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昌屯在安顺市方圆五十里的所有屯堡村寨,没有人不知道每年正月十八吉昌屯“迎汪公抬亭子”活动的。这一盛会场面之壮观,规模之宏大,可以说空前绝后。旧时叫“抬菩萨”,建村于明洪武初年之征南大军留守戍边伊始,以田、冯、汪、许、罗、胡、邹、范、马九姓初建,抬汪公习俗当时就有。旧时抬菩萨以九姓为主,叫“九大会”,每三会负责主持一年,抬至“三殿九”(今马场仓库),再迎回来。当时三殿九有三间房屋的木料,可以组装,用时装上,完了折回保管。由于时代变迁,姓氏人口的增加、减少、迁出,某些原姓无法支持,石姓加入了九大会。到了新时代,成立“十八会”,初期是田、冯、汪、胡、石五大姓每姓三人、其他小姓一人组成“十八会筹备组”,后来又改变为三至五年选一次,每届九至十一人,可连选连任。
这样的迎春盛会,几万人观看,作为农村来说,如果没有广阔的场地、没有足够的物质、没有团结的组织和一心为公的群众、没有各方面的艺术人才、没有充足的人员调配、没有良好的治安环境,是完全不可能办到。难怪每年都有外村人说:“这种场面,我们那里是搞不起来的。”有的还羡慕的地说:“我们的小寨子连想都不敢想,没有七八百、千把人上前,是办不出来的。”的确如此,除了耗资不算,物力、人力是非常重要的。因为都是尽义务,参加服务活动的人全部没有任何报酬,就此而言,没有一心为公的群众,没有一个团结的组织,不要说年年都办,就是办一年也成问题,有一个环节跟不上全部毁于一旦。因此,要了解“迎汪公、抬亭子”的整个过程,必须先从组织机构了解起,才会理解“台上三分钟,台下十年功”的道理,这里面有无数人在后面辛勤劳动。所以,能够成功的举办了六百年余盛会,是吉昌村民的自豪。改革开放三十多年来,年年举行,无一次打架斗欧治安事件发生,这是吉昌村的光荣。
(1)十八会下设纸扎工艺组、司礼组、戏剧组、后勤组、治安组、服务组、宣传队、腰鼓队、秧歌队、舞狮队、地戏队。后勤组又分内勤和外勤;内勤管迎宾接待、伙食、茶水、来往礼仪,外勤管所需物质采购、生活物质采购。而治安组与服务组负责盛会的治安秩序。十八会成员只是指挥、调配人员、安排各项工作。所动用人员十八日这天最多的时候需要一千二百多人。还是现在亭子用车,在以前仅抬亭子就需要二百多年轻力壮的小伙子。
十八会成员每年腊月二十五以后,就要开筹备会议,协商该年的一切事务。正月初二开扩大会议,安排各组、队人员就位,决定该年所扎亭子的架数和戏剧内容。纸扎工艺组正月初六正式动工,舞狮、秧歌、腰鼓、宣传队,地戏队开始训练,编排节目,舞台开始装饰,全村热热闹闹,一切为了正月十八日,各自忙得不一以乐乎。
(2)正月元宵节,上、中、下街所有的街口敬门上彩灯高挂,形势内容不同的对联帖在敬门两旁。所需撑杆全部安排下去,活动范围内彩旗插遍,节日气氛更浓,从十五至十八这几天,白天街上热闹非常,各家各地的亲朋好友都光临了。晚上灯火辉煌,如同不夜之城,各街口彩灯五颜六色,非常壮观。
十五这天还要亮亭(彩排)。艺人们把装好的亭子摆开大家观赏,不足之处在十六、十七补充,更加完善。(十七日祭奠仪式前述)神圣的日子——正月十八,庄严的时刻,正月十八的到来。这天清早,神炮一响,所有参加活动的全体人员按时来到汪公庙,各负其责,毫不混乱。这天十点以前,还有外地来的私人奠祭,完了以后十八会代表所有的参加人员公祭。这时,化妆、服装、亭子装饰全部准备就绪,戏剧上亭,如《龙凤呈祥》、《普渡众生》、《天女散花》、《八仙献寿》等等。每年不少于六架亭六出戏。上亭完毕,准备出发。在嘹亮的国歌声中,由司礼组的老人们经过沐浴,整冠更衣,于庄严肃穆中恭请汪公入舆。此时的戏台前,大街上,腰鼓队、秧歌队、舞狮队、花灯队、地戏队、彩车亭装队陆续有序进入指定位置。
