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客网

河南宝丰白雀寺

正青君2024-09-11

河南宝丰白雀寺

白雀寺位于宝丰县李庄乡古城村西父城遗址之上。白雀寺始建于后秦姚苌白雀年间(公元384—385年)。古人以白雀为瑞应的象征,白雀集而吉祥至。相传白雀年间白雀群集于父城故址——古槐之上,人们以为祥瑞而建起寺庙称白雀寺。

白雀寺所在的父城故址在春秋时代称城父。城父是楚平王的儿子太子建的封邑。太子建是楚庄王的曾孙。太子建守城父期间曾设庄王祠,四时祭祀,所以后人就将城父楚庄王祠视作楚庄王故宅。明《正德汝州志》载:“白雀寺在父城保,世传楚庄王故宅,有白雀之瑞,异槐一株。”所谓异槐者,是说白雀寺中古槐高大,人们从中抽出一板,上密布雀形图案。

白雀寺自十六国时期建成之后发展很快,成为汝州著名寺院。

隋朝年间,大画家展子虔、董伯仁都曾在白雀寺作佛教壁画。《画史》称:“展画汝州白雀寺。”展子虔历北齐、北周、隋,官至朝散大夫、帐内都督。展子虔善作佛教经典故事人物画,天下名寺皆有其画。世人誉为“展子虔画人物描法甚细,随以色晕开人物面部神彩如生意,虔俱可为唐画之祖。”《贞观公私画史》载:“汝州白雀寺、江陵终圣寺、洛阳光严寺皆有董伯仁画。”董伯仁,汝南人,多才多艺,乡里号为智海,官至光禄大夫,殿中将军,与展子虔齐名,画遍天下名刹。时人评价说:“董与展皆天生纵任,亡所祖述,动笔形似,画外有情。”

白雀寺历史悠久,自后秦至今,历北朝、隋、唐、宋、元、明、清,已有一千六百余年。白雀寺规模宏大,见于史志记载的殿舍有水天王殿、陆天王殿、千佛阁、地藏王殿、监斋殿、六祖殿等。白雀寺文物丰富,据记载有北魏永平、武平年间造像碑;北齐天保四年、十年两碑碣。明代宝丰学者,曾任陕西延安府同知的白宏撰有《白雀寺辨》,考证辩析白雀寺的来龙去脉甚祥,为后人留下了一笔宝贵资料。清代中州著名学者李-著有《重修白雀寺殿记》,追溯白雀寺的发展变化更是详尽。

在白雀寺千余年久盛不衰的历史上,唐以前以白雀寺名,宋代称慈寿院,元明清仍名白雀寺。宝丰八景诗《白雀异槐》云:“品策群材独此槐,谁人白雀寺前栽。屈枝坠露低旋砌,繁叶藏云暖护苔。解古乾坤增气慨,几因风雨长胚胎。清霄天籁闻丝竹。预兆来年有殿魁。”

宝丰县白雀寺位于李庄乡马庄行政村古城自然村南200米,是楚庄王三女大悲观世音菩萨出家修行的地方。旧时,这里万柏参天,碑碣林立,塔影森森,鸟语花香,景色宜人,为古宝丰有名的“八景”之一。

白雀寺历史悠久,但因其几次被毁并重修,始建于西晋太康末年。据清道光十七年(公元1873)修《宝丰县志》记载:寺内最早的碑碣为北魏永平四年造像残碑、东魏造像残碑、北齐天保四年(公元553年)、十年(公元559年)北齐武平四年造像残碑、隋造像残碑。历代都有重修。至迟在北宋已成为香山寺的下院。清初,宝丰文坛明星李桥水在重修白雀寺碑记中断言:计邑境内佛寺无有先于此者矣。邑人白在重修白雀寺伽蓝殿碑记中曰:则寺之创建,必在晋、宋、齐、梁间无疑,今父老相传,寺之先前有异槐,白雀筑穴于其上,故以白雀寺命名。至明代时,白雀寺主要有以下建筑:千佛阁(又名皇姑殿),陆祖殿,地藏王、蓝齐二殿,水陆、天王二殿以及关帝庙、戏楼、钟鼓楼、读经斋、僧塔等。另有阎罗殿、僧房、厨房、伽蓝等建筑。

