柞水系九山半水半分田的山区。宋元明时期人稀户寡,无村聚。清代初期,大兴农垦,朝廷屡次下令给柞水(时称孝义厅)召徕移民垦荒。广西的壮族,贵州的苗族、瑶族,云南的傣族纷纷迁来垦殖,使柞水成为汉、壮、苗、瑶、傣、回、满、维吾尔等民族的杂居区。来自广西的壮族,聚居在红岩寺的兰家湾,其他各乡也有分布;来自贵州的苗、瑶族集中分布在红石、高桥、两河、龙潭和老林等5乡;傣族集中分布在丰北河和银湾。
少数民族人民和汉族人民在长期的生产、生活中,和睦相处,互相扶助,互通婚姻。在风俗上互取所长,互有融合,至清代末期达到了大同小异。由于山大林密,劳动艰辛,文化生活贫泛,各民族很自然地把婚嫁这一人生喜事,视作开展文化活动的大好机会,逐步形成了诙谐、风趣的风格。这一习俗在长期的融汇贯通中,不论在汉族或其他少数民族中,已完全通行化一。
柞水的姑娘在选择配偶方面比其他地方的姑娘有更为明显的主动性和勇气。当她(们)选定了某一男青年后,就择良辰吉日,在大清早对方还没有起来的时候,来到男青年独居的窗外,用柔婉、缠绵的情调唱道:
山高路高难通天,
井里水深不行船。
金井河畔岸儿高,
哥没开口妹难恋。
男青年听辨音弄清是那位姑娘后,若对姑娘表示满意,就唱道:
妹儿行路哥走坡,
心想问妹人太多。
妹若有意来相好,
唱支歌儿来还哥。
姑娘听了,高兴地唱道:
唱歌之人识歌音,
撑船之人识水深。
采花之人识花路。
妹今已识哥哥心。
于是互相由窗孔里递过信物,诸如手镯、项链,80年代后时兴手表、耳环等,各自带在身上或手上,这对男女就算定情了。
男女双方定情之后,女方要经常到男方家去和男方相会,并帮忙料理家务,如挑水、做饭、洗锅、给老人缝补衣服,以赢得男方父母及兄嫂的喜爱。同时,还要在八九月间的夜里,去男方所筑用的田间茅庵里,用缠绵的情话,伴男方度过漫漫长夜;并在与野猪、狗熊的搏斗中,助男方一臂之力。在风雨凄凄的夜里,男女双方在庵棚里亦唱情歌,一方面互相倾诉爱慕;一方面使野猪、狗熊不敢逼近。
女唱:
情哥情妹紧相连,
好似葛藤把树缠。
生生死死在一起,
钢刀斩藤藤不断。
男唱:
妹儿生来好身段,
脸儿好像红牡丹。
哥有福气得到你,
生同枕头死同棺。
经过一、二年的考验、男女情投意合,决心白头偕老,才算熬婚成功。
在熬婚成功的基础上,由男方父母挑选儿女双全的媒人(男女均可),择吉日,携礼品,引着男方去女方家中。女方父母安排女方以烟茶招待后,大家围坐在一个方桌四周。男方先以伶利的口齿向女方父母说:你家有支花,花开香万家。我想来摘花,只怕不配她。女方母亲也以同样伶利的口吻回答:我家有枝刺梅花,娇生惯养在我家。浑身上下都有刺,不怕扎手就摘她。这时媒人必须说:男娃能吃苦,有刺不怕扎。把花养他家,香气飘天涯。说罢,由女方端上酒菜,先向媒人和男方敬上一杯酒。男方随即向女方父母各敬一杯栖。并喊一声爸、妈。此曰:开叫。这一婚缘即成定局。
在结婚前一月,男方备礼品和用红纸写成的结婚日期(名曰:报单),由媒人带男方到女方家中。在男方向女方父母叩首后,媒人将报单交女方父母,女方父母看过后交女方。女方看过后以兴奋的心情说:红纸写黑字,我已全知晓。嫁妆要准备,烦劳我二老。女方父亲接着说:我养女儿十多年,剩下只有三十天。我女不必多操心,所有嫁妆我承担。之后,男女二人向女方父母跪拜,由男方说:父母养女十多年,千辛万苦忙不闲。女婿就是半个子,照料父母我承担。
由男方备花轿,请乐班,去女方迎娶,女方父母设宴招待。因山区道路狭窄,途中翻山越岭、跨沟过河,抬轿的人要挑选胆大心细的壮实汉子,禁忌路上出事。前边两个抬轿的人要随时观察路面情况,向后边两个抬轿的人打招呼。语言要简短、明了,且均用吉祥词语。
当新娘由其父背进花轿坐静后。抬轿的人齐声说: 喝了喜酒,起身就走。主人放心,路上顺风。
花轿经过转弯处,前边的人喊:大弯小弯,新娘舒坦!后边的人喊随弯就弯,新娘情欢!
