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文彩庄园,又称刘氏庄园博物馆、大邑地主庄园陈列馆,它位于四川成都市大邑县安仁镇场口,占地总面积7万余平方米,建筑面积达2万余平方米。刘文彩庄园共有房屋三百五十多间,分布为南北两个部分,南部俗称老公馆,北部俗称新公馆。
刘文彩庄园极其奢侈,建筑造型千奇百怪,有长方形、方形、梯形、菱形等各种造型,处处楼阁亭台,雕梁画栋。另外,各种格子窗栅,雕花门缕刻飞禽走兽、奇花异草、吉祥博古图案等艺术装饰达数百种,件件更是精品。
刘文彩庄园是大地主刘文采和刘文辉的私宅。刚开始刘氏家族拥有田地不过百亩,当刘文辉成为大军阀后,刘氏家族的财富急剧暴涨,刘文彩庄园因此应运而生,而且规模不断地扩大。
据传,刘文彩每霸占一户农民的房产土地,就修一层墙,开一道门,直至形成四川省内首屈一指的大庄园。
刘文彩庄园是一座保存完好的庄园建筑群,及庄园遗存的大量实物和文献资料,加上独具特色的庄园陈列,向人们展示了晚清至近代初期地主家庭的真实生活场景。
刘氏庄园始建于清末时期,其后不断修建完善直至民国末年(1942年)修建完成,在之前刘氏庄园外人未请是不允许进入的,整个庄园共占地100多亩,整个建筑面积多达2.1万平方米,现存房屋就有180多间,由此可见这样的规模真的是不多见,足以称得上是目前国内规模最大的近代地主庄园建筑群,在1958年刘氏庄园筹建为陈列馆,面向游客大众开放,到了1997年的时候“大邑地主庄园陈列馆”正式更名为“大邑刘氏庄园博物馆”,现在是4A级旅游景区,一个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刘氏庄园的整体建筑是典型的川西坝子建筑风格,建筑群被一道6米多高的砖墙所围绕,其中共设有7个大门,现存房屋180余间,据说之前更多,在院内还有许多许多的天井,而且还设有3个花园,格局划分的相当精细,什么功能的房间都有,比如大厅、客厅、小姐楼、收租院、粮仓、水牢还有逍遥宫等等,走进庄园之中,曲径通幽,犹如迷宫一般,院落内古木参天所处可见,其中更不缺乏一些名贵树木,比如桢楠。
刘氏庄园的整体建筑除了我国传统的建筑形态,其中还融入了西方的建筑风格,在庄园内几乎所有门楼都拥有着精美的雕花,每一座门楼上的雕刻都不相同,有些雕花的颜色也有所不同,但都非常的精美,像这样的雕梁画栋,其实是具有较高的文物价值及艺术价值,也是我国近代史社会重要的史迹建筑之一。
现在的刘氏庄园博物馆目前由刘文彩几家人的生活现场、序馆、雇工院、收租院和庄园文物珍品馆等组成,主人刘文彩的卧室单单从外面来看就足以感受它的奢华,龙抱柱的大花床还有床前的柱子都很气派,而且还镶嵌着黄金,据说这个床是由3万金大米打造而成的,真的是很难想象这到底是怎样奢靡的生活。
博物馆内收租院北面的院落就是小姐楼,也就是刘文彩三个女儿所居住的地方,这里又被称之为“绣楼”,是一个院中院建筑,入口处的牌楼与其他的院内其他的牌楼相比除了非常气派,还多了几分的秀气,牌楼的门楣之上刻有“祥呈五福”四个大字,字的上端还浮雕有一枚圣洁绽放了的白色牡丹花,两侧的门柱还特意做成了朱砂色,与周边其他的青砖色很是协调,虽然已经经历近百年风雨,墙壁上也早已布满了黑色的苔藓,但置身门前,似乎依旧能够感受到这里昔日的辉煌。
