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过秋收,为庆祝丰收、谢天谢地、消灾保平安,安仁乡下的老百姓就会以村落为单位举行一年一度的盛大祭祀活动——拜姜。
拜姜具体缘起何时,无可考证。人们为何要拜“姜”,而不拜“香葱”或“大蒜”?这是有故事的:此“姜”那可不是食材“生姜”,而是指“姜”姓,即周朝的姜尚(姜子牙)。话说姜子牙光明磊落,他封了跟他打天下的72位神仙,却没给自己留个封号与神位,只好站在屋顶的瓦脊上看护老百姓的房子。老百姓为纪念他的功德,开始拜祭他。
后来,拜姜渐渐发展,按照所拜祭的不同内容,可分为:以祈求国泰民安为主的神道姜、王母姜、圣帝姜,以祈求财源茂盛为主的财神姜,以祈求多子多孙为主的送子观音姜等等。总之,不同的内容拜不同的神仙菩萨,亦即拜不同的姜,但所拜祭的总名称——拜姜,一直没变。
拜姜是一种老百姓自发组织的民间祭祀活动,与乡村机构无关。一般地,活动的组织及活动经费由当地德高望重的富户人家承担,俗称“头名香手”。头名香手之下,还有部分协助者相应出一些资金,按其多少,又分为“次名香手”和“结缘香手”。其余,乡邻也象征性地自愿出点钱。凡参加祭祀祈福活动者,统称“香手”。
拜姜拜的是神仙菩萨,其祭祀活动场所自然选在当地土地庙、福主庙或祠堂里。每拜一次姜,必须历时4天,说是这样方可四季发财、四季消灾平安。这四天分别是:
第一天,叫“装坛日”,即头名香手请来木工匠、扎纸匠、礼乐班子及法师进村设神坛及做好祭祀筹备工作。这天看似闲笔,但做好“请水”“担壳”等常规性设坛工作,一天时间还得紧追慢赶。
第二天,叫“请神日”,即由扎纸匠按照所要拜祭的神仙菩萨及麟凤龟龙等灵禽异兽模样,用纸张、竹子等材料糊具,各就各位,并上神汤(中药熬制)、水果、茶、酒等祭品,化纸焚香,开始供奉。
第三天,叫“拜忏日”,即由头名香手发号施令,遍请左邻右舍的各路香手前来祭祀,在法师的组织下,率领众香手在神灵面前,忏悔自己的一切罪过,恳求宽恕,且反复念诵道教经书,拜祭各路神仙菩萨,施福人类,福泽众生。
第四天,叫“烧架香日”,即答谢神灵。“烧”“架”“香”都是一些特别而神秘的字眼。这“香”的材料不是檀木,也不是柏木,而是枫香木。“枫”与“丰”谐音,意为兆“丰年”,且枫木是湿的不要干的,湿的新鲜,意为对神仙菩萨尊重。
“架”就是由木工师傅将砍来的枫香树,锯成长短、大小不一的枫木条(长者二尺九寸,短者九寸),然后在庙宇前选一块平整地面,按照“二”字形状,即每层两根(下层的长粗些,上层的依次渐短渐细),横竖交加,一层层上垒,垒成一座“枫塔”。塔体高一般为九尺九寸。这尺寸只许高不能低,但塔体再高,其后面的尺寸也面要落到一个“九”上,比如一丈二尺九寸、一丈五尺九寸等等。这“九”以及每垒建一层只放两根枫木条的“2”等等之类的数字都有讲究,说是“2”代表好事成双、喜事连连,尾部尺寸带“九”代表“长长久久”,两者相合,亦即寓意好事、喜事长久相连。
在“架”的过程中,木条之间无需泥浆等任何镶嵌物,至多,在高低不平处只能用纸钱铺垫,而在塔的中间空隙处,仅填充枫枝枫叶,无需其它引燃物,否则于神不尊。
“烧”呢,也有讲究,一般地,凡“烧”都是从底部点火向上烧,比如烧火做饭、烧窑取砖等。但这“架香”的“烧”,却是从“枫塔”的顶部数起,至第四笼(每横2根枫木条为一“笼”)处由法师念经点火,让其“火”从这儿上下同烧,意为上下左右、四四方方得利。而且,引燃物仅限几片纸钱几根线香,否则是亵渎神灵。
