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哈尔滨,最值得去的地方就是那条名闻遐迩的“中央大街”了。中央大街是哈尔滨市最繁盛的一条商业步行街,它北起松花江畔的防洪纪念塔广场,南接新阳广场,长全1450米。中央大街虽非哈尔滨市最长的街,但却是来哈尔滨旅游观光者必到之地,当地人说:“没有到过中央大街,就不能说来过哈尔滨”。
中央大街可以说是哈尔滨的缩影,其角色就有如上海的南京路,哈尔滨的独特建筑文化和哈尔滨人的欧式生活,都能在这里显现。走在街上,最直观的体现就是那些欧式的建筑。这些欧式风格的建筑满布了中央大街,使得中央大街成为远东最著名的街道。
在中央大街上,欧洲最具魅力的近300年文化发展史,在这里体现的淋漓尽致,其涵盖历史的精深久远和展示建筑艺术的博大精深,为世上少见。中央大街上建有欧式及仿欧式建筑71栋,建筑汇集了欧洲文艺复兴、巴洛克、折衷主义,以及新艺术运动时期等多种风格。这些建筑体现了西方建筑艺术的精华,使中央大街成为一条建筑艺术博物馆。
中央大街上最奇特的是满街铺的石头了,这些石头是长方形的条状花岗岩,以纵向朝上铺满街面,它是由俄罗斯工程师科姆特拉肖克1924年设计、监工完成的。铺路用的条石横截面长18厘米、宽10厘米,一块块竖立的精巧而密实,显露地面的部分样子极象俄式面包,哈尔滨的人叫这些石头为“面包石”。
据说,当时建造大街的一块方石价格就是一个银元,那时一个银元够穷困人家一个月的花销,这满街大约铺有87万块石头,仿佛黄金铺成的路一般罕有。光滑锃亮的方形石头汇聚在街的方寸之间,把中央大街衬托的华贵起来。
在这条时髦的中央大街上,云集了欧式风格的商店、面包屋、饭店、旅店、酒吧。在这条街上永远散发着世界各国的时尚气息,俄国的毛皮、英国的呢绒、法国的香水、日本的棉布、瑞士的钟表、爪哇的砂糖等等应有尽有,琳琅满目,真如同一个国际商品的博览会。
中央大街的标志性建筑,是素有东方“凡尔赛宫”之称的马迭尔宾馆,它是由法籍犹太人开斯普于1906年在哈尔滨创建的,距今已有100多年的历史。在哈尔滨,“马迭尔”这个名字尽人皆知,其名称从清朝至今,一直沿用未改。马迭尔宾馆的造型流畅、简约、纾缓,建筑的立面通过窗、阳台、女儿墙及穹顶等元素,反映出较强的“新艺术”特征。
马迭尔宾馆经历了百年的风雨,建筑内外均保存较好,当步入建筑内部,我惊叹它的富丽堂皇。室内的墙壁或饰以优雅的壁画,或以镜子贴面,柱端饰有精美的雕刻;黄铜的楼梯栏杆,充满柔媚的线条,再加上熠熠生辉的吊灯,大理石饰面以及精致的饰线,无不透出豪华典雅的气质。这一切不禁令人追忆起当年马迭尔宾馆的舒适豪华。
马迭尔宾馆有着悠久的政治、商业、文化等历史,它与城市兴衰史息息相关。它是新中国创立,酝酿筹划新政协会议召开的会址。马迭尔宾馆见证了中国近代百年历史中许多重要的事件,它犹如一台放映机般,回放着末代皇帝溥仪、画家徐悲鸿、文学家郭沫若、丁玲、国母宋庆龄等曾下榻过的身影,这是一代历史的写照,一段发生在中央大街上的故事。电视剧《马迭尔旅馆的枪声》更是吸引了许多的游人的到来,他们在这座百年老店里品位历史所留下的神秘与传奇。
百年音乐之都的哈尔滨,经常有来自邻国的表演团体在这里掀起中央大街音乐会的高潮,每一处古老的建筑都悦动着音乐的节拍,这条老街用古老与繁华、时尚与复古、风情与清新告诉人们它的独一无二。站立街头,放空自己在这老街的中央,让那浪漫的风情在耳边轻轻滑过,幸福的味道便缓慢袭来。
踏着街面上的面包石行走着,清新、感动、香甜,从中央大街的角角落落里飘来,这是中央大街两旁异域建筑里小小的咖啡馆。百年间的传承让大街两旁的咖啡馆发展的更加别致具有特色,成为大街上一处处幽静典雅的会所,一股新鲜的味道铺满了街面的每一处石缝,使古老的大街到处洋溢着咖啡与甜点的香气。
