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冈桥多,乡、镇、村里,以桥命名的就有数十个,粗略估算,大大小小的桥百余座。资水与其支流,从这些古老的桥洞里穿过,留下一路的光风霁月。
资水在武冈遇到第一座桥是木瓜桥,位于武冈市西南邓元泰镇木瓜村东。
武冈木瓜桥
这座石墩木廊风雨桥,长40多米,宽5米,始建于清康熙五十年(1711年),1869年重修,如今依旧忠实地守护在资水之上。
木瓜桥两侧有供人歇息的木长椅,木瓜村的老人们在桥上乘凉,或坐或卧,很是闲适。老人们直称桥下水为“资水”,并不知地图上“赧水”之名。
从老人口中得知,木瓜桥原本是交通要道,木瓜街更是商贸中心。武冈城所需木头、楠竹,多由城步顺资水,从木瓜桥下漂过。桥之东端是同名的木瓜街,原来的鹅卵石路、青石板台阶仍随处可见,从前林立的店铺却再无踪影。
关于木瓜桥,还有一段传说。木瓜桥又称红军桥,1930年12月,邓小平、张云逸所属红七军自广西北上途经此桥,在两端桥头石壁上用红土楷书“共产万岁”四字,如今仍依稀可辨。
上世纪50年代,陆路修好之后,木瓜桥与资水便清静下来,只剩下几位老汉,日日前来纳凉,闲话旧时繁华。
离开木瓜桥入城,资水绕着武冈古王城自南向北而出。
武冈古称都梁,一直是湘西南军事重镇和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古城与资水相伴已有数千年。
水近城南,即见一长桥延展,为梯云桥。
武冈梯云桥
据记载,梯云桥始建于宋代宝祐年间,跨资水,为黔粤通冲。夯木做桥墩,铺木做桥面,古名安济桥,取平安渡河之意,因架在城南门外资水上,俗称为水南桥。明万历年间改建成七拱石桥,全为青石筑建,其气势想来甚是壮观,可惜后经数次重修,今人已无法睹其旧貌。
凭桥而望,云山巍峨,资水汤汤,据说此桥是观日出最好的地方。
从武冈古城穿城而过的护城河,称作渠水,也是资水的一条小支流。
民间认为,水能生财,造桥有锁住财源的意思。古城内商贸发达、街巷纵横,为沟通方便,也为了锁住财源,渠水在城内不过一公里的流程里,架设有多座桥梁,为人所熟知的有兴龙、攀龙、游龙、骧龙、化龙等,这些“龙”字桥梁,似都在向世人点明古王城的身份地位。
武冈兴龙桥
武冈攀龙桥
武冈游龙桥
武冈骧龙桥
武冈化龙桥
兴龙桥为“五龙”之首,站在桥上,可见渠水入城的城墙水门洞,洞中有铁栅栏。邵阳市政协文史研究员杨运焰称,因古王城繁华富庶,引得山上强盗前来抢劫财物,铁栅栏是为了防强盗从水路进入城内而设立的。
“五龙”桥一路守护渠水穿街过巷,将出古城,又有一座洞庭桥,目送渠水向东汇入环抱城外的资水。
邀约了渠水之后,资水继续北上,迎来玉带桥。玉带桥始建于明代,此桥沟通了由洞口至新宁、东安的交通要道,一直是武冈城区车流人流最多的桥梁。
武冈玉带桥
就在玉带桥下游一公里处,建了一座现代化的桥梁——春光大桥。
武冈春光大桥
这座长341米 、宽28米 ,双向6车道 、匝道立交、16孔的大桥,即将取代玉带桥,成为城区疏通资水两岸的关键性桥梁。
资水继续向前,不断成长、变宽,两岸的桥,也在长高、变大。
资水两岸,世界愈趋辽阔。
水以桥为美。作为水陆交汇纽带,桥除了实用价值外,也具有审美价值,是水色间的勾连和点缀。
精美的古桥梁,是古代文明的标志之一。然而历经风吹雨打,不管它们有多美,它们仍旧老了。有的窄了,有的是台阶式,不适合现代交通。于是,不断重修、扩建,失去了古桥原有的风情。一个个精美的建筑艺术,就此消逝。
我们为这些逝去的美惋惜,也期盼世人能对余存不多的古桥梁善加保护。
捷克人的饮食以猪肉为主,日常民族饭菜是猪肉排 、甜酸菜和馒头片,捷克人喜饮啤酒,人均消费量160升,据世界首位。到了捷克,可别错过捷克人常吃的Knedliky,也就是面皮包肉馅的洋水饺,但是配上东欧人...
酒与民俗不可分。农事节庆、婚丧嫁娶、奉迎宾客等民俗活动,酒都首当其充成为主角。无酒不成礼,无酒不成俗,离开了酒,民俗活动便无所依托。贵州各民族绚丽多姿的酒礼酒俗,构成了贵州酒文化令人陶醉的千年画卷。能...
盐城的风土人情摸秋 立秋之夜,盐城北部地区传有“摸秋”的习俗。这天夜晚人们可以在私人或集体的瓜园中摸回各种瓜果,俗称“摸秋”。丢了“秋”的人家,无论丢多少,也不叫骂,此俗相传始于元代。 元末,淮河流域...
壮族迁徙及分布桂平市壮族除部分土著外,其余均从外地迁徙而来。另一部分来自贵州,另据壮族民间族谱记载,一部分则从广东迁到平南再迁入本市。服饰壮族男女惯穿自织自染的棉、麻布服装(冬棉夏麻)。男穿对襟唐装衫...
咖啡对于工作人员来说是必不可少的物品,特别是经常熬夜的工作者,不过喝咖啡杯子就很重要,一款舒适顺心的杯子能给人很好的心情,不仅如此还能提高咖啡的档次。本站小编为你带来世界上最大的咖啡杯。英国伦敦,一个...
达斡尔族是一个民族特点非常鲜明的少数民族。特别是达斡尔族长期以来的饮食文化方面表现出的爱吃“库木勒”,即柳蒿芽,后又成功地创办了“库木勒”节,把这种饮食文化现象转化为社会文化现象之举,就颇有自己的独到...
情人山头对唱歌(一)男:山歌没人起头我起头林光唱到西街头街上看看无限好 好比温州和杭州女:山歌很早妹起头天亮唱到没日头东边唱到水南户西边唱到张山沟男:唱起山歌没因由想妹和我同个枕头女:杜鹃开花红辣辣好...
来到杭州,除了欣赏西湖美景外,还有一个地方是必去的,那就是清河坊。清河坊自南宋以来,这里就是商铺林立、酒楼茶肆鳞次栉比,是杭州城的政治文化中心和商贾云集之地。据说,清河坊的得名,与南宋的太师张俊有关,...
香港的殡仪历史记载始于1930年代后期,当时香港的殡仪服务主要由义庄包办,但由于使用者的家境普通,所以义庄提供的殡仪服务通常只为灵柩暂存、大殓、出殡及下葬。而家境较富裕的,通常会光顾长生店的上门式殡仪...
死者、丧事礼称竹溪县对死者、丧事称谓,一直沿袭传统礼称,忌称“死”、“丧”。自己亲人死亡,称“走”。幼年死亡称“丢了”或“夭折”。病亡称“病故”。老年人死亡,加称“老”、“去世”、“过世”、“仙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