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历正月十八,贵州省安顺市西秀区吉昌屯举办隆重的“抬汪公”活动,是屯堡村寨每年最隆重的活动之一,四乡八寨的村民都会来到汪公祠堂烧香拜祖神,祭祀汪公。“抬汪公”是屯堡人祖辈传承的重要盛典。每年正月十六凌晨,屯堡人就把红面长须身穿官袍的“汪公”他老人家从平日香火侍奉的“汪公庙”里请出,端放在一个红锦缎扎成的轿子里,由全屯最有威望的老人引路,轿前有仪仗队鸣锣开道,轿后跟随高妆彩车、莲船、地戏队,前呼后拥,游乡串寨,热闹非凡。
屯堡人抬汪公独树一帜。从安顺屯堡村寨的五官屯、西屯以及大西桥镇的吉昌屯、鲍家屯、狗场屯的抬汪公礼仪中,吉昌屯为最,已经属于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因为,吉昌屯有一套完整的祭奠礼仪和结构严谨的抬汪公活动程序。改革开放初期(1980年),吉昌屯率先恢复抬汪公活动,直到现在,从未中断,甚至一年比一年隆重。
黔中屯堡村寨抬汪公,有悠久的历史,与屯堡人的渊源很深。在屯堡村寨中,并非一村一寨抬汪公,而是有很多村寨同时有此民俗。要了解屯堡村寨抬汪公的历史渊源,首先得知晓汪公的历史和汪公在民间的影响。
越国公忠烈王(586-649),姓汪名世华,字国辅,一字英发。后因避唐太宗李世民讳,避“世”字更名汪华。安徽歙县(今绩溪县)新安梅子街人。出生时瑞香馥郁,众皆惊异,因名华,字英发。幼聪颖,长而惠,贫而孤,少勇侠,身长七尺,腰几十围,燕颌虎头,龙鼻虎掌,河目海口,珠耳剑眉,目角月苍,满面红光,五绺长髯,相貌堂堂。
隋炀帝大业十二年(616)丙子,天下群贼蜂起,时黟县令项励暴虐,公聚逐之,牧邑之子弟得一千三百人,逐下新安。时江淮饥,人皆食草木,饿殍满道,即发仓廪以赈之。恭帝义宁元年(617)丁丑,杜伏威来召,麾下有劝附之,公日:“杜总管非真主,不过贼耳,附之无益,少需天命。”时所在大小群贼剽掠,窃害民生也,独公所摄六州郡无惊。恭帝二年,宇文化及弑炀帝于江都,高祖受禅,公曰:“真主出矣!”唐高祖武德四年(621)辛巳九月,自索纸笔,成表,率都归唐,高祖大悦,命都督六州军事,赐爵越国公。其诰词曰:“门下汪华,保据六州,镇静一隅,以待宁晏,识机慕化,远送款城,宜从褒宠,授以方牧,可使特守,总管六州诸军事,歙州刺使上柱国越国公食邑三千户,王者施行。”
太宗贞观二年(628)戊子四月七日,太宗再赐姓圭,改授右卫白渠府统军,制曰:“门下前歙州都督汪华,久经任史,,夙著款诚,宜参掌禁兵,委之戎旅。”十七年(643)改忠武将军,行右卫积福府折冲都尉。十九年(645))上征辽,以房玄龄为留守,公为九宫副监,公夙夜尽瘁,事无所乏,驾还,尤称其忠。贞观二十三年(649)己酉,公劳上病,问赐医药,终无挽救,于三月三日殁于长安。公生于隋炀帝至德四年(586)正月十八日子时(故鲍屯抬十七),殁于唐太宗贞观二十三年(649)三月三日,享年六十有四。上赐杂染十床,黄金千两及乘园秘器,恩礼如王侯。唐高宗永微三年(652)王子公诸子奉丧归,四年(653)十月二十六日葬公于歙北七里云岚山。后又追封公为歙州汪公土主之神。
公生前有与帝闲聊,五凤楼起火,泼茶救之传说。降及大明洪武十四年(1381),傅友德率师征南,兵至贵州山羊岩,敌负隅自固,不能进,公以忠魂显灵,大获全胜,克复云贵。太祖以公忠为国,追封为显灵大帝。又至清兵破徽州时,主将张天禄夜梦一红面长发者,告诫他曰:“勿伤我百姓。”张疑关羽显灵,进徽州至汪公庙后,始识汪公显灵也,徽州百姓因免遭茶毒。故公在天下大乱时促使了数州百姓生命免遭茶毒,殁后也如此,因而在新安一带长久被人怀念,崇拜为尊神,延至今天。
吉昌屯祖先由江南一带迁来黔地,遵循旧制,继承传统。尊奉祭祀汪公之礼,进黔始至今,汪公显圣护民救军屡次出现,更使屯堡人倍加敬奉。安顺青龙山有汪公庙,汪官屯正月十七迎汪公。吉昌屯、鲍屯、狗场屯至今还在每年公之圣诞日,在新春的隆重气氛下,为欢庆风调雨顺、国太民安之隆重节日。这也是勤劳,善良的屯堡人对历代有功于民者的敬仰、崇拜。表达了屯堡人对先贤的崇高敬意,象征着吉祥如意、万民欢欣!