中央大街以其独特的欧式建筑、鳞次栉比的精品商厦、花团锦簇的休闲小区以及异彩纷呈的文化生活,成为哈尔滨一道亮丽的风景线。而夜晚的中央大街流光溢彩,美轮美奂,更具一番风味。人们放空心情,放慢脚步,放松肩膀,或在这里的广场休闲娱乐,或悠闲地穿梭于商厦间购物,或尽情地品尝西餐厅的俄式美食。
在神秘与古老间,我穿越着一条街的历史,与这条街亲密接触,仿佛置身于欧洲小镇,让人目不暇接。一条街演绎一座城市的历史,一条街讲述一座城市的故事,百年积淀的文化底蕴、独具特色的欧陆风情、经久不衰的传奇故事、流光溢彩的迷人夜色,构成人们心中浪漫、时尚、典雅、高贵的中央大街,也成了哈尔滨人心中永远迷恋的情结。
今天的哈尔滨人以拥有温馨绮丽、秀美绚烂的中央大街而骄傲,每天如潮的哈尔滨人即使什么都不买,也要徜徉在这条温情的大街上,感受浪漫,感受欢乐,感受怡然。哈尔滨因中央大街而辉煌,中央大街因哈尔滨而奕奕生辉。
捷克人的饮食以猪肉为主,日常民族饭菜是猪肉排 、甜酸菜和馒头片,捷克人喜饮啤酒,人均消费量160升,据世界首位。到了捷克,可别错过捷克人常吃的Knedliky,也就是面皮包肉馅的洋水饺,但是配上东欧人...
酒与民俗不可分。农事节庆、婚丧嫁娶、奉迎宾客等民俗活动,酒都首当其充成为主角。无酒不成礼,无酒不成俗,离开了酒,民俗活动便无所依托。贵州各民族绚丽多姿的酒礼酒俗,构成了贵州酒文化令人陶醉的千年画卷。能...
盐城的风土人情摸秋 立秋之夜,盐城北部地区传有“摸秋”的习俗。这天夜晚人们可以在私人或集体的瓜园中摸回各种瓜果,俗称“摸秋”。丢了“秋”的人家,无论丢多少,也不叫骂,此俗相传始于元代。 元末,淮河流域...
壮族迁徙及分布桂平市壮族除部分土著外,其余均从外地迁徙而来。另一部分来自贵州,另据壮族民间族谱记载,一部分则从广东迁到平南再迁入本市。服饰壮族男女惯穿自织自染的棉、麻布服装(冬棉夏麻)。男穿对襟唐装衫...
咖啡对于工作人员来说是必不可少的物品,特别是经常熬夜的工作者,不过喝咖啡杯子就很重要,一款舒适顺心的杯子能给人很好的心情,不仅如此还能提高咖啡的档次。本站小编为你带来世界上最大的咖啡杯。英国伦敦,一个...
达斡尔族是一个民族特点非常鲜明的少数民族。特别是达斡尔族长期以来的饮食文化方面表现出的爱吃“库木勒”,即柳蒿芽,后又成功地创办了“库木勒”节,把这种饮食文化现象转化为社会文化现象之举,就颇有自己的独到...
情人山头对唱歌(一)男:山歌没人起头我起头林光唱到西街头街上看看无限好 好比温州和杭州女:山歌很早妹起头天亮唱到没日头东边唱到水南户西边唱到张山沟男:唱起山歌没因由想妹和我同个枕头女:杜鹃开花红辣辣好...
来到杭州,除了欣赏西湖美景外,还有一个地方是必去的,那就是清河坊。清河坊自南宋以来,这里就是商铺林立、酒楼茶肆鳞次栉比,是杭州城的政治文化中心和商贾云集之地。据说,清河坊的得名,与南宋的太师张俊有关,...
香港的殡仪历史记载始于1930年代后期,当时香港的殡仪服务主要由义庄包办,但由于使用者的家境普通,所以义庄提供的殡仪服务通常只为灵柩暂存、大殓、出殡及下葬。而家境较富裕的,通常会光顾长生店的上门式殡仪...
死者、丧事礼称竹溪县对死者、丧事称谓,一直沿袭传统礼称,忌称“死”、“丧”。自己亲人死亡,称“走”。幼年死亡称“丢了”或“夭折”。病亡称“病故”。老年人死亡,加称“老”、“去世”、“过世”、“仙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