徽州“抬汪公”“汪王祭”民俗,内涵丰厚,历史悠久,流传广泛。作为一种古老而又经久不衰的活态历史文化遗产,原始、草根、不无迷信成分,但是它的现代意义和价值,却实在是我们要着力加以关注的。
中华古文化的见证
在徽州“抬汪公”“汪王祭”民俗演绎过程中,体现着徽州先人爱国忠君的家国观,维护国家统一、向往和平安定的人生观,透露出徽州先人对中华传统文化“自强不息、厚德载物”、崇仁向善理念的坚守。人们延续的是“抬汪公”“汪王祭”的形式,承继的是中华传统文化的许多精华。这些特色民俗,是中华古文化的难得化石和生动见证。
徽州文化生态的奇珍为了向世人精彩展示中华传统文化,让中华文化立于世界文化之林,国家设立包括徽州文化生态保护区在内的十个国家级地域和民族文化生态保护区。将文化生态保护提到国家文化发展战略的高度。徽州文化生态保护的主体任务是着力保护徽州文化的各类特色非物质遗产项目。如前所述,“抬汪公”“汪王祭”民俗绝不是有人疑虑的“封建糟粕”,而是徽州文化生态需要保护的奇珍。
徽州学的新视域
汪华在隋唐促成徽州由中原入徙氏族和山越土著的大融合,对新型徽州社会的形成意义重大。没有汪华奠定的徽州社会的基础,就没有徽州文化在宋代以后的历史崛起和明清时期的大繁荣。通过对“抬汪公”“汪王祭”这些至今尚活在徽州民间的特色民俗的研究,开展对汪华文化的学术探研,是徽州学研究的一个重要内容。近些年来,徽州学蔚成大国,渐成显学,而对汪华文化的开掘,当属顾及不多的一个新视域,无论是从徽州学纵深拓展的角度,还是从徽州文化生态保护的需要角度,徽州“抬汪公”“汪王祭”民俗项目的探析研究都已十分紧迫和重要。
和谐社会建设的现代启迪
徽州“抬汪公”“汪王祭”民俗活动,表达了民间百姓崇仁向善、祈福祛灾的美好愿望,是一种群众性自发的社会教化,是中华传统文化的宣传普及,在当时是乡村社会秩序管理的一个有力补充。其思想潜移默化作用和社会有效掌控,对当今乡村和谐社会建设仍有启迪意义。村民们仰慕能保境安民、一意“靖民”、使人民安居乐业的“汪公大帝”,钦仰越国公“识机慕化”维护江山统一的英雄行为,敬畏历史,诚服于惩恶扬善,总比一天到晚迷恋麻将桌,迷信“有钱、发财就是生活的一切”要好得多。现在的乡村文艺体育活动还是不大丰富,思想教化方式也较为单一,社会治安制衡手段也有不少欠缺,如果善于利用和复活徽州“抬汪公”一类传统民俗,积极引导,寓教于乐,不仅可以丰富新农村文化建设,而且也是徽州文化生态保护的一种创新。徽州汪氏从来是名宗大族,汪公族裔现在遍布海内外,不下五、六千万,许多汪氏名人、成功人士寻根认祖、故土情深,“抬汪公”“汪王祭”民俗是团聚内外华人、增强民族凝聚力的文化纽带,汪华文化激发汪氏族裔和所有徽州人的历史自豪感,成为中华民族复兴的一种精神动力。
徽州文化旅游开发的宝贝
胡锦涛总书记和温家宝总理在今年两会前后,都特别强调“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已经“刻不容缓”。国家已经把旅游产业提升为国家战略性支柱产业,社会对绿色GDp的呼声更高。我市以现代国际旅游城建设为目标,因此,坚决转变单一农耕经济发展方式,坚决转变高污染、高能耗传统工业发展方式、坚决转变光靠卖地建房卖房发财的发展方式,尤其已经“刻不容缓”。徽州山清水秀,山、水、空气是得天独厚的资源优势,光盯着遍建工业园区,虽得近利,必有远忧;徽州从来“八山半水半分田,一分道路和庄园”,寸土寸金,卖地、圈地、圈钱的房地产业模式,终非我市发展的可持续大计。千方百计地保护好、利用好老天和老祖宗厚赐我们的自然资源和文化资源,切实推进徽州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建设,做大做活我们的旅游产业,是我市建设全面小康社会的重要途径。徽州“抬汪公”“汪王祭”民俗,是一个蕴聚着许多徽州文化特色“非遗”项目的聚宝盒。我认为,如果它能得到各方面的充分重视,发掘整理得好,保护利用得好,很有可能这是一个我市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实现徽州文化乡村旅游新突破的重要支点。