中午时分,汪公在众首翘望中迎出了。此时,大街小巷、阳台屋顶、村边地头,人头攒动、人流似潮,铁炮声声、地动山摇;锣鼓喧天、人声沸腾;鞭炮脆响、烟花缭绕。受屯堡人尊敬的汪公神像端坐在轿中,由龙凤彩旗导引,仪仗队高举肃静、回避牌开道,随后是斧钺、大刀、日月、狮印、葵扇、罗伞及写有越国公爵、微州府主、忠烈汪王的牌子各一块。仪仗队后是由司礼组的二十四位村老,八人抬轿,十六人手持红纸包扎的香前后各八人随轿。随后就是彩船,舞狮、腰鼓、秧歌、花灯、地戏、彩车等队边舞边走。每当汪公走到一户人家门前,老人们就要齐喊“高升”,轿子停下,主人家点燃鞭炮与示礼迎,点起香烛,虔诚祈祷,门前放八仙桌,桌上有糖食果品以迎候汪公赐福。这样一家接一家、一巷接一巷,到学校门口的神台不足五百米的路程却要走上三个多小时,可见礼仪之隆重,规模之宏大。
到神台后,汪公请上神台,各队在服务人员的带领下,到指定的位置表演节目。之后,汪公还要在司礼组的护拥下,从外环村路到桃子园、打面街施福于屯民,直至下午四、五点钟才荣返汪公庙,回归神位,祭祀活动完毕。
抬汪公的屯堡村落,大部分已纳入国家级传统村落保护,得到了相应的修复。吉昌屯的“抬亭子·迎汪公”已被批准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并获得了2008年10月在广州番禺区举行的“第七届中国民间艺术节”最高奖项——山花奖。现在,抬汪公活动每年政府还补助一定的活动经费,与以前相比之下,各村对于屯堡抬汪公活动更是信心十足,努力把这一原生态的屯堡传统民俗继承发扬。原因何在?
了解汪华简历后,不难看出,汪公是为勤政爱民、为政清廉的好官,六州人民永远纪念他。因此,来至六州、江南的屯堡人传承明初江南民俗,代代纪念这位爱国为民的清官好官。这是善良的屯堡人心中的祈盼,也是当今老百姓的唯一祈盼。所以,屯堡人“抬汪公”活动必定继续发扬光大,代代传承下去。
吝啬鬼的存在不分时代,无论是以前还是现在吝啬鬼都是人们心中认为最小气的人,古代有很多吝啬鬼,他们有很多小气的方式。本站小编为你盘点中国古代最吝啬的人。一是曹洪三国时期的曹洪,是曹操的堂弟,曾数次舍命救...
毒蛇朝圣日是希腊的民间传统节日。每年8月6日在西法罗尼亚岛举行。这个节日的来源是这样的:几百年来,每年的8月6日这一天,总有上千条毒蛇聚集在岛上的两座教堂里,盘结在圣母像下,10天后悄然离去。而且它们...
开封菊花,河南省 开封市特产,中国地理标志产品( 农产品地理标志)。开封菊花栽培历史悠久,北宋时期,养菊蔚然成风。作为当时的都城,开封的养菊之风更为盛行,形成了传统,家家户户都以养菊、赏菊为乐事。菊花...
按照传统观念,华人把传宗接代当作人生的重要任务,古语说:“男大当婚,女大当嫁”,婚嫁是终身大事,人们不怕辛劳,一定要找到个良好的终身伴侣,婚后多子多孙,让自己的家族人丁旺盛。明白了这一点之后,我们就不...
崇祯皇帝是明朝的第十六位皇帝,也是最后一位皇帝。崇祯继位之时,明朝内忧外患重重,已经到了崩溃的边缘。崇祯皇帝奋发图强,想要挽救危亡的江山社稷。可由于种种原因,崇祯最后还是失败了。但崇祯留下的那句:“朕...
话说很久很久以前,得道高僧玄能大师云游到新州东南部一座高山下,见此地风光旖旎,顿觉神清气爽。不知不觉攀登到山顶,举目远眺,只见山脉走向竟似蠢蠢欲动的巨蚕,不觉脱口而出:飞天蚕!据说海拔863米的飞天蚕...
在中华民族悠久的历史长河中,很长一段时间都相信有鬼神的存在,并且存着敬畏之心,同时又感到害怕。虽说现在提倡相信科学,但是还是有一些科学也无法解释的存在,而这些就变成了口口相传的灵异故事。下面排行榜12...
在楚雄南华县五街镇,一个山青水秀、云雾笼罩的彝族村寨,如今依然完整地保留着一种原始而野性的彝族传统舞蹈——羊皮舞。羊皮一穿,气势如山;弦子一响,双脚发痒;调子一唱,浑身舒畅。这是对五街羊皮舞最生动的描...
摩洛哥人喜欢绿色和红色,并且以红色作为他们国旗的主色。在这个面积45.873万平方公里,人口2569.8万的国家里,阿拉伯人占了60%,其余为柏柏尔人。居民中信奉伊斯兰教的占99.4%。以阿拉伯语官方...
周王朝一共存在了八百年,分为西周和东周。周幽王是西周的第十二个国王,从公元前782年到公元前771年在位。他登基后,立申伯的女儿为王后,又立大儿子宜臼为太子,申伯为申侯。在周幽王统治的后期,国家政治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