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俗馆坐落于江苏省响水中学校园内响中民俗馆,建于2002年10月。回廊飞檐,雕梁画栋,古色古香,是典型的中国古典建筑,堪称一颗明珠嵌于黄海西隅,灌河南阴。民俗馆总建筑面积300多平方米。
馆内陈列着从民间征集而来的我国农耕时代的一些生产及生活用具,如犁、耙、耩、碓、磨等等。
随着时代的飞速发展,这些实物已经成为历史的陈迹,斑驳古朴的外表似乎在陈述它们在漫长的农业社会中,解决人们吃喝穿住所建立的赫赫功勋。从一堆陈旧腐朽的封建契约上,字里行间透露出封建王朝愚昧落后与腐化,更透视出封建王朝在风雨飘摇中摇摇欲坠。
“耕读”二字一直是我国古老农业文明的两纬,支撑着一个又一个王朝的经济和文化。它是我国古代读书人始终难以释怀的情结归宿,无论他们进退穷通,卑微显达。民俗馆人文荟萃,显示了创建者的智慧与用心良苦,它不仅记载了劳动人民闪光的智慧与质朴勤劳,同时也承载着太多的沧桑与厚重。学校把它作为德育基地,教育激励着一批又一批莘莘学子!
从该馆序言中,我们可了解建馆之目的。“本院所列诸物意使诸学子明了:自钻木取火至上世纪中叶,吾先民之生计无甚进展,后吾党推倒三山重整九州,方始大进。从兹有核弹惊风,卫星游空,潜艇退鳖,飞船览月之壮举。犹以改革开放二十年来,国呈大有、民纳小康,猛入盛况。愿览者由斯物之古朴笨拙中悟得由幼而壮,由昧而慧之理,司得为群而个为国家之。纵索历代诸子之文章,横观列邦才人之韬略,大凡亦然。如此可具知民俗扬吾禹甸,勤劳忠厚之古风,识国体,保吾中华赤县共和之基业上品高格成矣。愿诸学子睹此诸物深思大悟,切莫负母校之良苦用心也。”
展室里大部分以实物形式,直观、生动地再现了早期人们生产劳动工具、生活用品原始材料,如:大车、耙、辘轱辘车、犁、磨、锔锅挑、铁匠炉、花生架、耩、耧车、手推车、耙、古陶器、铲、房契付执、赁租、大秤、木尿桶、棉花弓、小木箱、长锯等有大件58种,并配有相关的反映生活和生产的画面。据说牛耕早在春秋战国时代就已获得初步推广,到了西汉中期,情况发生了很大变化。在汉代至魏晋的壁画和画像砖石刻中有不少“牛耕图”,从中可以看到汉犁的整体结构和牵引方式,在此都有实物展示。我国农耕时代的家具及生活用具,无不折射出劳动人民的智慧和艰辛。而耧车是一种畜力播种工具。据东汉崔寔《政论》记载,耧车由三只脚组成,即三脚耧,下有三开沟器,播种时,用一头牛拉着耧车,耧脚在平整的土地上开沟播种,同时进行覆盖和镇压,一举数得,省时省力。中华民族的博大智慧在此可见一斑。
院墙四周镶嵌书法碑石20块,收集毛公鼎铭文、秦篆、颜体《多宝塔》、曹全碑(隶书)、怀素狂草《千字文》、王羲之《十七贴》、《兰亭序》、米芾《蜀素贴》、王献之等代表祖国书法艺术发展历史的名家力作。风格或齐整匀圆,厚重雄劲;或含蓄透逸,柔中有刚,富于变化。缓若小溪潺潺,急似飞瀑倾泻,奔腾跳荡;亦或丰伟遒劲,大气磅礴。历代书圣们那时而凝笔沉思,时而潇洒泼墨,挥洒自如,倜傥风流之神采风韵若隐若现,叫人浮想联翩,不禁深深叹服于祖国书法艺术的博大精深,源远流长,体味前人对文明载道的追求。
院内错落有致地摆放着石磨、石滚、属地碑、拐磨、推磨、豆腐架、户对、杵臼、元宝石等10多件。据《母本》上记载,石磨为鲁班发明,石器时代已有石辗棒、不太规则的石制研磨盘、杵臼等。
该馆始建以来,充分利用基地育人的功能,积极配合有关部门和领导,参与接待了许多省内外领导人,取得了较好的社会效益。每年接待5000余人次,其中以新生为重点的教育群约占参观人数的80%。每年学校开学的第一课,必组织学生前来“民俗馆”接受教育。对加强学校德育工作,特别是传统教育,培养学生树立民族精神起到良好的推动作用。
捷克人的饮食以猪肉为主,日常民族饭菜是猪肉排 、甜酸菜和馒头片,捷克人喜饮啤酒,人均消费量160升,据世界首位。到了捷克,可别错过捷克人常吃的Knedliky,也就是面皮包肉馅的洋水饺,但是配上东欧人...
