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千多年前,芜湖县大荆山下住着一个樵夫卞和。他上无父母,下无兄弟,孤身一人靠打柴为生。
卞和的隔壁住着楚国的大夫子阳,子阳因为看不惯朝政,躲到这风景如画的荆山来隐姓埋名。连卞和也不知道他做过十多年的朝廷大官。子阳的棋艺十分高超精湛。卞和便拜他做老师,一有空就跟他学奕。日子长了,不仅棋艺大大提高,就连谈吐举止也受了子阳的很大的影响。
荆山上怪石嶙峋,古树参天,萝藤爬满断崖,鲜苔长满石壁,环境幽静,气魄雄伟,是人迹不常到的地方。山上时有仙鹤飞来,或栖于松间,或独步崖头。卞和也只顾打柴,从不去惊扰它们,有时还小心避开。
一次,卞和正在打柴,却听见一只仙鹤发出了凄厉的叫声,好像在呼喊救命。卞和跑过去一看,竟是一条五尺多长的赤练蛇死死地缠住了仙鹤,无法挣脱,哀叫不已。卞和看准那赤练蛇的七寸子,一柴刀下去,只见赤练蛇痛苦地一抖身子,从仙鹤的身上掉在地上。
仙鹤脱险了,围着卞和飞来飞去,啼叫不已,好象有很多感激的话要说。
过了几天,卞和又上山打柴。经过打死赤练蛇的地方时,发现两个白发老者坐在一块大石头上下棋,神情专注,正杀得难解难分。卞和便踮着脚走到老者身边,默默的偷着看。两个老者发现有人,一齐放下棋子,拉着卞和就要他下。卞和本来就有瘾,又推不过,就下了起来。出手四、五子,卞和就觉得老者的棋路与子阳很不相同,格调不凡,便认真思考起来,想了半天刚要出子,两个老者竟不见了。手里拿的棋子也没有了。卞和四下瞧瞧,什么也没有发现。转身正要走,只见刚才坐的那块大石头,闪闪发光,晶莹可爱。卞和用手摸摸,滑润无比,象玉一样。
回到家里,就请教老师子阳。子阳听了,便让卞和陪他上山看看。二人来到山上,但见这石头晶莹发光,油中透亮,里面还有个“影子”,好象是“核”。子阳高兴得直跺拐杖,告诉卞和说:“这是一块璞玉,只要凿开,里面有一块美玉。这样的美玉,价值连城,一定要献给国家,当作国宝。”说着,就让卞和把它抱回家。
卞和十分敬重子阳,他决计为国献宝。第二日,就带了干粮,抱着璞玉高高兴兴地向京城走去。
当时楚国正是楚厉王在位。这位国君十分糊涂昏愦。一听说有人献玉,立即令卞和进殿。可一看卞和衣帽破旧,双脚沾泥,象个樵夫打扮,心中不悦,这样的穷汉能有什么美玉,说不定是个江湖骗子,来骗一顿美酒佳肴。便沉下脸,问道:“你叫什么名字,家住哪里,拿着这块大石头来见孤王,用意何在!”
卞和不慌不忙地说:“大王,臣民乃芜湖县荆山樵子卞和,只因得了一块美玉,要献给国家,以振国威。”
厉王微微一阵冷笑,把龙案一拍,说:“大胆刁民!你分明拿着一块石头,却胡说是块美玉,欺骗孤王,来人,将这刁民拖下去削去一足,以儆天下大胆妄为之徒!”
卞和被削去一足,痛恨厉王目不识宝,艰难地在路上行了月余,才回到家中,抱着璞玉哭了一场。
不久,卞和听说厉王死了,新国君武王接了位,便又思着献玉。可是,老师子阳死了,没人赈济,已经穷得衣不遮体,蓬头垢面,象个要饭的花子。但他为了那块玉,还是下决心来到了京城。
武王比厉王更加专横,且疑心很重。卞和到了大殿之上,武王一看就火了,这样的要饭花子怎会献玉?连声喝道:“赶出去!赶出去!”
卞和把前次献玉的事述说一遍,武王好象想起了什么,可再看看卞和这落魄的样子,又看看他手里抱着那块“石头”,更是怒不可遏,喝道:“好个刁民,竟然敢拿着石头冒充美玉,欺骗父王,又来哄骗孤家!来人!拖下去把那一足也削了!”
两次献玉不仅没有献成,反而被削去两足,卞和伤心透了。瘫在家里,抱着璞玉,啼哭不已。
卞和正伤心地哭着,和他下棋的两个白头老者进来了,一人手里拿着一只血淋淋的足。卞和一看,那正是被厉王和武王削去的自己两足啊!
