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女老少,每逢生日必庆贺。长辈生日,子女携礼品前往祝贺,主家酒宴相待。晚辈生日,长辈亦表祝贺,或送一礼品,或添食佳肴。
小孩兴做“十岁”,青年兴做“三十六岁”,均曰“做生”。男女50岁后“做生”曰“做寿”,男做进,女做满。做寿时,大宴宾客,鸣放鞭炮。
旧时做寿时,寿星端坐高堂,晚辈三拜九叩,曰“拜寿”。
寿宴一般在上午开席,前往做寿的宾客,需在上午赶到。
据旧县志载,安乡自建县以来;丧俗葬制单一,葬法为土葬,葬式为墓葬,葬具为棺木,葬制为单身葬。大姓旺族设有墓地,余皆散葬。就人生礼仪来说,丧葬的仪式规制因死者的辈分、年龄而别。享年60岁以上的男女俗称“老父老母”,病、老而死谓“白喜事”。葬事极为讲究。因其繁琐,且多具有封建礼教与宗教迷信色彩,仅择要记之。
1、送终:养老送终谓第一大孝事。病人垂危之际,儿孙守护于前,静待仙逝。病人一死,儿孙即长跑床前,焚烧“落气纸”(3斤6两),全家举衰。继而死者净身整容,穿戴寿衣、寿鞋、寿帽,下塌,点长命灯,鸣炮发丧。
2、报丧:人死之后,孝子随即向新友报丧,即报告死讯、丧期、葬期等有关事宜。孝子登门报丧时,身穿孝服,或头戴孝帽,着草鞋,不遮天,于门外跑叩相告。
3、入殓:俗谓“装棺”、“进棺”。发丧之后,亲友纷纷前来吊唁,待死者的至亲好友到齐之后,即行入殓仪式。入殓时,先将纸灰均匀撒在棺底,铺上“盖尸被”,再将死者挹入棺内,按迎卧睡式放置,盖上“盖尸被”,解开“绊脚线”,揭除“盖脸纸”,塞紧四周,然后斜盖棺材盖。
4、封棺:出殡前,道士擎幡引孝眷绕棺三周,盖棺,封子口,钉子母钉。俗谓此时为生离死别之时,丧眷大恸,嚎丧不止,满堂悲凄。
5、出殡:俗谓“出葬”、“出柩”。启灵时,孝子杠幡抱灵,跪于稻场(门前坪地),丧夫用丧绳托起棺材,一声吆嗬,三进三退,抬至稻场,停于长凳之上,绑扎龙杠,丧家鸣放鞭炮,向外打扫灵堂。出殡队伍按序排列,一般是扛幡抱灵孝子、灵柩、孝子、其他孝眷、鼓乐班子、送葬亲友。出殡途中,鸣放鞭炮,抛丢钱纸(俗称丢买路钱)。中途歇息日“落马”,孝子跪拜。柩至墓地,绕穴三周,随即安葬。葬毕,孝子沿出殡路线返回,安置灵位,俗谓“安灵”。至此,丧事结束。
6、吊唁:俗谓“作吊”。凭吊亲友先放鞭炮,后吊唁死者,长辈看视,平辈作揖,晚辈跪拜,孝子陪吊。
7、超度:俗谓“做道场”、“做法事”。人死之后,孝子即请道士设置灵堂,超度亡灵。“法事”一般有迎神、开路、设灵、开生方、破地狱等。“法事”一般做1-7天不等,也有做“七七四十九天”的。
8、守孝:死者安葬之后,孝子要居丧,俗谓“守孝”。一般守“五七”(35天),做完“五七”为止。也有守一年的,做完“周年”结束。守孝期间,孝子不能艳装,不能饮宴,不能娱乐,以至不能外出。
捷克人的饮食以猪肉为主,日常民族饭菜是猪肉排 、甜酸菜和馒头片,捷克人喜饮啤酒,人均消费量160升,据世界首位。到了捷克,可别错过捷克人常吃的Knedliky,也就是面皮包肉馅的洋水饺,但是配上东欧人...
酒与民俗不可分。农事节庆、婚丧嫁娶、奉迎宾客等民俗活动,酒都首当其充成为主角。无酒不成礼,无酒不成俗,离开了酒,民俗活动便无所依托。贵州各民族绚丽多姿的酒礼酒俗,构成了贵州酒文化令人陶醉的千年画卷。能...
盐城的风土人情摸秋 立秋之夜,盐城北部地区传有“摸秋”的习俗。这天夜晚人们可以在私人或集体的瓜园中摸回各种瓜果,俗称“摸秋”。丢了“秋”的人家,无论丢多少,也不叫骂,此俗相传始于元代。 元末,淮河流域...
壮族迁徙及分布桂平市壮族除部分土著外,其余均从外地迁徙而来。另一部分来自贵州,另据壮族民间族谱记载,一部分则从广东迁到平南再迁入本市。服饰壮族男女惯穿自织自染的棉、麻布服装(冬棉夏麻)。男穿对襟唐装衫...
咖啡对于工作人员来说是必不可少的物品,特别是经常熬夜的工作者,不过喝咖啡杯子就很重要,一款舒适顺心的杯子能给人很好的心情,不仅如此还能提高咖啡的档次。本站小编为你带来世界上最大的咖啡杯。英国伦敦,一个...
达斡尔族是一个民族特点非常鲜明的少数民族。特别是达斡尔族长期以来的饮食文化方面表现出的爱吃“库木勒”,即柳蒿芽,后又成功地创办了“库木勒”节,把这种饮食文化现象转化为社会文化现象之举,就颇有自己的独到...
情人山头对唱歌(一)男:山歌没人起头我起头林光唱到西街头街上看看无限好 好比温州和杭州女:山歌很早妹起头天亮唱到没日头东边唱到水南户西边唱到张山沟男:唱起山歌没因由想妹和我同个枕头女:杜鹃开花红辣辣好...
来到杭州,除了欣赏西湖美景外,还有一个地方是必去的,那就是清河坊。清河坊自南宋以来,这里就是商铺林立、酒楼茶肆鳞次栉比,是杭州城的政治文化中心和商贾云集之地。据说,清河坊的得名,与南宋的太师张俊有关,...
香港的殡仪历史记载始于1930年代后期,当时香港的殡仪服务主要由义庄包办,但由于使用者的家境普通,所以义庄提供的殡仪服务通常只为灵柩暂存、大殓、出殡及下葬。而家境较富裕的,通常会光顾长生店的上门式殡仪...
死者、丧事礼称竹溪县对死者、丧事称谓,一直沿袭传统礼称,忌称“死”、“丧”。自己亲人死亡,称“走”。幼年死亡称“丢了”或“夭折”。病亡称“病故”。老年人死亡,加称“老”、“去世”、“过世”、“仙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