小姐们的房间的内部,是按照当时的场景进行布置的,房间内的装修与院落的整体建筑很协调,都是采用了中西结合的风格,这里虽然看上去没有那么的奢华,但这里一应俱全的生活用品,还有一色的红色实木家具也足够反应出她们的生活有多么的富裕。
在刘氏庄园内还展览有《收租院》,在这里你可以通过114个大型的泥塑雕像来感受那个年代,收租的整个过程,整个泥塑雕像群共分为7组,分别从交租、验租、风谷、过斗、算账、逼租及反抗的情景,详细的向人们展示着,看后令人感触颇深。
在庄园内还有展厅内专门展示着刘文彩当时出门所需的交通工具,其中很吸引人眼球的汽车还是美国牌福特轿车,在当时可真的是不多见,在轿车的两侧还分别有一顶轿子和一辆黄包车。另外庄园内还有民俗陈列馆,再现了那时川西人们生活、生产的民俗风情文化。
链接
刘文彩于1887年(清光绪十三年)出生于四川省大邑县安仁镇刘家墩子,因其横行乡里、作恶多端,被当地群众称为“刘老虎”。
1921年,其弟刘文辉当川军旅长,驻扎宜宾,刘文彩先后被委任为四川烟酒公司宜宾分局局长、叙南船捐局长、川南护商处长、川南禁烟查缉总处长、川南捐税总局总办、叙南清乡中将司令等职。
刘文彩有了财权和军权,即在川南横征暴敛,仅叙府一地开征的项目就有四十四种之多,什么花捐、厕所捐、锄头捐等等,无奇不有。从乐山到叙府一百余公里就有强收护商税的关卡三十余处。他强迫农民种罂粟,继而收烟苗税、烟土税、经纪税、红灯捐,对不种罂粟的农民,就收懒税,使川南人民饱受其害。
1927年,刘文彩派兵捕杀了屏山县领导六千农民抗烟厘捐的农会负责人、共产党员徐经邦;1928年3月,刘文彩派军警特务杀害了中共叙府城区区委书记李筱文和叙府县委候补书记李家勋,并镇压了他们领导的抗捐暴动,屠杀共产党员和农会会员六七十人;1929年冬,又镇压了川南工农革命军,杀害革命军领导和战士五六十人;1931年3月,他又制造了震惊全川的“五人堆”事件,中共四川省委特派员梁戈、宜宾中心县委书记孔方新等5名党的领导干部惨遭其枪杀。
1931年夏,刘文彩与刘湘叔侄为争霸四川,矛盾日趋恶化,刘文彩派刺客去重庆暗杀刘湘未遂,更激起刘湘对刘文辉、刘文彩的愤恨。11月24日,刘湘派飞机轰炸宜宾,刘文彩仓皇逃命,出逃前,他用勒索军费的命令,仅两天就在宜宾城内搜刮20万银元,连同他过去掠夺的金银财宝,共装了4500余个大木箱,用20只船运回大邑家中。
1933年夏,“二刘”战争以刘文辉败退雅安而结束,刘文彩脱离军政界回老家安仁镇,他用盖有关防的空白官契在华阳、新繁、温江、崇庆、大邑、双流、邛崃等七县,采取霸占民田、买“飞田”、吃“心心田”、买“官田”等手段,豪夺田产12000余亩,还有银行字号22处、当铺5个、街房684间、碾子10座、公馆29个,家藏大量金银珠宝。从此,他开始过起了残酷剥削农民的恶霸地主生活:农民租种他的一亩田,先要交二斗黄谷作押金,由于通货膨胀,押金往往贬值,他便采取夺田另佃或换订新约的办法要佃户重交押金;他还特制量斗,用大斗进、小斗出的办法,在农民交租、购借粮时进行盘剥。
刘文彩妻妾成群,他家有20口人,常住安仁镇家的有六个,可是侍候他家的奶妈、丫头、雇工就有六七十个,这些人饱受虐待和折磨,甚至眼瞎身死。刘文彩豢养了一批的武装家丁和一批打手刺客,他心狠手毒、肆意滥杀,就连自己的亲戚、刘文辉夫人的族侄杨炳元,也因醉酒后对他评头论足,而被他派人枪杀于雅安闹市。为了扩张势力,刘文彩于1941年建立了袍哥组织公益协进社,各地的袍哥大爷、恶霸地主、土匪头子趋炎附势,在他的卵翼下为非作歹。