两个老者也不和卞和说话,将他按住,把那血淋淋的两只足接了上去。卞和顿觉两条腿上热乎乎的,不由得往起一站,竟是和原来一模一样。他高兴极了,转身就要拜谢两个老者,可已经不见了。他出门一看,只见两只仙鹤,向那远远的天边飞去。
过了些日子,武王又死了,文王接了位。这一回,卞和摸不清文王到底是个什么样的国君,决定不再干傻事了。可心中仍然非常痛苦,为那美玉伤心呢!时常抱着璞玉大哭不已。
文王比前两位国君开明得多。他听说卞和常常抱着“石头”在家里哭,又听说他的两只足又重新给别人安上了,心里非常奇怪。便传下令旨,让卞和带着“石头”进京。
这一回,果然不大一样。卞和一进大殿,文王便赐了坐位,又问了关于那“石头”的一些情况,还很温和地听了卞和的回答。
为了试别真假,文王便令人喊来了工匠,刨去外面一层以后,果然得到了一块从未见过的稀世美玉。文王立即召集文武大臣,把这块美玉拿给大家传看。谁也没有见过这么好的玉,大臣们赞叹不已,都说大王洪福齐天,楚国才得了这么个“镇国之宝”。
文王很高兴,给卞和封了个“云阳侯”。可是当宣他上殿谢恩时,卞和已经趁机不辞而别,仍回山里打柴去了。他一生虽说没有做官,但他为国献玉的精神比美玉还高洁,永为世人称赞。
捷克人的饮食以猪肉为主,日常民族饭菜是猪肉排 、甜酸菜和馒头片,捷克人喜饮啤酒,人均消费量160升,据世界首位。到了捷克,可别错过捷克人常吃的Knedliky,也就是面皮包肉馅的洋水饺,但是配上东欧人...
酒与民俗不可分。农事节庆、婚丧嫁娶、奉迎宾客等民俗活动,酒都首当其充成为主角。无酒不成礼,无酒不成俗,离开了酒,民俗活动便无所依托。贵州各民族绚丽多姿的酒礼酒俗,构成了贵州酒文化令人陶醉的千年画卷。能...
盐城的风土人情摸秋 立秋之夜,盐城北部地区传有“摸秋”的习俗。这天夜晚人们可以在私人或集体的瓜园中摸回各种瓜果,俗称“摸秋”。丢了“秋”的人家,无论丢多少,也不叫骂,此俗相传始于元代。 元末,淮河流域...
壮族迁徙及分布桂平市壮族除部分土著外,其余均从外地迁徙而来。另一部分来自贵州,另据壮族民间族谱记载,一部分则从广东迁到平南再迁入本市。服饰壮族男女惯穿自织自染的棉、麻布服装(冬棉夏麻)。男穿对襟唐装衫...
咖啡对于工作人员来说是必不可少的物品,特别是经常熬夜的工作者,不过喝咖啡杯子就很重要,一款舒适顺心的杯子能给人很好的心情,不仅如此还能提高咖啡的档次。本站小编为你带来世界上最大的咖啡杯。英国伦敦,一个...
达斡尔族是一个民族特点非常鲜明的少数民族。特别是达斡尔族长期以来的饮食文化方面表现出的爱吃“库木勒”,即柳蒿芽,后又成功地创办了“库木勒”节,把这种饮食文化现象转化为社会文化现象之举,就颇有自己的独到...
情人山头对唱歌(一)男:山歌没人起头我起头林光唱到西街头街上看看无限好 好比温州和杭州女:山歌很早妹起头天亮唱到没日头东边唱到水南户西边唱到张山沟男:唱起山歌没因由想妹和我同个枕头女:杜鹃开花红辣辣好...
来到杭州,除了欣赏西湖美景外,还有一个地方是必去的,那就是清河坊。清河坊自南宋以来,这里就是商铺林立、酒楼茶肆鳞次栉比,是杭州城的政治文化中心和商贾云集之地。据说,清河坊的得名,与南宋的太师张俊有关,...
香港的殡仪历史记载始于1930年代后期,当时香港的殡仪服务主要由义庄包办,但由于使用者的家境普通,所以义庄提供的殡仪服务通常只为灵柩暂存、大殓、出殡及下葬。而家境较富裕的,通常会光顾长生店的上门式殡仪...
死者、丧事礼称竹溪县对死者、丧事称谓,一直沿袭传统礼称,忌称“死”、“丧”。自己亲人死亡,称“走”。幼年死亡称“丢了”或“夭折”。病亡称“病故”。老年人死亡,加称“老”、“去世”、“过世”、“仙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