屯堡人抬汪公习俗是明洪武“调北征南”时,征南大军从徽州六府(极大部分在今安徽境内)带入黔中的,已有六百余年历史。历经明、清、中华民国、中华名人共和国四朝,此间,有战乱多次,特别是清末安顺的“咸同之乱”和新中国成立后的“四清”、“文革”,历史资料几乎空白,绝大部分都是口说言传。
在安顺屯堡村寨中,抬汪公有吉昌屯、狗场屯、鲍家屯、东屯、西屯、五官屯、张官屯等,但是,以吉昌屯、狗场屯、鲍家屯三屯最为出名,《续修安顺府志》第353页有记载:“……(正月十八日)同日,鸡场屯与狗场屯亦迎汪公神像至杉木林祭祀。惯例:如今年由鸡场屯迎至狗场屯供奉,则明年由狗场屯迎至鸡场屯供奉。各乡则选宽平之处,鸣锣、击鼓、跳舞、唱歌为乐”。这宽平之处三屯均称为“三殿九”,自古还有“鸡狗二屯是一家”的说法。
三屯抬汪公,在西秀区大西桥一带,还流传着“三屯抢汪公”的传说,版本很多,公说公有理。共性是:某年正月十八日,三屯抬汪公活动正在进行,三屯出现了抢汪公的行为,结果,鲍家屯抢得汪公神像,鸡场屯抢得汪公轿子(舆),狗场屯抢得汪公大伞(凤盖),结果,依照所得,鲍家屯抬正月十七、鸡场屯抬十八、狗场屯抬十九。根据历史和《续修安顺府志》记载的“咸同之乱”事件,三屯抢汪公事件应该是这样的: 清咸丰十一年(公元1861)正月十八日清晨,吉昌屯与往年一样举行抬汪公活动,根据惯例,要抬到“三殿九”(《安顺府志》记载的杉树林)进行祭奠仪式后,就与鲍家屯、狗场屯进行交接仪式。正在交接中,太平军驻旧州首领张遇恩与清军城团黄恩恒在今天的马场桥作战,交接地关帝庙西面杉树林与马场桥不到一公里,受战乱影响,只得各村抢起抬汪公的道具疏散。
根据三个村所得的道具来分析,以抬汪公顺序鲍家屯正月十七为先,其次十八鸡场屯,十九狗场屯最后,可能是祖先为了不坏规矩所定,三个村寨后人依祖辈约定俗成:鲍家屯首先拿到汪公神像,吉昌屯得到汪公座椅(轿子),狗场屯最后收走了大伞(凤盖)。这就是今天流传的鲍屯吉昌狗场屯“抢汪公”的真实故事。此次战乱《续修安顺府志》有记载,此战城团黄恩恒阵亡。
屯堡人抬汪公,与传统文化、历史发展分不开。屯堡人大多数来至明初调北征南,明末的调北填南以及明初之后随军或者外来诸多原因迁入的商屯住户,传承是中原文化和江南水乡文化,从生活住所、习惯、语言、信仰等等方面体现出来,抬汪公就是屯堡人的民俗信仰。
吝啬鬼的存在不分时代,无论是以前还是现在吝啬鬼都是人们心中认为最小气的人,古代有很多吝啬鬼,他们有很多小气的方式。本站小编为你盘点中国古代最吝啬的人。一是曹洪三国时期的曹洪,是曹操的堂弟,曾数次舍命救...
毒蛇朝圣日是希腊的民间传统节日。每年8月6日在西法罗尼亚岛举行。这个节日的来源是这样的:几百年来,每年的8月6日这一天,总有上千条毒蛇聚集在岛上的两座教堂里,盘结在圣母像下,10天后悄然离去。而且它们...
开封菊花,河南省 开封市特产,中国地理标志产品( 农产品地理标志)。开封菊花栽培历史悠久,北宋时期,养菊蔚然成风。作为当时的都城,开封的养菊之风更为盛行,形成了传统,家家户户都以养菊、赏菊为乐事。菊花...
按照传统观念,华人把传宗接代当作人生的重要任务,古语说:“男大当婚,女大当嫁”,婚嫁是终身大事,人们不怕辛劳,一定要找到个良好的终身伴侣,婚后多子多孙,让自己的家族人丁旺盛。明白了这一点之后,我们就不...
崇祯皇帝是明朝的第十六位皇帝,也是最后一位皇帝。崇祯继位之时,明朝内忧外患重重,已经到了崩溃的边缘。崇祯皇帝奋发图强,想要挽救危亡的江山社稷。可由于种种原因,崇祯最后还是失败了。但崇祯留下的那句:“朕...
话说很久很久以前,得道高僧玄能大师云游到新州东南部一座高山下,见此地风光旖旎,顿觉神清气爽。不知不觉攀登到山顶,举目远眺,只见山脉走向竟似蠢蠢欲动的巨蚕,不觉脱口而出:飞天蚕!据说海拔863米的飞天蚕...
在中华民族悠久的历史长河中,很长一段时间都相信有鬼神的存在,并且存着敬畏之心,同时又感到害怕。虽说现在提倡相信科学,但是还是有一些科学也无法解释的存在,而这些就变成了口口相传的灵异故事。下面排行榜12...
在楚雄南华县五街镇,一个山青水秀、云雾笼罩的彝族村寨,如今依然完整地保留着一种原始而野性的彝族传统舞蹈——羊皮舞。羊皮一穿,气势如山;弦子一响,双脚发痒;调子一唱,浑身舒畅。这是对五街羊皮舞最生动的描...
摩洛哥人喜欢绿色和红色,并且以红色作为他们国旗的主色。在这个面积45.873万平方公里,人口2569.8万的国家里,阿拉伯人占了60%,其余为柏柏尔人。居民中信奉伊斯兰教的占99.4%。以阿拉伯语官方...
周王朝一共存在了八百年,分为西周和东周。周幽王是西周的第十二个国王,从公元前782年到公元前771年在位。他登基后,立申伯的女儿为王后,又立大儿子宜臼为太子,申伯为申侯。在周幽王统治的后期,国家政治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