令人遗憾的是,这座千年古刹在明末毁于战乱,清代在旧址上进行了重新修建。由于距今不是很久远,史料对当时寺院的情况也记载得较为详细。据李庄乡政府多年来搜集的《宝丰县志》等文献显示,白雀寺奠基时为长方形,南北略长,坐势脊阴朝阳,四周围墙一律石脚土身瓦顶。大门南向内分前偏两院,前院临门处有卫舍3间,迎门靠北是四大天王殿,殿内迎门有四大天王塑像,左右两侧为十八罗汉,神态各异,栩栩如生。天王殿东侧为关帝庙,内塑关羽像。西侧为陆祖殿,内置六祖神塑。四大天王殿之后为皇姑殿,又名千佛阁。此阁为三楹、四坡五脊形建筑,飞鸟挑角似展翅欲飞,殿脊呈灰邑筒瓦,拘设云龙图案。背端各立古将军像一尊,四角各有挂铃一枚,微风吹来,悦耳动听,远近可闻。阁内有端坐莲花台上的千手千眼佛一尊,金光闪闪,塑艺惊人。佛像两侧各有大小不同的佛塑八座,各个神态自若。

相传,寺前有一棵古槐树,即“白雀异槐”,老树虬蟠,枝繁荫盛,枝壮如龙形,其叶状如龙爪。据当地老人们讲,此树中间是空的,有洞口,他们小时侯常在异槐“肚子”里玩,也常有人在里面放一张桌子,四人坐在里面打牌。此外,寺内还有古柏一棵,株粗两人合抱有余。遇到丰收年,就有白雀筑巢在树巅,群众中流传着这样一句顺口溜:“紫云山上紫云气,白雀寺内白雀飞”。此树也是中空,高约9米,粗约1.6米。曾有人发现洞内有“百鸟朝凤”图案。有一年农历四月十五古会,一些南方人来到这里,以做生意为幌子,用高大翠竹将树围住,从而盗走鸟柏珍贵之中心板。从此,这棵古柏就失去了往日的生机。1968年文革时期,白雀异槐被毁,柏树也被一位翟集村村民挖走了。据当地人说,锯开柏树断面,皆有“白雀”图形,群众看后十分惋惜。在千佛阁后墙壁下有镶在墙体中的石碑,碑文谓官府保护古柏之法令,可惜现在也已经无存。

古柏北面院内偏西有三楹建筑,名曰钟鼓楼。在楼上东间内置一巨钟,高达两米,重约1500公斤,谓之钟楼;楼上西间置一大鼓,直径1米有余,高约2米,谓之鼓楼。每逢初一、十五祭奠之日,晨钟悠悠,鼓声阵阵。钟鼓楼西北有3间单檐歇山式建筑,名大佛殿,也称为后大殿,房顶青一色的筒瓦复扣,古朴典雅,殿内塑像也各具特色。大佛殿东西各3间殿堂,东为读经斋,西为阎罗殿。读经斋和阎罗殿前面也各有南北走向的小青瓦房屋5间,分别为僧房和厨房,寺内尚存寺塔一座,碑碣二十余通。这些碑碣记载着历代对白雀寺进行修葺,使之香火延续的经过。碑刻字迹苍劲有力,潇洒清秀,悦目赏心。白雀寺理是珍贵的文化遗产和重点保护文物。可事与愿违,1940年,这座千年古刹大部分毁于国民党第十三集团军汤恩伯之手。“文革”初,寺院又重遭破坏,楼宇亭阁荡然无存,碑林残存无几,致使昔日香火鼎盛的佛教寺院仅存遗址。

观音出家之地

如今的白雀寺虽然在规模上和以前相比有不小差距,但这并不能掩盖它在观音文化和佛教文化中的重要地位。白雀寺南依落凫山,东临运粮河,西与香山寺遥遥相望。白雀寺的山门、观音殿和大雄宝殿等建筑均按以前的样式进行了整修和重建。白雀寺有一口古井鹅皎井,为古砖砌成,呈楔形。这口井的水质奇好,甘甜可口,原为寺内众僧及父城居民之饮用。据传这就是当年妙善浇花所用的水井,井口直径1米左右,水深曾有20余米。