“烧架香日”既是拜姜的最为关键点,也是最为神秘点。如果这火势一点即燃,且一路上下同烧而“枫塔”不倒,则昭示神灵接受了香火相佑,祭祀圆满成功,来日定然人寿年丰。倘若“枫塔”点火不燃,或中途垮塌,则意味本次祭祀活动在某个地方敬神不周全,得罪了神灵,日后将不吉利。“枫塔”焚烧后,法师将那些拜祭的纸扎菩萨挪至河边焚烧,送其上路。香手们则将其余烬分藏家中神龛下,意味着藏财招宝。如此这般,为期四天的拜姜祭祀活动也就落下帷幕。
自然,拜姜还牵涉经济往来,在神灵面前,为示虔诚与清白,头名香手在拜姜结束当晚还会公开拜姜账目,余下资金无论多少,即使赔本贴钱也得置办酒席,宴请左邻右舍的香手连同附近的老幼者嘬上一顿,叫作吃“开财路饭”。乡邻们爱面子,又乐善好施,拜姜之后,当然没有不请吃的,而且每此酒宴往往后来居上,一回比一回丰盈。因为,如果一个家庭连“头名香手”都担当不起,那么会为乡邻们所不齿。
拜姜活动庄严肃穆,表达了人们对美好愿景的追求与向往,但愿四海祥和、国泰民安……
捷克人的饮食以猪肉为主,日常民族饭菜是猪肉排 、甜酸菜和馒头片,捷克人喜饮啤酒,人均消费量160升,据世界首位。到了捷克,可别错过捷克人常吃的Knedliky,也就是面皮包肉馅的洋水饺,但是配上东欧人...
酒与民俗不可分。农事节庆、婚丧嫁娶、奉迎宾客等民俗活动,酒都首当其充成为主角。无酒不成礼,无酒不成俗,离开了酒,民俗活动便无所依托。贵州各民族绚丽多姿的酒礼酒俗,构成了贵州酒文化令人陶醉的千年画卷。能...
盐城的风土人情摸秋 立秋之夜,盐城北部地区传有“摸秋”的习俗。这天夜晚人们可以在私人或集体的瓜园中摸回各种瓜果,俗称“摸秋”。丢了“秋”的人家,无论丢多少,也不叫骂,此俗相传始于元代。 元末,淮河流域...
壮族迁徙及分布桂平市壮族除部分土著外,其余均从外地迁徙而来。另一部分来自贵州,另据壮族民间族谱记载,一部分则从广东迁到平南再迁入本市。服饰壮族男女惯穿自织自染的棉、麻布服装(冬棉夏麻)。男穿对襟唐装衫...
咖啡对于工作人员来说是必不可少的物品,特别是经常熬夜的工作者,不过喝咖啡杯子就很重要,一款舒适顺心的杯子能给人很好的心情,不仅如此还能提高咖啡的档次。本站小编为你带来世界上最大的咖啡杯。英国伦敦,一个...
达斡尔族是一个民族特点非常鲜明的少数民族。特别是达斡尔族长期以来的饮食文化方面表现出的爱吃“库木勒”,即柳蒿芽,后又成功地创办了“库木勒”节,把这种饮食文化现象转化为社会文化现象之举,就颇有自己的独到...
情人山头对唱歌(一)男:山歌没人起头我起头林光唱到西街头街上看看无限好 好比温州和杭州女:山歌很早妹起头天亮唱到没日头东边唱到水南户西边唱到张山沟男:唱起山歌没因由想妹和我同个枕头女:杜鹃开花红辣辣好...
来到杭州,除了欣赏西湖美景外,还有一个地方是必去的,那就是清河坊。清河坊自南宋以来,这里就是商铺林立、酒楼茶肆鳞次栉比,是杭州城的政治文化中心和商贾云集之地。据说,清河坊的得名,与南宋的太师张俊有关,...
香港的殡仪历史记载始于1930年代后期,当时香港的殡仪服务主要由义庄包办,但由于使用者的家境普通,所以义庄提供的殡仪服务通常只为灵柩暂存、大殓、出殡及下葬。而家境较富裕的,通常会光顾长生店的上门式殡仪...
死者、丧事礼称竹溪县对死者、丧事称谓,一直沿袭传统礼称,忌称“死”、“丧”。自己亲人死亡,称“走”。幼年死亡称“丢了”或“夭折”。病亡称“病故”。老年人死亡,加称“老”、“去世”、“过世”、“仙逝”、...