徽州“抬汪公”“汪王祭”,民间百姓早已将其从单纯的宗族传统祭祀活动,衍化成了“嬉菩萨”的各种民间技艺、民间艺术、民间体育表演竞技娱乐活动,虽然旨在“娱神”,其实意在“娱”人。这一个“嬉”字,在徽州既十分古老,又十分通俗和现代,“嬉”者,“玩”也,现在的时髦叫“休闲”、“旅游”。我们一直梦寐以求的,不就是整个市内,城乡四季都游人如潮,所有来徽州游“嬉”的海内外宾朋都乘兴而来,尽兴而去吗?应该把徽州的“汪公菩萨”,象这些年贵州屯堡那样,热热闹闹、声势浩大、精美丰富地“抬”起来、“嬉”起来,把“跑马磨豆腐”在黎阳街、屯溪老街“跑”起来,把“赛琼碗”,‘赛龙船“、”赛花灯’在新安江岸上、水上摆开来,把“游太阳”、“破寒山”演起来,把徽州“抬汪公”“汪王祭”做成有大影响的特色旅游品牌。人家云南一个三月三,光“泼水”就为当地百姓带来了丰厚的收益,而我们的汪华文化,有“十八朝”、“六月六”、“八月十三”,徽州“抬汪公”“汪王祭”民俗中这么多珍贵“非遗”项目的有序和精采复活,不仅是我市文化旅游要唱的一台大戏,也正是徽州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建设中“非遗”保护的题中应有之义。我认为,对待徽州“抬汪公”、“汪王祭”这类民俗活动,放任自流不如积极引导,不必顾忌重重,畏首畏尾。把这些徽州文化的宝贝“嬉”好,“嬉”出名堂,“嬉”出文化,“嬉”出效益,为老百姓“嬉”出实惠,是我们各个方面都需要下力气做的大文章。
人有生就有死,谁也逃避不了。世界各民族都有自己丧葬习俗,从古至今流传了几千年中国文化文明历史,它涵盖了儒、道、佛三教派思想理念。在湖南省郴州市最南边陲的桂东县,淳朴的祖祖辈辈对丧葬习俗历来非常重视,在...
水尾圣娘信仰的形成东郊水尾圣娘庙,位于海南省文昌市东郊镇椰海村委会坡尾村,庙中供奉着南天闪电感应火雷水尾圣娘。但是当地人平时并不直呼水尾圣娘的名号,而是简单亲切地称其为“婆祖”。(“婆祖”最初是海南人...
西盟佤族衣服,多为佤族妇女自己纺织的棉、麻布做成,有衣、裤、裙、毯子、挎包、槟榔袋、包头等,也有从外民族购买的布匹、衣服和棉毯等。装饰品有银、锡制作而成的头箍、手箍项圈、耳环、手镯,还有用竹、藤制作而...
坦桑尼亚信奉基督教的人占44%(其中天主教占28.2%),信奉伊斯兰教的人占32.5%,信奉传统宗教的人占22.8%,其他占0.7%。信奉天主教和基督教新教的人忌讳13和星期五;信奉伊斯兰教的人忌讳谈...
张家界“三分坪,七分山”,老百姓世代与高山相伴,也与背篓结下不解之缘。姑娘出嫁,要织“洗衣背篓”作陪嫁。洗衣背篓 小巧玲珑,蔑丝细腻,图案别致,花纹精妙,是新娘子巧手勤劳的“招牌”;女儿生孩 子,娘家...
驱车从塞浦路斯首都尼科西亚向西行驶,快到旅游胜地帕福斯时,眼前出现了一片宁静的海域。海水的颜色淡淡的,格外温柔,不像在其他地方看到的地中海那样蓝得深不可测。人到了这里,只觉得心化了,除了温柔地凝视着海...
玉环是中国文旦之乡,文旦种植有上百年历史,该果营养丰富、清甜爽口、清肺润肠。玉环位于浙江东南沿海黄金海岸线中段,属海洋性亚热带季风气候区,冬无严寒,夏无酷暑,四季分明,温和湿润。玉环县是国家级文旦商品...
风车日的来源风车日是荷兰的民间传统节日。在每年5月的第二个星期六举行。荷兰地势低洼,经常受北海海风的影响,海水倒灌入江河,泛滥成灾。荷兰人为了与海水作斗争,就利用风车排水,变沧海为良田。荷兰由此而成为...
日本国国庆日为12月23日日本是亚洲大陆东部的群岛国家。首都东京。面积37.8 万平方公里。人口1.24亿。公元645年,日本通过大化革新,确立了天皇制。天皇享有至高无尚的权力,因此,天皇的生日就被定...
古代蒙古人可收亡夫之妻,体现的是一种简单朴素的经济哲学。在生产力水平低下和生产关系相对简单的社会体系中,特别是像蒙古这样长期处于游牧状态的民族,一种风俗的形成,自然涵盖了诸多情理成分。古代蒙古人可收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