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客网

湖南最美古镇(怀化会同县高椅古村)

琼窗梦回2023-07-01

湖南最美古镇 怀化会同县高椅古村

在湖南有一个小的村庄,他保留着700多年的徽派建筑,神秘而又低调,这所小村庄宁静而又致远。这里有着高高的城墙,狭窄的巷子,给你幽静的感觉。同样,这里还保留了明清时期的古宅,这些古宅都充满了古色古香,雕梁画栋,这个古村所带给你的神秘感,让你更加想要去探索。然而这所古村的名字便叫做高椅古村。

高椅位于湘西南会同县境内,因三面环山一面临水,地形犹如一把高高的太师椅而得名,建筑按原始的风水规划布局逐渐发展形成,体现的是一种中国聚落文化。

古村建筑整体布局按梅花状排列,巷道与封闭式庭院呈“八卦阵式”将古村分成了五个自然村。道路纵横交错,宛如网状,进入村中,如入迷宫。建筑均为木质结构,四周封有高高的马头墙,仅开小窗,防风防盗防火。近百年来,高椅尚没有一家失火殃及毗邻的先例。

在这里可以欣赏民族歌舞表演,品尝侗族农家饭菜,或与老人坐下抽一支烟,或在河边看洗衣的村姑。早晨或傍晚,你甚至可以闻到一种清香,夜晚,民居老宅旁除了蛙声,没有别的声音。

从明洪武十三年到清光绪七年,村内保存有明清五百年间古民建筑104栋,总建筑面积近两万平方米。

它是湖南省迄今发现的规模较大、保存较完整的明清时期古民建筑村落,被专家誉为“江南第一村”、“民俗博物馆”、中国十佳古村之一、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等等。

高椅村坐落在群山怀抱之间。这里曾是水陆交通枢纽,是历史闻名的烟土之路的必经之地。高椅古村的先辈们,将优美的生态环境和富有哲理的规划布局融合,使之富有人文气质。古村以五通庙为中心,每栋建筑坐北朝南,外表相似,呈梅花状分布排列,巷道与封闭式庭院呈八卦阵式,将村落分为五个自然村庄。连接家家户户、村与村的道路纵横交错,宛如网状,如入迷宫。由于地形复杂,几百年来,这个村子从未受过土匪、强盗的骚扰。

这里有着积淀深厚的文化。“清白堂”和“醉月楼”,曾是文人学士聚会及娱乐的场所,自古有着浓郁的耕读文化氛围,学馆、祠堂、学馆、凉亭、土地庙等公共建筑保留至今。高椅的每栋屋子都是一本沉默的书,寄托着古人的价值观与人生理想。村内最古老的住宅,建于明洪武十三年,迄今已有六百多年历史。村民为弘扬祖德,将“关西门第”、“清白家声”、“清白堂”、“耕读传家”等牌匾高挂门楣之上,并以此作为庭训,告诫后人“清清白白做人,清清白白为官”。

村中人才辈出。村民多为杨姓,系南宋威远侯杨再思的后裔,据统计,明清时期,高椅村共出文武人才293人,民国时期会同县有大学生10人,其中4人为高椅村人。

走在高椅村,与徽派建筑极为类似,侗乡风情更増添一份民族特色。高高的马头墙、精致的雕梁画栋、秀丽的红黑鱼塘、久远的防盗钢等等,都是高椅古村的独特魅力所在。古村建筑多为木质结构的两层楼房,四周封有20多米高的马头墙,构成相对封闭的庭院,当地称为窨子屋。因高墙封闭仅开小窗,有防风、防火、防盗的功能。近百年来,高椅村还没有一家失火殃及四邻的先例。

除了构造科学,房屋建筑式样也十分优美,大都装饰着壁画、墙头画等,门窗都是隔扇花式样,花纹多种多样,或龙腾、或凤舞、或花鸟、或人物,匠心独运,技艺精湛。现在仍保存着很多丹青墨宝、石雕、石碑、镌刻等艺术品。庭院内的木构楼房,门窗多有精美雕饰,不少庭院、堂屋前悬挂匾额,照壁多绘壁画,屋内明清家具随时可见。可惜现在这么精湛的技艺已经绝迹了。

虽然整个村子是以木质建筑为主,但由于高墙封闭,下水道纵横,高椅得以防火、防潮,使这些明清时代的古建筑历经六百多年不朽。地基用小青石砌筑,高出地面六十厘米,有较深的排水沟,房屋密集区还设有下水道和水塘。红黑鱼塘开凿于清朝嘉庆末年。左塘是用来养观赏鱼,故名红鱼塘;右塘用来喂养食用鱼,故名黑鱼塘。两池塘与村内的排水系统相通,是村落排水系统的一个蓄水池。

村中还有明代早期的防盗监听缸。据考证,这是我国最早的监听设备。原房主是当地首富之一,为防盗窃,在其厨房里埋有一口缸,缸口直径60厘米,深55厘米,缸口与地面持平,平时盖上木板,并有一碗橱遮掩,不易被人发现,需用时取掉木盖板,可监听到50米外的脚步声。

像许多古村一样,高椅的原住居民依然在此平静生活。这里民风淳朴,许多传统习俗流传至今。既能欣赏民族歌舞表演,品尝侗族农家饭菜,又能居住侗寨木楼,体验侗家生活。

穿行村落,时不时可见肩挑手扛的原住居民穿行青砖瓦巷里,肩上的扁担被重重的货物压得咯吱作响。

远远看去,高椅村青瓦、风火墙、清澈溪流绕村而行,深邃、幽静之感已然心头。如一坛陈年的老酒,散发着诱人的芳香。当地特产亦琳琅满目,有滩螺、河鱼、高椅黑饭、红坡贡米、火塘腊肉、沙溪辣酱等地方特产,及天麻、刺绣品、傩戏面具、竹编工艺等等。

据传,高椅村口的巫水河,为三国时诸葛亮足迹所到之处。诸葛亮七擒七纵孟获,在这巫水之滨留下了不少遗址和故事。高椅村中有古井名诸葛井,至今井水甘冽,据说是诸葛亮行军中指挥士兵凿出的,井口石头上尚留刀凿印痕。隔河相望的孟营山,就是孟获扎营之地。

热门推荐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