从1947年7月开始,解放战争的形势发生了根本性的转变,蒋军节节败退,解放军已进入了战略反攻阶段。这时,早已联共反蒋的川军将领刘文辉,更加坚定了与共产党合作、推翻蒋介石反动统治的立场。而刘文彩这个土豪恶霸却鼠目寸光,不但不反悔自己残杀共产党人和残酷剥削、镇压人民群众的罪恶历史,改恶从善,反而一意孤行,继续在大邑一带称王称霸,与共产党人作对。刘文彩曾企图利用肖汝霖组织的大邑青年会来与陈少夔争霸,当发觉不能驾驭时,就断了对青年会的支持。后来,刘文彩又查出中共地下武装拿走了他的武器,并在宝兴县山区击溃了他所豢养的大土匪郭保之的队伍,便开始预谋对地下武装进行疯狂的血腥镇压。
1949年10月17日,刘文彩病危回安仁镇途中,在双流县地界病死。(摄影:一孔之见)
捷克人的饮食以猪肉为主,日常民族饭菜是猪肉排 、甜酸菜和馒头片,捷克人喜饮啤酒,人均消费量160升,据世界首位。到了捷克,可别错过捷克人常吃的Knedliky,也就是面皮包肉馅的洋水饺,但是配上东欧人...
酒与民俗不可分。农事节庆、婚丧嫁娶、奉迎宾客等民俗活动,酒都首当其充成为主角。无酒不成礼,无酒不成俗,离开了酒,民俗活动便无所依托。贵州各民族绚丽多姿的酒礼酒俗,构成了贵州酒文化令人陶醉的千年画卷。能...
盐城的风土人情摸秋 立秋之夜,盐城北部地区传有“摸秋”的习俗。这天夜晚人们可以在私人或集体的瓜园中摸回各种瓜果,俗称“摸秋”。丢了“秋”的人家,无论丢多少,也不叫骂,此俗相传始于元代。 元末,淮河流域...
壮族迁徙及分布桂平市壮族除部分土著外,其余均从外地迁徙而来。另一部分来自贵州,另据壮族民间族谱记载,一部分则从广东迁到平南再迁入本市。服饰壮族男女惯穿自织自染的棉、麻布服装(冬棉夏麻)。男穿对襟唐装衫...
咖啡对于工作人员来说是必不可少的物品,特别是经常熬夜的工作者,不过喝咖啡杯子就很重要,一款舒适顺心的杯子能给人很好的心情,不仅如此还能提高咖啡的档次。本站小编为你带来世界上最大的咖啡杯。英国伦敦,一个...
达斡尔族是一个民族特点非常鲜明的少数民族。特别是达斡尔族长期以来的饮食文化方面表现出的爱吃“库木勒”,即柳蒿芽,后又成功地创办了“库木勒”节,把这种饮食文化现象转化为社会文化现象之举,就颇有自己的独到...
情人山头对唱歌(一)男:山歌没人起头我起头林光唱到西街头街上看看无限好 好比温州和杭州女:山歌很早妹起头天亮唱到没日头东边唱到水南户西边唱到张山沟男:唱起山歌没因由想妹和我同个枕头女:杜鹃开花红辣辣好...
来到杭州,除了欣赏西湖美景外,还有一个地方是必去的,那就是清河坊。清河坊自南宋以来,这里就是商铺林立、酒楼茶肆鳞次栉比,是杭州城的政治文化中心和商贾云集之地。据说,清河坊的得名,与南宋的太师张俊有关,...
香港的殡仪历史记载始于1930年代后期,当时香港的殡仪服务主要由义庄包办,但由于使用者的家境普通,所以义庄提供的殡仪服务通常只为灵柩暂存、大殓、出殡及下葬。而家境较富裕的,通常会光顾长生店的上门式殡仪...
死者、丧事礼称竹溪县对死者、丧事称谓,一直沿袭传统礼称,忌称“死”、“丧”。自己亲人死亡,称“走”。幼年死亡称“丢了”或“夭折”。病亡称“病故”。老年人死亡,加称“老”、“去世”、“过世”、“仙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