花轿过河踩石磴时,前边的人喊:踩石磴,新娘坐定!后边的人喊:踏当中,新娘心放松!
花轿上台子时,前边的人喊:上高台,新娘宏运来!后边的人喊:一步一步慢慢来,新娘今晚笑开怀!
花轿经过树枝遮顶的林中小路时,前边的人喊:青棚盖顶,新娘百事懂!后边的人喊:腰弯肩抗,新娘治家有良方!
花轿经过平坦大路时,前边的人喊;大路好走,新娘喜悠悠!后边的人喊:甩脚甩手,新娘今年就有(指怀胎)!
花轿到男方门口停下来后,抬轿的人齐声说:新娘下轿,吉星高照;互敬互爱,白头增老!然后依次拜天地、拜高堂、入洞房。
捷克人的饮食以猪肉为主,日常民族饭菜是猪肉排 、甜酸菜和馒头片,捷克人喜饮啤酒,人均消费量160升,据世界首位。到了捷克,可别错过捷克人常吃的Knedliky,也就是面皮包肉馅的洋水饺,但是配上东欧人...
酒与民俗不可分。农事节庆、婚丧嫁娶、奉迎宾客等民俗活动,酒都首当其充成为主角。无酒不成礼,无酒不成俗,离开了酒,民俗活动便无所依托。贵州各民族绚丽多姿的酒礼酒俗,构成了贵州酒文化令人陶醉的千年画卷。能...
盐城的风土人情摸秋 立秋之夜,盐城北部地区传有“摸秋”的习俗。这天夜晚人们可以在私人或集体的瓜园中摸回各种瓜果,俗称“摸秋”。丢了“秋”的人家,无论丢多少,也不叫骂,此俗相传始于元代。 元末,淮河流域...
壮族迁徙及分布桂平市壮族除部分土著外,其余均从外地迁徙而来。另一部分来自贵州,另据壮族民间族谱记载,一部分则从广东迁到平南再迁入本市。服饰壮族男女惯穿自织自染的棉、麻布服装(冬棉夏麻)。男穿对襟唐装衫...
咖啡对于工作人员来说是必不可少的物品,特别是经常熬夜的工作者,不过喝咖啡杯子就很重要,一款舒适顺心的杯子能给人很好的心情,不仅如此还能提高咖啡的档次。本站小编为你带来世界上最大的咖啡杯。英国伦敦,一个...
达斡尔族是一个民族特点非常鲜明的少数民族。特别是达斡尔族长期以来的饮食文化方面表现出的爱吃“库木勒”,即柳蒿芽,后又成功地创办了“库木勒”节,把这种饮食文化现象转化为社会文化现象之举,就颇有自己的独到...
情人山头对唱歌(一)男:山歌没人起头我起头林光唱到西街头街上看看无限好 好比温州和杭州女:山歌很早妹起头天亮唱到没日头东边唱到水南户西边唱到张山沟男:唱起山歌没因由想妹和我同个枕头女:杜鹃开花红辣辣好...
来到杭州,除了欣赏西湖美景外,还有一个地方是必去的,那就是清河坊。清河坊自南宋以来,这里就是商铺林立、酒楼茶肆鳞次栉比,是杭州城的政治文化中心和商贾云集之地。据说,清河坊的得名,与南宋的太师张俊有关,...
香港的殡仪历史记载始于1930年代后期,当时香港的殡仪服务主要由义庄包办,但由于使用者的家境普通,所以义庄提供的殡仪服务通常只为灵柩暂存、大殓、出殡及下葬。而家境较富裕的,通常会光顾长生店的上门式殡仪...
死者、丧事礼称竹溪县对死者、丧事称谓,一直沿袭传统礼称,忌称“死”、“丧”。自己亲人死亡,称“走”。幼年死亡称“丢了”或“夭折”。病亡称“病故”。老年人死亡,加称“老”、“去世”、“过世”、“仙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