾拜谒王母于平山城西北八里王母阁,宴饮间见王母貌丑,语涉戏谑,王母唾之,面生奇疮,久治不愈。汉武帝无奈拜求王母,王母示曰:欲疗疾,当浴此。于是,汉武帝乘鹿巡游以寻泉,在平山城西四十多里处,寻得“冷泉”。又行六里,见一片浅滩泉水突涌,两岸桃花映水而红,试之汤烫,遂命人挖塘池,浴之。闲暇野游春山,武帝封池塘西南一山曰白鹿台。归来再浴,恶疮即愈。
武帝感王母之神奇,封温塘温泉为“宝泉圣水”,并于房山新立王母祠。东汉章帝刘炟巡视北方时,也曾祀拜房山,临幸温泉。隋代大业四年,为铭记汉武帝幸临温泉开挖塘池之功德,邑人立汉武帝祠于温塘村西。清代康熙、乾隆、道光、光绪年间均留下许多碑刻记载有关温泉的故事,历代许多文人在泡汤后留有诗词歌赋,康熙十年白岩老人留碑刻“浴沂归咏”。
清代温塘村称“温汤”,后演变成“温塘”。自汉武帝开挖塘池后,温泉水也为各方百姓所洗浴享用,每年农历三月桃花盛开时节,温泉水温最高,水中矿物质分解充分,成为浴疗疾病的最好时节,后发展成为三月“桃花浴”习俗,有“姑洗月”之称。期间,过庙会,各地村民纷纷到汉武帝庙上香祈福,并举办各种演出和民俗活动,以示感谢天地造物神奇,欢度“桃花浴”好时节。
整个“温塘桃花浴”民俗活动持续一月有余,素有“一日桃花浴,三生无炎凉”之赞誉。
很多事情我们习以为常,但却不知来源,比如为什么是上厕所下厨房?羊到底是怎么了要替罪?男宠和面首两个词到底有毛关系?犬子的爸爸为什么甘心当犬爹……常见又难解,细思极困惑。1、为什么是上厕所、下厨房?中国...
会龙山雷祖庙会(简称雷会)是河湟地区传统民俗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广泛的群众性和民间传承性,有着悠久的历史。会龙山龙福观是道教、佛教、藏传佛教为一体的民间信仰多元文化并存的地区(道教殿宇:雷祖殿、斗...
北京有多少胡同呢?据文献记载,在明代就多达几千条,其中内城有900多条,外城300多条。清代发展到1800多条,民国时有1900多条。新中国成立初统计有2550多条。后来合并了一些旧名,新命名了一些;...
布依戏是盛开在贵州高原的一朵鲜花。它最先是从祭祀仪式跳神活动中孕育出来的。在跳神的基础上,先后创立了布依板凳戏,布依彩绸(即八音坐弹戏)和布依地戏。以后一些民间艺人,再经过改造、融合,使它逐渐成为布依...
壮族人民能歌善唱,右江一带称为“欢”,左江一带称为“诗”,桂北一带称为“比”和“欢”,都是唱山歌的意思。有定期举行的唱山歌会,称为歌圩。歌圩日期各地不同。以农历三月初三为最隆重。大山歌圩有万人以上参加...
吕蒙正故里位于洛阳城东南10余里偃师市西南佃庄镇(现属伊滨区)相公庄村。北宋名相吕蒙正(944~1011年),洛阳人,幼贫苦读,孜孜好学。太平兴国二年(977年)进士及第,为将作监丞,通判昇州,不数年...
“飞山庙”曾经是城步常见的一种庙宇,也是中国中部和南部过去常见的庙宇。可以说,在过去,凡是有杨姓人聚居的地方,就有“飞山庙”。这种庙宇一般都二至三进的单层四合建筑,体积宽大,屋面盖青瓦,挑檐翘角;屋内...
捷克人的饮食以猪肉为主,日常民族饭菜是猪肉排 、甜酸菜和馒头片,捷克人喜饮啤酒,人均消费量160升,据世界首位。到了捷克,可别错过捷克人常吃的Knedliky,也就是面皮包肉馅的洋水饺,但是配上东欧人...
酒与民俗不可分。农事节庆、婚丧嫁娶、奉迎宾客等民俗活动,酒都首当其充成为主角。无酒不成礼,无酒不成俗,离开了酒,民俗活动便无所依托。贵州各民族绚丽多姿的酒礼酒俗,构成了贵州酒文化令人陶醉的千年画卷。能...
盐城的风土人情摸秋 立秋之夜,盐城北部地区传有“摸秋”的习俗。这天夜晚人们可以在私人或集体的瓜园中摸回各种瓜果,俗称“摸秋”。丢了“秋”的人家,无论丢多少,也不叫骂,此俗相传始于元代。 元末,淮河流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