酒与民俗不可分。农事节庆、婚丧嫁娶、奉迎宾客等民俗活动,酒都首当其充成为主角。无酒不成礼,无酒不成俗,离开了酒,民俗活动便无所依托。贵州各民族绚丽多姿的酒礼酒俗,构成了贵州酒文化令人陶醉的千年画卷。能...
盐城的风土人情摸秋 立秋之夜,盐城北部地区传有“摸秋”的习俗。这天夜晚人们可以在私人或集体的瓜园中摸回各种瓜果,俗称“摸秋”。丢了“秋”的人家,无论丢多少,也不叫骂,此俗相传始于元代。 元末,淮河流域...
壮族迁徙及分布桂平市壮族除部分土著外,其余均从外地迁徙而来。另一部分来自贵州,另据壮族民间族谱记载,一部分则从广东迁到平南再迁入本市。服饰壮族男女惯穿自织自染的棉、麻布服装(冬棉夏麻)。男穿对襟唐装衫...
咖啡对于工作人员来说是必不可少的物品,特别是经常熬夜的工作者,不过喝咖啡杯子就很重要,一款舒适顺心的杯子能给人很好的心情,不仅如此还能提高咖啡的档次。本站小编为你带来世界上最大的咖啡杯。英国伦敦,一个...
达斡尔族是一个民族特点非常鲜明的少数民族。特别是达斡尔族长期以来的饮食文化方面表现出的爱吃“库木勒”,即柳蒿芽,后又成功地创办了“库木勒”节,把这种饮食文化现象转化为社会文化现象之举,就颇有自己的独到...
情人山头对唱歌(一)男:山歌没人起头我起头林光唱到西街头街上看看无限好 好比温州和杭州女:山歌很早妹起头天亮唱到没日头东边唱到水南户西边唱到张山沟男:唱起山歌没因由想妹和我同个枕头女:杜鹃开花红辣辣好...
来到杭州,除了欣赏西湖美景外,还有一个地方是必去的,那就是清河坊。清河坊自南宋以来,这里就是商铺林立、酒楼茶肆鳞次栉比,是杭州城的政治文化中心和商贾云集之地。据说,清河坊的得名,与南宋的太师张俊有关,...
香港的殡仪历史记载始于1930年代后期,当时香港的殡仪服务主要由义庄包办,但由于使用者的家境普通,所以义庄提供的殡仪服务通常只为灵柩暂存、大殓、出殡及下葬。而家境较富裕的,通常会光顾长生店的上门式殡仪...
死者、丧事礼称竹溪县对死者、丧事称谓,一直沿袭传统礼称,忌称“死”、“丧”。自己亲人死亡,称“走”。幼年死亡称“丢了”或“夭折”。病亡称“病故”。老年人死亡,加称“老”、“去世”、“过世”、“仙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