在白雀寺东北方向500米左右的运粮河畔有三座坟,是三皇姑衣冠埋藏之地,称为三皇姑坟,这三座坟呈三角形排列。三皇姑作为“济善救世”的化身,有着非常多的美丽传说。据说在上古时期,西方世界有一古佛,名为正法明如来,擅长佛法,常给众生演讲佛法,教化大众。东方(即中国)春秋战国时期,兵荒马乱,大动干戈,民不聊生。为了拯救众生于水火之中,正法明如来古佛神灵东渡,以慈航大士化身一颗明珠,投胎到中原父城楚庄王王妃怀中。庄王妃即将分娩时,大地震动,暴雨倾泻而下,转眼间,雨又急停了下来,一轮红日当空映照,一道美丽的彩虹挂在空中,庄王妃产下一女,屋内顿时奇香四溢,院内百花齐放。同时各种鸟飞到后宫,出现了“百鸟齐鸣,红光满天”的美丽神奇景象。国人无不为之惊骇,深感奇异。此女生下之后,不用洗而非常干净,且长相端庄秀丽。因有五色祥云覆盖在后宫上空,楚庄王甚是惊奇,为女儿取名妙善。妙善公主聪明伶俐,智慧超群,甚得庄王及王妃喜爱。妙善公主长大以后,其行为举止端庄大方,超凡脱俗。因庄王有三女,妙善最小,故国人尊称秒善为“三皇姑”。

三皇姑虽为帝王之女,却穿着普通服饰,从不修饰打扮,且始终保持节俭的习惯。据说有时她一天只吃一顿饭,且不食荤腥辛辣食物,三皇姑如同出家人一样,从不多言,言必劝人为善,讲的大多是因果无常。宫中之人称她有佛心。庄王不喜欢妙善的这种行为。妙善16岁时,庄王与王妃商议给妙善公主择一驸马,接替王位,同时,也是为了阻止女儿出家修行。妙善公主不从,决意持戒修行,学道成佛以报答父母养育之恩。妙善的举动若怒了庄王,庄王大发雷霆,把妙善“囚禁”了起来,并派王妃和妙善的两位姐姐去劝说她,而妙善执意修行。庄王无奈,便将白雀寺住持惠真招来,让惠真住持劝妙善放弃出家修行的想法,否则就派兵封寺。惠真住持将妙善带回寺中,欲与尼姑一道劝说妙善公主不要出家,然而,妙善对于佛法的理解已经达到了很深奥的程度,妙善谈论佛法时竟使尼姑听到入迷的程度。惠真住持将庄王的意思讲给妙善,而妙善已经心意已决。惠真回禀庄王没有办法动摇妙善的意志,庄王下令让妙善干重活累活,一切办法都用了,却始终不能改变妙善的想法。庄王大怒便派人火烧白雀寺。当天夜里,太白金星托梦给妙善,并施法将妙善救至香山寺。庄王火焚白雀寺,且烧死众多无辜的尼姑,造下恶业,落下疾病,且久治不愈。国内名医无数都治不好庄王的病,三年后他双目失明。

妙善三年来在香山寺修行已有成就,而此时庄王的疾病愈来愈重。一天有人为庄王献策,要治愈此病,需用亲生骨肉的手眼或无杂念之人的手眼做药引子。庄王就派人去问他的大女儿和二女儿。大女儿以儿女小为由拒绝献上手眼,二女儿以还未出嫁为由不愿献上手眼。献策之人告诉庄王在父城西南方有一火炷山(香山寺所在地),山上有仙人修炼,修炼之人无杂念,其手眼也可以做药引子。庄王派人去询问。在此修行的妙善决心要献手眼以救父报恩,但要求庄王学佛向善,庄王答应了。妙善自挖双眼,让来人斩去双手,此时山野震动,半空中有声音赞叹不已。

庄王病好之后为了感激献手献眼之人,就和王妃一起去火炷山还愿。王妃看仙人酷似妙善,因悲伤而掉下眼泪。妙善忙劝母亲并告诉王妃火烧白雀寺后自己并没有死。庄王与王妃听完后抱头痛哭,后悔不已。庄王发愿:“天地神灵,让我儿手眼重生,全手全眼,我必一心向佛。”庄王由于过于激动,将“全手全眼”说成了“千手千眼”。庄王发愿之后,天地震动,遍生五色祥云。空中传来鼓声,尔后,出现千手千眼大悲观音。不一会儿,三公主妙善便恢复了手眼,跃坐合掌,已经坐化。

据说三皇姑真身埋在香山寺下,现今的李庄乡境内的皇姑坟相传为衣冠冢。也有人说三皇姑坐化后,一夜间在白雀寺附近出现了三座坟墓,高约一丈四五,是众生为纪念三皇姑普渡众生而自发为三皇姑建造的。

热门推荐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